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易陽古城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易陽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永年縣西陽城村東、洺河北岸台地上,距縣城臨洺關西偏北7.2公里。現城基輪廓夯土清晰可見,西城牆北段有一段殘存達四、五米之高,五十多米長。北城牆西段殘存十五米,寬五米,高二米。城牆和城內發現有豐富的戰國和漢代文物。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發展歷史

古城形成於戰國時期,是當時趙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自西漢時置易陽縣始,歷史上曾為易陽縣治、易陽郡治、紫州治所、臨洺縣治。

易陽縣,西漢置縣始,屬西漢趙國,東漢建安時改屬魏郡,西晉屬廣平郡,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省入邯鄲縣。尋復置。建義初(528年)為易陽郡治。天平初(534年)易陽郡廢,易陽縣改屬魏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改屬襄國郡。後周仍改為易陽縣,屬魏郡。隋開皇六年(586年),改易陽縣為邯鄲縣,開皇十年(590年)又改臨洺縣,屬武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於臨洺縣置紫州,武德四年(621年)州廢,屬磁州;武德五年(622年)屬洺州;開皇十年(590年)改為臨洺縣,唐代為臨洺縣,屬洺州武安郡。宋熙寧六年(1073年)改臨洺縣為鎮併入永年縣。

易陽城是趙國邯鄲西北的重要城邑,信宮是易陽城內趙王一處重要行宮。信宮,《春秋後語》亦稱信武宮,地點據唐張守節《史記正義》稱:「在洺州臨洺縣也。」唐代臨洺縣在今河北永年縣境內。趙國凡接見它國君王、貴賓、節日大朝、國家議事等多在信宮舉行。如《史記-趙史家》載:「趙武靈王元年(前325年),梁襄王與太子嗣、韓宣王與太子倉來朝信宮」。「武靈王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

關於信都、信宮和檀台(信都的前身)的問題。經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歷史所所長、研究員孫繼民,邯鄲市博物館館長、研究員郝良真考證,認為信都是趙國建立邯鄲之外的陪都,是趙國的第二政治中心其地點為我們所指易陽古城遺址及周圍附近。至於為什麼要建陪都,二位專家認為,自趙國趙敬侯之後,直到公元前228年,趙國的政治中心一直是邯鄲。

邯鄲位於趙國疆域的東南部,東距齊國的聊城、西距韓國的上黨地區都不過百餘里,南距魏國的鄴只有幾十里,而且東、南兩面有無天險屏障。在當時諸國間頻繁政治鬥爭和軍事紛爭的背景下,趙國都城處於易受攻擊的不利位置,難免隨時受到來自敵國的威脅。在趙孝成王時期,不到百年時間,國都頻遭危險,說明作為政治中心的邯鄲有其地理位置接近敵國的不足,趙國統治者亦面臨着都城一旦失陷,任何控制全國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作為應變的措施便是建立陪都,亦即建立邯鄲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況且建置陪都是戰國時期盛行的建制。關於建立時間及歷史沿革,二位專家也認為,信宮的前身應為檀台,是君主居住使用的宮室,檀台、信宮、信都三者是不同時期的不同名稱。信都營建的最早年代已知是趙成侯二十二年(前355年)。

主要景點

易陽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永年縣西部的西陽城鄉西陽城村東,遺址在洺河北岸的台地上,距縣城臨洺關7.2公里。洺河自西向東從城南流過,隔河與洺山、朱山、婁山相望。現城基輪廓夯土清晰可見,西城牆北段有一段殘存達四、五米之高,五十多米長。北城牆西段殘存十五米,寬五米,高二米。古城周長4.5公里,面積1.3平方公里,現古城址內有南陽城、北陽城、東陽城和戴莊四個村莊。這裡的陽城地名應是漢代以來易陽城的略稱。

在易陽城遺址西南隅,今西陽城鄉政府所在地南約二百米處,有一高出周圍地面兩米多的台地,東西寬約三百米,南北約五百米,地下發現有許多漢之前的磚瓦和陶片,當地百姓稱之為「紫禁城」,是「九連王」(或為「景梁王」之類的諧音)居住的地方。此外,城內保留有南校場、北校場、王法台等名稱。這些流傳下來的地名說明易陽城遺址在秦漢之前決非普通縣城,「紫禁城」遺址的高大也決非普通建築物的台基。易陽城遺址很可能是趙信都遺址或是原在信都遺址上的重建。[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