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星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星族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星族是銀河系中年齡、化學物質組成、空間分布與運動特性較接近的恆星集合,於1927年由布魯根克特(P. Bruggencate),1944年由美國天文學家沃爾特·巴德區分成現在的三族恆星。

觀察銀河系內的恆星,可以將她們分為第一星族和第二星族兩大類(在理論上還有第三星族,但在銀河系內未曾發現)。做為分類標準的是年齡、化學成分、在星系內的位置、和空間速度。

主要的原因是年齡,不同的星族在赫羅圖上分布的位置不一樣,這就像應用在星團時一樣,在星團中,所有的成員被認為有着相同的來源。

通常,區分族群的數字(一、二、三)的增加並不意味着世代交替,只區分彼此間的年齡。

星族的分類是過度簡化的,例如,M31和銀河系的bulge年齡大概幾個Gyr,但是有富金屬成員(有一種解釋是,bulge的引力很大,把超新星爆發產生的remnant吸進來再產生恆星),又如矮不規則星系和正常大小的星系的外圍,都包含年輕的貧金屬的在這100Myr內產生的恆星。

年輕的恆星

第一星族星(亦稱星族Ⅰ星)包含相當數量比氦重的元素(天文學中通稱為「金屬」)。這些重元素的來源是上一代恆星經由超新星爆炸,或來自行星狀星雲物質擴散的過程散布出來的。我們的太陽是屬於第一星族的恆星,通常都散布在銀河系旋臂中。

第一星族或是富金屬星是年輕的恆星,金屬量最高。地球的太陽是富金屬的例子,它們通常都在銀河的螺旋臂內。

一般而言,最年輕的恆星,越極端的第一星族星被發現的位置越在最周邊,依此類推,太陽被認為位居第一星族星的中間。第一星族星有規則的繞着銀心的橢圓軌道和低的相對速度。高金屬量的第一星族星使它們比另外兩種星族更適於產生行星系統,而行星,特別是類地行星是由富含金屬的吸積盤形成的。 在第一星族和第二星族之間有中間的星盤星族。

年長的恆星

第二星族星(亦稱星族Ⅱ星)的恆星在大爆炸之後形成,迄今仍活動的恆星,因此只含有少量的金屬(因恆星演化積累的重元素)。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他們缺乏構成行星的元素,也就少有行星在周圍環繞。第二星族的恆星都在球狀星團和銀河系銀暈中,像是CS22892-052、CS31082-001、HE0107-5240、HE1327-2326等等)。

第二星族星的年齡比第一星族星大了許多,但是卻被分配了關係相反的數字來區分,這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原因,因為在第一次對恆星做巡天的探測時,那時並不明了某一類恆星的金屬含量會比另一類恆星多的原因。

第二星族或貧金屬星只有相對是少量的金屬。理想的相對的少量必須是除了氫和氦之外,所有的元素都遠低於富金屬天體中的相對數量,即使在大爆炸之後的137億年,金屬成分在宇宙整體化學元素中的百分比仍然是微量的。然而,貧金屬天體依然是比較原始的,這些天體是在宇宙較早的時間裡就形成的。它們通常出現在接近星系中心的核球,中間的第二星族星;還有星系暈的星暈第二星族星,是更老的恆星,也更缺乏金屬。球狀星團也包含大量的第二星族星。一般也相信第二星族星創造了 周期表中,除了不穩定的,所有其它的元素。

科學家已經使用幾種不同的探測方法,包括Timothy C. Beers 等人的HK物鏡稜鏡探測和Norbert Christlieb等人的漢堡-ESO的觀測,瞄準了一些最老的恆星,和亮度微弱的原始的類星體。至今,它們已經仔細的觀察了大約十個金屬量非常貧乏的恆星,像是CS22892-052、CS31082-001、BD +17° 3248、而已知最老的恆星是HE0107-5240、HE1327-2326、HE1523-0901。

最老的恆星

假想的第三類恆星是第三星族星(亦稱星族Ⅲ星),迄今仍未被發現。推測它們誕生於大爆炸後不久,是不含金屬的恆星,存在於類星體和再游離的時期。雖有其理論依據,卻沒有足以證明其存在的間接證據。推測它們是非常巨大、高熱和短命的,質量可能數百倍於太陽,甚至有可能高於數千倍太陽質量

第三星族星或是無金屬星是假設中的星族,是在早期宇宙中應該形成的極端重和熱,並且不含金屬的恆星。它們未曾被直接觀測到,但是經由宇宙中非常遙遠的重力透鏡星系找到間接的證據。它們也被認為是暗弱藍星系的成員。它們的存在是基於大爆炸不可能創造重元素,而在觀測到的類星體發射光譜,特別是暗弱藍星系中重元素又確實存在的事實。它也被認為是這些恆星觸發了再游離周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