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星星之火(馮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星星之火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星星之火》中國當代作家馮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星星之火

1949年春,全國革命形勢發展得很快,中國人民解放軍遵照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向尚未解放的廣大地區,如勁風掃落葉一樣,進行規模空前的大進軍。

我們望眼欲穿地盼望着解放軍的早日來臨。從我家所受的遭遇,深深地體會到貧苦農民日子難過,又由於紅軍長征會寧會師給我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寧縣教書時的耳聞目睹,後在會寧所受反動官吏的排擠打擊和受國民黨豪紳、衙役們的欺壓凌辱,早就產生了尋找光明、追求真理的強烈願望

1949年的春夏之際,在蘭州偽電台從業的中共地下黨員、我的老同學摯友何謐奉中共甘肅皋榆工委(即蘭州市委)之命,在敵人白色恐怖下,以回鄉探親為名,赴會寧發展黨的地下組織。因何謐對我的思想為人非常了解,又因我在會寧時間較長,情況熟悉,所以,何謐到會寧後第一個發展我為中共黨員。那是1949年5月的一個晚上,何謐同志約我在他家的一間小房子裡作了長時間的談話,詳細地講了中國共產黨的綱領、性質、任務以及入黨的條件。最後,我們舉起拳頭,他領着我,鄭重地向黨旗做了宣誓。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後,在何謐同志的具體幫助下,我們又先後發展了10名黨員,他們是吳江瀾、張履讓、劉蕖、王振華、盧金洲、康正芳、王應龍、和冠英、楊之江、周瑞麒(女)等。何謐與皋榆工委的負責同志商定,由我擔任會寧地區地下黨的支部書記,並確定由我和組織委員吳江瀾、宣傳委員張履讓組成會寧地區地下黨支部。這些黨員都是當時會寧縣城中學、師範和一、二完小的教師,也是會師校友會和「文化服務合作社」的成員,所以經常有計劃地去「文化服務社」聚會,藉以了解敵人的情況和全國形勢的發展以及解放大軍進軍的情況,然後研究我們的工作和對策。我們原準備給呂繩祖(偽教育科長)多做點工作爭取他,以便掌握一定的武裝。他家是縣城附近一戶大地主,有大小槍4支。在7月初的一個下午,我和呂繩祖在去他家路上及家中,談了很長時間,以了解他的情況,摸清其思想底細。但有一次,我和他在「文化服務合作社」閒談中,他很鄭重地說:「咱們會寧有共產黨,我們要注意。」當時在場的還有幾位教師,我覺得很吃驚,為了防止萬一,隨後就接觸的少了,也沒有將呂繩祖爭取過來,不過從他當時的思想看,也不易爭取過來。

會寧地下黨是皋榆工委所屬蘭州東區工委直接領導的一個支部,具體組織聯繫領導在蘭州,聯繫人是何謐和陸寰安同志,系單線聯繫領導。在他們的指導幫助下,會寧地區地下黨組織的建設和發展都比較順利。上級黨組織根據當時形勢的發展確定會寧地區地下黨的任務主要是:(1)發展組織,壯大力量;(2)了解敵情,掌握和摸清反動武裝;(3)積極準備,迎接解放;(4)摸清地方藏糧,支援西進部隊。會寧縣當時的偽縣政府有一些槍支。他們為了窺探和控制共產黨的活動,偽縣長設了專職匯報秘書負責此事,具體人是劉××,蘭州市人,還有偽警察局巡官亢錦堂(解放後被鎮壓),另外還有駐會寧的國民黨軍隊以及王五田的自衛大隊等。這些都是當時最兇惡、最頑固的敵人。事實也證明他們的罪惡行徑,如解放後,對反動武裝頭子王五田我黨還搞過統戰,但他賊心不死,不甘失敗,要與人民為敵到底,於1950年參與組織「西北反共救國軍」,負隅頑抗,被我解放軍和縣公安局幹警消滅和鎮壓。地下黨組織還通過許多渠道和情報掌握了敵人的動向。如通過偽縣政府教育科長呂繩祖和職工張樹棣了解掌握了敵特機關及當時縣上反動武裝分布狀況。自衛隊有槍150多支,8鄉1鎮各備有10來支槍,各鄉鎮的大地主及豪紳共有大小槍支約1000多支。還通過縣合作社的職員邢子平等人了解到城關、甘溝、郭城、韓集、翟所、老君等較大集鎮的倉庫帳目及存糧情況,並初步掌握全縣較大的地方豪紳約60餘戶,存糧約有1000多萬斤。

1981年7月,原皋榆工委負責人羅揚實所寫《皋榆工委成立前後》的回憶中有:「蘭州解放前夕,國民黨反動派瀕臨滅亡,蔣介石、馬步芳垂死掙扎,強化法西斯統治,一個月之內竟然逮捕300多人(其中共產黨員30多人,指蘭州市)。絕大多數遭到活埋、殺害,真是慘絕人寰,但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皋榆工委活着的黨員,在我解放大軍兵臨蘭州城下之時,在農村組織了臨時革命政權,發動群眾踴躍支前,配合部隊的軍事行動,參加解放蘭州的鬥爭。」從這段歷史記實可以看出當時敵人的瘋狂,地下黨工作的艱難以及黨的方針政策的英明正確。會寧地下黨同全省一樣工作是艱苦的,但由於上級黨組織及時的指導和通報情況,加之我們和敵人巧妙周旋,秘密工作始終未被敵人破壞,從而保守了黨的機密,也保障了黨員的安全。由於我們大多數是知識分子出身,缺乏對敵鬥爭的經驗,雖在工作上較為謹慎,但在臨近解放時,對敵人的狡猾、頑固估計不足,警惕不夠,故在1949年8月初,馬步芳、馬繼援的殘匪已潰逃會寧縣城和定西縣西鞏驛等地時,沒有識破敵人的密探、特務對會寧的窺視。如剛解放投誠人員李濟華(原屬國民黨某部隊駐過會寧)他冒然來會寧,公開以解放軍名義在縣城山陝會館召開群眾大會,消息很快傳到馬匪耳里,不久會寧縣城遭到馬匪騎兵的襲擊,李差險兒被捕,而30多名群眾和地下黨員張履讓、和冠英等被馬匪騎兵關押到會寧北河灣,遭受審訊拷打。得到消息後,我立即在吳江瀾家召開了黨支部緊急會議,研究營救這些同志的辦法,並要求大家越是在敵人垂死掙扎的情況下,越要慎重穩妥地開展對敵鬥爭。經過地下黨組織和同志們的努力,被捕同志和群眾被營救出獄。

8月12日會寧解放了,這是個讓我終生難忘的日子,只有熬過嚴寒的人才知道太陽的溫暖,只有在敵人的反動統治和白色恐怖下作過黨的地下工作的人,才能有切膚至腑地體會知道這個日子的來之不易。解放會寧的先遣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19兵團63軍188師,他們以摧枯拉朽之勢,打垮了馬步芳、馬繼援的頑匪殘兵,結束了國民黨反動派在會寧的長期腐朽統治。鮮艷的紅旗又飄揚在當年紅軍會師過的城頭,全縣人民喜氣洋洋,尤其是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艱苦奮戰過的地下黨員更是揚眉吐氣、欣喜若狂。我先向19兵團民運部王部長匯報了會寧地下黨組織及開展工作的情況。他指示我們今後要做好發動群眾工作,組織人向城附近的鄉、保借糧借草,支援西進部隊,還要組織一些人繪製解放大軍西進的示意圖,標明沿途的大小村鎮、距離、村戶的多少等,引導部隊順利西進。先頭部隊過後,接管地方工作的幹部一到,會寧地下黨支部立即將所掌握的地方武裝情況及全縣存糧情況匯報給當時新建「會寧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的專員白炳炘、會寧縣農會主席只金耀(即縣委書記)、縣長白霞彩等領導同志。接着根據縣委指示,會寧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和老區來的同志一起,分赴全縣各地開展工作。當時,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有關政策安定民心,開展摧收借糧、「槍換肩」活動;建立地方革命武裝,將接收的武器彈藥發給新組建的民兵,充實地方武裝,用以保衛新生政權;積極支援前線,在西蘭公路、靖會公路沿線的縣城、党家峴、沙家灣、雞兒嘴、六十鋪等地設立接待站,支援西進的解放軍部隊;接管舊政權,對縣上各機關、學校進行接管,接收財物糧食、公文檔案,選留表現好的舊職員,以開展正常的工作。對各學校確定教職員組織安排招生,迅速開學上課。工商業方面也動員迅速恢復生產和經營,使關閉的店鋪開門營業。隨着革命形勢的發展,新政權的建立和健全,社會秩序的穩定,會寧地下黨組織勝利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意氣昂揚地踏上了新的征途。[1]

作者簡介

馮琯,字瑩庵,又名一平,男,漢族,生於1922年2月,甘肅省會寧縣桃花山鄉教場社人,甘肅省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