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星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星洲

來自網絡的圖片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城市基礎設施排名世界第一。

簡稱新加坡(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共和制,首都為新加坡市。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其中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新加坡島東西約50千米,南北約26千米,國土面積733.1平方千米(2021年)。

截至2022年,新加坡總人口約545萬,公民和永久居民399萬。

主要民族為華族、馬來族、印度族。

新加坡以符合都市規劃的方式將全國劃分為五個社區(行政區),定名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和中區社理會,2020年,這五個社區分為31個選區,包括14個單選區和17個集選區。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59年實現自治,成為自治邦。1963年9月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同年10月加入英聯邦。

新加坡為亞洲四小龍之一。2021年,新加坡經濟實現強勁反彈,同比增長7.6%。國內生產總值達5333.5億新元(約合3876.9億美元)。

歷史沿革

早期文明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是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比淡馬錫(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早1000多年。 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


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個叫「龍牙門」的地方尋找大象,這或許指的是岌巴海港。1330年前後,一名叫汪大淵的中國人到來,稱這個居留地為Pancur(意為龍頭),並說已經有中國人在此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或海城)的稱謂出現於1365年的《爪哇史頌》。新加坡島開始受到重視是在14世紀,來自室利佛逝的王子拜里米蘇拉在該區域建立了馬六甲蘇丹王朝。到14世紀末,梵文名稱「新加坡拉」(獅城)才成為通用的名字。 [6] 1613年,葡萄牙人焚毀了河口的據點。此後的兩個世紀內並沒有關於新加坡的史料。 18—19世紀,境域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英屬時期

新加坡的近代史肇始於1819年1月29日,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代表英國東印度公司登陸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設立貿易站。1824年,兩項新條約使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屬土,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新加坡作為自由港,吸引了來自周邊各國的移民。新加坡迅速發展,成為一個以華人為主,包括馬來人、印度人和歐裔人等在內的多元種族的東南亞商貿樞紐。

1821年,首批移民的中國帆船自廈門開抵新加坡。到1836年,新加坡的華僑人口增至13749人。1867年,新加坡成為海峽殖民地,受英國直接統治。殖民統治時期,殖民者對新加坡族群實行的是「分而治之」的種族隔離政策。殖民時期,新加坡各族群團體間都有很明顯的經濟、勞工分界線,各自居住在彼此獨立的空間區域。官吏、駐軍和商賈主要是英國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華人包括富商、內地農民和勞工。馬來人通常是漁夫和船夫,並擔任巡邏警察。1820—1840年,新加坡作為港口城市飛速發展。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大大提高了其國際戰略地位。1931—1947年,本地出生人口開始超越移民人口。

到19世紀末,新加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當時的貿易增長了8倍。經濟的發展也吸引了區域內的移民。「一戰」結束後,英國也在新加坡修建了一個海軍基地,時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還稱新加坡為「東方的直布羅陀」。可惜的是,這個海軍基地並沒有任何戰艦。 日侵時期 1941年12月,英國完全低估了日軍的戰鬥力,直到日軍出其不意地攻擊新加坡。從1942年12月日軍占領新加坡,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為日軍侵占時期。 新加坡由於華人人口密集,這裡也是南洋華僑的抗日運動中心。陳嘉庚領導的「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便發動東南亞800萬的華人,籌集了約合4億餘元國幣的巨額外匯支持中國抗戰。

經歷了3年多的苦難,隨着日本的投降,居住在新加坡的華人無不高興。據不完全統計,在日本占領超過3年期間約有2萬至5萬名華人慘遭殺害(新加坡大屠殺)。戰後,多個地方相繼發現被屠殺者的遺骸。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不忍讓這些骸骨散棄在荒郊野嶺,同年成立了善後委員會,負責探查、發掘和安葬等工作。 新加坡和平紀念碑於1967年2月15日落成揭幕,每年2月15日(淪陷日),這裡都會舉行悼念死難的平民。 [21] 自治獨立

新馬合併

1945年9月,英軍回到了新加坡。 1946年3月軍事管制結束後,海峽殖民地就解散。 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為英國直屬殖民地。 戰後的新加坡,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擁有發言權。在1948年3月20日,新加坡舉行了第一次選舉。1953年底,新加坡修改憲法,享有較大的自治權。 1955年,新加坡舉行選舉,馬紹爾成為新加坡第一位首席部長,由他所領導的勞工陣線,同巫統和馬華工會組成聯合政府。

1959年,新加坡進一步取得自治地位,成為自治邦,英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宣布緊急狀態等權力。 同年5月舉行第一次大選。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職,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

1961年5月,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文萊、沙撈越和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聯邦。對此,李光耀決定舉行全民投票,最後71%的人投了贊成票。 1963年9月,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 立國獨立

1963年9月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

但在兩年後分家。新馬合併後,新加坡開始和聯邦政府發生矛盾,對治國方針也有不同的看法。兩地政府第一次發生公開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評馬來西亞的年度預算案沒有給予提升社會狀況足夠的預算。雙邊經濟的矛盾在1964年12月聯邦政府要求新加坡將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成增加到6成後升溫。同月,聯邦政府宣布關閉新加坡的中國銀行的分行。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為一個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國家。

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同年10月加入英聯邦。

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為共和國,伊薩克出任首任總統。

新加坡於1967年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組成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簡稱東盟)。

新加坡政府為彌補因低生育率而導致的人口數量不足、平衡種族結構和發展高新產業,採取大規模引進高素質移民的國策。從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不斷提出吸引優質勞動力的計劃。1977年,新加坡推出國外人才居住計劃。

1987年,政府實施統一源流的教學,推行以英文為教育媒介語、母語為第二語言的雙語教育政策,並且讓唯一的中文大學——南洋大學與新加坡大學合併,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1990年11月28日,吳作棟接替從1959年開始執政的李光耀,成為新加坡第二位總理。

1993年8月28日,新加坡舉行第一次民選總統選舉,王鼎昌出任第一任民選總統。納丹於1999年9月1日,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民選總統。[1]

參考文獻

  1. 星洲,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