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行走,風度翩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春在行走,風度翩翩》是中國當代作家楊絳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暮春從清明開始。無數已經在泥土裡生根發芽的先人,被連天炸響的鞭炮再次催生拔節。暫時打開的眼神,讓綿延的香火看出大批量的疼痛。
擠開眼淚,天空秀氣的面孔,明媚得如同18歲的兒郎。灰燼深處,大地的幾聲咳嗽,驚動遊人和花朵紛紛開綻。
油菜花黃。這些春天深處的精靈,是無數好人家裡待字閨中的少女,看過來看過去的目光,帶着不折不扣的純淨和端正。
蜜蜂在飛。平直抑或歪斜,他們去到甜蜜的中央。陽光發亮,照耀着他們去到更多的地方,讓飛舞着的思想陪伴奼紫嫣紅開遍。
水波盈盈,誰家的麻鴨和白鵝,翅膀漂着白雲,腳蹼劃着青山。芳草連天,一手牽着白居易的唐詩,一手將肥肥瘦瘦的誠懇捧給耕牛。[1]
作者簡介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劇作家、學者。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與丈夫錢鍾書一同留學於英、法等國,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於小說》;散文《將飲茶》《幹校六記》;譯作有《1939年以來的英國散文選》、《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其中寫於1984年的《老王》被選為初中教材。沉定簡潔是楊絳作品語言特色。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着本色的絢爛華麗。乾淨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