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秋時期為何聖人湧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秋

來自網絡的圖片

春秋時期為何聖人湧現?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一直寫到魯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人們把這段歷史稱之為春秋時期。有人說,之所以叫「春秋」,是因為孔子寫了本名為《春秋》的書。[1]

春秋時期為何聖人湧現?

現在我們說的春秋時期,的確與孔子的《春秋》有很大的關係。從時間段的確定,以及對春秋這段歷史的評述,都與《春秋》有所關聯。不過,這並未指明「春秋」一名與當時人們觀念變化之間的關係。

要知道,春、夏、秋、冬在夏商周三代是天時的觀念。四時的運行和變化,對古人來說,體現着上天(上帝)的意志,那是極其神聖的。而歷史是記人事的,在三代一般稱為「史」「書」「典」,但不可能稱為「春秋」。「春秋」是天時、天條,怎麼可以與人事混為一談呢?

「三句話」

西周王朝滅亡後,天道觀衰微,人道觀普遍得到提升。老子不提天道而只提「道」,實際上他講的「道」就是人道。孔丘也強調,「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鄭子產更是公然對天道觀叫板,他的名言「天道遠,人道邇」,公然說天道沒什麼了不起的,它與人們的生活離得遠着吶!

正是在這種觀念大轉變的情況下,人們把反映天時的「春秋」嫁接到人事上,還美其名為「以天時紀人事,謂之春秋」。在此大背景下,我以為,春秋時期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和解析:

第一句話:春秋是大戰亂時期。

春秋初諸侯國140餘國,到孔子周遊列國時「面70餘君」,說明那時至少還有70多個國家,而到了春秋結束時只有14、15國了。200多年間,見於史乘的大小戰爭有483次。不過,有人細細統計說不止這個數字,而是大約有1000次。孟子說的「春秋無義戰」,基本上是對的。

當時的春秋就是這樣一個大亂局,戰亂讓數百萬無辜百姓喪生。根據各方面資料的綜合核算,夏禹初(前21世紀)的人口是1355萬,治水成功後應有所增長,當在1500萬人上下。到周成王時(前11世紀)為1371萬人,周莊王時(前7世紀)只有1184萬人了。由此可以推斷,在三百年的戰亂中至少有上百萬人死於戰亂。

第二句話:春秋是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時期。

這句話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加以說明。

一是世界的維度,這一時段在世界上被稱為「軸心時代」。這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提出的一個新概念。他認為,公元前500年前後是「奠定人性精神基礎」的時代。東西方出了一大批大師級的人物,東方有孔子、老子等,西方有蘇格拉底、柏拉圖等。

二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發展的維度。五千年文明史,發展到公元前五世紀時,剛巧走了兩千五百年,錢穆先生稱為「中華文明發展的半程期」。他在《孔子傳》開頭有一段話:「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聖人。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後,中國歷史文化復又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這叫繼往開來。

三是春秋時期本身的維度,即春秋時期本身就體現了承上啟下的精神。從戰亂不斷到「彌兵」,從政界混亂到季文子的「相三君而無私積」,從普遍的無所作為到叔孫氏「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觀念的提出,都說明春秋後期正在從消極走向積極。

第三句話:春秋是思想解放、朝氣勃勃的時期。

春秋時期的一個極為重大的文化現象是,「學在官府」局面的打破和「學術下移」局面的形成。「學術下移」促成了「士」階層的形成。士就是讀書人,《荀子·儒效》稱「彼學者,行之曰士也」。學術一旦走向民間,就會顯現出巨大的力量和生機,而「春秋四聖」正是那個偉大時代的偉大產兒。

「四大聖」

在中華文化中,智慧和道德都極高尚的人,被稱為聖。春秋時期是個需要聖人並湧現聖人的偉大時代。

一是「智聖」老子。

老子的一生有三件事,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第一件事是「老子師商容」。商容對老子實行「不言之教」。他張開嘴,讓老子看,口中一顆牙都沒了,老了,沒辦法的。商容指了下自己的舌頭,很好,而且伸縮自如。商容說,能教給你的就這些了。老子回去想了又想,懂了——這就是「剛弱柔強」之道,「剛」的東西看來很強,但長久不了,像牙齒一樣;「柔」的東西沒多少鋒芒,但久遠,像舌頭一樣。商容是教老子哲理的。第二件事是老子當「周守藏室之史」。這是一個閒職。魯迅甚至說,老子只是來圖書館當差的。但不管怎樣,老子在這幾十年間「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第三件事是「出關」。說是出函谷關,入秦了;有的則說他隱居去了。

老子五千言,歸結為三句話:順乎自然、清心寡欲、腳踏實地。「順乎自然」:在老子看來,不管是大自然,還是人間世界,都是個自然發展的過程,人的作為必須順乎自然才行。「清心寡欲」:道理很簡單,欲一多,就破壞了「自然」,結果也必然危害自身。「腳踏實地」:老子主張「君子終日行」,要求人們去行道。一般認為,老子講虛無,怎麼會腳踏實地?其實錯了。順乎自然與清心寡欲都是很高的境界,需要腳踏實地才行。

二是「文聖」孔子。

這裡有兩句話值得引起重視。一句話是「孔丘,聖人之後」。孔子有一位叫正父考的七世祖,輔三世君,可位愈尊愈謙恭有禮,是歷史上極有名的「食粥上卿」。這對孔子一生有影響。另一句話是「吾少也賤,故多能」,《史記》則是說「貧且賤」。孔子當過倉庫管理員、會計出納、牛羊飼養員、吹吹打打的儒者及射擊手,而且因貧賤還受過季氏家臣的侮辱。

但是,孔子一生做了四件大事:一是30歲以後創辦私學,這是最大的事。孔子說到底是位教書先生,是「萬世師表」。二是50歲以後的出仕,據說當過中都宰,相當於首都的市長;當過司空,相當於國土資源部長;當過司寇,相當於司法部長;出席過齊魯「夾谷之會」,一直到55歲去魯週遊。三是14年的周遊列國,從目的論角度講,我把它定位在「追跡三代之禮」上。四是68歲後歸魯,整理文獻。四件事中,最有價值的是開創私學,可以說畢終生之力而為之。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大的創新。他的「學習論」,是創新,在他之前沒有這一說法。《論語》的編纂者把「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放在首篇、首章、首句,是很有道理的。孔子告訴人們,做學問除了「學習」這個笨辦法之外,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三是「武聖」孫子。

孫子被稱為武聖,也有稱為兵聖的。根據作戰經驗,孫武寫出了孫子》十三篇。曹操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孫子》現有書注二百多部,版本四百多部,公認為「兵學聖典」「百世兵家之師」「世界古代第一兵書」。二戰名將蒙哥馬利認為,世界所有軍事院校都應把它列為必修課。

孫子的兵家思想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唯人是保」的根本軍事思想。孫子認為,戰爭是血淋淋的政治,又是保護民眾的鬥爭。不只要保護征戰國的民眾,還要保護被征戰國的民眾。通過宣傳,通過實際的行動,讓人民知道你是在保護他們,那必然能鎖定勝局。

二是立足於戰略取勝的軍事思想,包括「將為國之寶」的戰略思想;天時、地利、人和綜合考慮的戰略思想;戰備宜足、戰事宜速的戰略思想;避實就虛的戰略思想;以逸待勞的戰略思想;「以治待亂、以靜待嘩」的戰略思想;化敵為友、同舟共濟的戰略思想。美國軍事理論家柯林斯說,孫子是古代軍人中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

三是提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個偉大的思想。同時提出「兩手取勝」:一手是以戰取勝,另一手是不戰而勝。其中包括和平的手段、宣傳的手段、文化的手段、政治的手段、經濟的手段,以取勝於敵手。

四是「民聖」墨子。

墨子被稱為平民聖人,他的一生都在為民眾的利益奮鬥。墨子早年學的是儒學,後來發覺儒學有個明顯的弱點,就是禮煩而靡財,於是決計「背周道而用夏政」,以大禹的精神創立墨家。他也與儒家一樣注重辦學,學生達數千人,被後世人稱為當時的顯學。

春秋時期,戰爭頻頻,因此墨家的第一要務是非戰。它的非戰不只是講道理,更重要的是付諸實踐。墨門弟子有一套攻城略地的本領,而且有「摩頂放踵以利他人」「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的精神。一次,楚國要攻打弱小的宋國,他們用魯國工匠魯班的雲梯攻城,可謂戰無不克。墨子帶了50多個弟子步行十日十夜趕到楚都,勸說楚王與魯班放棄攻城。楚王不肯,於是墨子就在那裡展示守城的法術,使楚王與魯班感到的確技不如人。

博愛思想是墨家的顯著特點。在「愛」上,墨子比孔子更徹底、更廣泛,提倡的是天下大愛。儒家是「別愛」,墨家是「兼愛」「周愛」。墨家提出愛親人,也愛他人;愛母國,也愛他國;愛上等人,也愛下等人。墨子最有名的話是:「獲(女奴),人也;愛獲,愛人也。臧(男奴),人也;愛臧,愛人也。」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奴隸解放宣言,比林肯的黑奴解放早了1200多年。

春秋「四聖」是中國歷史的靈魂。當我們講到「彬彬有禮」的時候,很自然會想到孔子;當我們講到勤勞勇敢的時候,很自然會想到墨子;當我們講到「兵不厭詐」「兵貴神速」的時候,很自然會想到孫子;當我們講到「清正廉潔」「反腐防腐」時,很自然會想到老子。「很自然」,說明「四聖」已化入我們的血脈和靈魂。[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