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昭君別院漫筆(溫新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昭君別院漫筆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昭君別院漫筆》中國當代作家溫新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昭君別院漫筆

三月的陽光穿過瓦縫,一粒一粒撒落滿天井。

推開木門,「吱」的一聲響動,陡然擊中了我內心的軟弱。

我跌坐在陽光里,往日的記憶撒滿一地。

祖母端着油燈向我走來,她扶起我,撣去我滿身的灰塵。

祖母的故事源源不斷,善良的人總是在最後功德圓滿,不但收穫了金銀財寶,還收穫了姑娘的芳心。

祖母善於給平淡的生活增加色彩,蛋花里夾雜着碧綠的野韭,醃黃瓜總會配着切得細細的紅椒,煮一把粗面,也會拌上嫩南瓜絲,碧綠的色彩,淡淡的清香,讓左鄰右舍的婆婆媽媽一臉的艷羨。

昭君客棧的一扇木門,打開了記憶的閘閥。

拷貝倒轉,逝去的音影次第復活。

在木門的開關聲里,再一次打開童年的影像。

離開的時候,我躡手躡腳,生怕踩痛了過去的影子。

更怕驚動了祖母,下一次來時聽不到她講的善有善報的故事。

走進昭君客棧,松木的清香肆意瀰漫。

我西裝的經緯里,我每一個毛孔里都填滿了淡淡的清香。

一種氣味激活了沉睡的記憶。

我們曾經在松林中穿行,躺在柔軟的松針上,仰望藍天,說我們未來的理想,各自誇耀我們喜歡的的女生。

穿碎花布衫的阿桂竟同時被五個男生喜歡,於是,通過攀爬松樹的比賽,有四個男生被剝奪了喜歡阿桂的權利。

身材羸弱的我名列其中。

太陽在那一瞬間變得刺眼。

很快,我們找到了新的樂趣,在松樹根部刨松油,五分鐘前的情敵攜手言和,一包一包潔白的松油平均分配。

我們走出松林,夕陽從一株松樹上跌落,山喜鵲的尾巴載走了最後一縷陽光。

我們用松油自製了蠟燭,在燭光里讀書、剝蠶豆、搓栓羊的繩索……

松木的清香裝點了我的童年。

走進昭君客棧,我仿佛再一次走進了一片松林,陽光依然燦爛,松油的芳香濃淡適宜,阿桂的碎花布衫已經換成了雙面呢,再好的化妝品也填不平時光雕刻的溝壑。

在昭君客棧,我的記憶再次點亮.

離開找居客棧時,服務員提醒不要遺失東西。

我遺失的是被松木清香浸染的夢。

沿着步道拾級而上,我們登上昭君台。

香溪河在我們腳下湯湯流動,昭君小鎮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房子,熙熙攘攘的人群,昭示着小鎮的興旺和繁榮。

昭君的畫舫似乎還在香溪徜徉,微風吹起她的裙裾,陽光梳理她的秀髮,故鄉一別,再返如夢,她的琵琶彈奏出月缺月圓,她的歌喉吟哦着日出日落。

香溪,從此不再是一條地理上的河流,她流淌在文人的詩文里,流淌在中華的史書里,流淌在一代又一代興山人的心田裡。

我不止一次來到香溪,懷着景仰的心情而來,邁着朝聖的步伐而來,來向一條河鞠躬,來向美麗和和平鞠躬!

一個又一個月夜,我在香溪邊駐足,我希望跟昭君對話,我想諦聽那錚錚琵琶。

許多詩的構想在我腦海中抽穗。

但是,我沒有寫出任何詩句。

昭君美麗,昭君的偉大,讓所有的詞語黯然失色

登上昭君台,向着長江,向着長安,向着大漠,揮一揮手,再揮一揮手。

不覺淚水濕了衣襟。

[1]

作者簡介

溫新階,喜歡文學。尤其喜歡散文詩歌的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