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晉察翼邊區革命紀念館

晉察翼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阜平縣城南莊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分為第一展廳主題為「模範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第二展廳主題為「全國解放戰爭的戰略基地與指揮中心」、室外雕塑區、後山舊址區和生態休閒區,總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520平方米。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位於河北省阜平縣城南40華里處,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第一塊敵後根據地,曾被譽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為中國抗戰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目錄

景區簡介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阜平縣城南20公里處的城南莊鎮。這裡完整地保留着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舊居,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機關舊址,也是毛澤東主席進京之前唯一保留完整的居住舊址,該舊址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定為第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分為展覽區、室外雕塑區和後山舊址區。展覽館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廣場占地6300平方米,中間放置自然臥石,上有毛主席的親筆題詞「模範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展廳面積1700平方米,館內運用大量珍貴的照片、文物以及先進的聲、光、電、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晉察冀軍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所創下的光輝業績。整個展覽莊重、樸實、簡潔、大方,融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於一體。

室外雕塑區位於展覽館的後廣場,設有六組雕塑:聶榮臻和美穗子,鄧拓、沙飛與新聞戰士,李勇和爆破組,戎冠秀與受傷戰士,國際友人白求恩,狼牙山五壯士,這些雕塑作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晉察冀根據地的特點,加深了觀眾印象。

舊址區有兩重院落,前院矗立着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銅像,氣勢恢弘。院中栽有檜柏、銀杏和榕樹,鳥兒在樹枝間啾鳴,不失清靜和幽雅。後院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包括三排二十一間土坯房,其中有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的宿辦室,還有軍區作戰科、電話室和會議室。這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在河北唯一完整保留的機關舊址以及毛主席進京之前唯一完整保留的居住舊址,原址原貌,原汁原味!後山腳下還有一條長約128米的防空洞,是由晉察冀軍區工兵連的戰士人工挖鑿而成的,依舊保存完好。現為國家4A級景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阜平縣。阜平縣雖為山區縣,但交通比較便利,縣城距北京350公里,距石家莊138.3公里,距保定110公里。207國道和保阜、定龍、新繁線三條省道縱橫穿越並在縣城交匯,是保定市山區二級路通車裡程最長的縣,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2010年12月21日,保阜高速公路二期(唐縣至阜平縣城段)建成通車,大大縮短了阜平連通外部世界的里程。預計2011年10月,保阜高速公路將全線貫通並與山西省境內的五忻(五台山至忻州)高速公路[2]連接,真正成為晉煤東輸和東西物資交流的大通道。屆時,北京、天津等地的遊客去五台山,可以經阜平直接實現高速直達,無需再繞行石太高速、京大高速,大大縮短行車裡程和時間,從北京到五台山高速行程不到300公里,只需兩個半小時,遊客將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

阜平電力設施擁有110KV變電站一座,35KV變電站6座,電力供應較充足。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在阜平建有基站,均實現了寬帶傳輸,固定程控電話實現了村村通,移動電話實現了鄉鄉通,並覆蓋了幹線公路。

另外,有線電視已實現 光纖傳輸,傳送100餘套節目。縣城中級以上賓館飯店有5座,集餐飲、娛樂、休閒於一體。近年來,隨着旅遊業的逐步開發,農家樂飯館、農家旅店日漸興起,阜平縣民風淳樸,百姓熱情好客,勤勞善良,旅遊資源豐富。

視頻

晉察翼邊區革命紀念館 相關視頻

銘記歷史 懷念先烈——走進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第二集: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