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拓
鄧拓2.jpg
出生 1912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鄧子健、馬南邨
職業 新聞工作者
知名作品 《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

鄧拓,乳名旭初,原名鄧子健,鄧雲特(註:另有一說為鄧殷洲),筆名馬南邨(不宜簡化為馬南村)、於遂安卜無忌等。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竹嶼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中國新聞家,政論家。1930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在畢業於河南大學。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赴晉察冀邊區任《抗戰報》社長兼主編。後任新華通訊社晉察冀總分社社長等職。1945年主持編印《毛澤東選集》。 [1]

1人物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社長,1955年任中科院科學部委員,1958年調任北京市委文教書記兼《前線》雜誌主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1960年其兼任華北局書記處候補書記,並主編《前線主編理論刊物《前線》。1961年3月,開始以「馬南邨(cūn)」為筆名在北京晚報副刊《五色土》開設《燕山夜話》專欄,共發稿153篇,受到讀者喜歡。他的雜文愛憎分明、切中時弊而又短小精悍、妙趣橫生、富有寓意,一時全國許多報刊、雜誌爭相仿效,開設了類似的雜文專欄,為當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苑增添了生氣。他與吳晗、廖沫沙合寫雜文《三家村札記》。鄧拓撰寫過大量社論、雜文,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著有《燕山夜話》等,深受讀者歡迎。文化大革命中與吳晗、廖沫沙一起被誣為「三家村」成員;1966年5月18日,他含冤而死。 [2]

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報》刊登關於《燕山夜話》和《三家村札記》的批判材料,「三家村」被打成「反共集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犧牲品。5月18日,鄧拓含冤自盡,成了「四人幫」1966年起大興文字獄的第一個犧牲者。鄧拓另有《中國救荒史》、《論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等論著。他的雜文重史識、史論,抓住現實,旁徵博引,含蓄委婉,可謂雅俗共賞。 [3]

當年風雨讀書聲,血火文章意不平。生欲濟人應碌碌,心為革命自明明。 艱辛化作他山石,赴蹈從知壯士情。歲月有窮願無盡,四時檢點聽雞鳴。 這是一首題贈友人,也是自己用來抒懷明志的詩。他的一生是英勇的。在反動派瘋狂屠殺工農和共產黨人的白色恐怖最嚴重的時刻,他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我們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他放棄了學業和專業,奔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場。在極端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他一手握筆,一手拿槍,出生入死,嘔心瀝血,十年如一日,和他的戰友們一道,創造了人類新聞史上的奇蹟。他襟壞坦白,光明磊落,面對風雲變幻的種種複雜情況,勇於講真話,講真理,始終保持着一個共產黨人的堅持真理、堅持原則的革命精神。 [4]

他的一生是悲壯的。他畢生從事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宣傳,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主編出版了中國革命出版史上的第一部《毛澤東選集》,寫過大量熱情謳歌和傳播毛澤東思想的章。但是最後卻被林彪、"四人幫"橫加一個"反對毛澤東思想」的罪名含冤辭世。他以畢生的精力宣傳真理,歌頌光明,揭惡和黑暗;卻慘死在用最卑鄙的謊言和最惡毒的誣陷織成的羅網之中。他用他犀利的筆英勇奮戰了一生,最後卻被一小撮以殺人的反動文痞的筆桿子殺害。在他活着的時候,有些人不能真正了解他,有的人誤解過他,責難過他,甚至

傷害過他。但是,在他死後,隨着歲月的流逝,人們越來越了解他,懷念他,越來越敬重他。 [5]

2人物概述

鄧拓從小酷愛文學藝術,18歲參加了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晉察冀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晉察冀分社社長等職。新中國建立後,歷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候補書記等職,並主編理論刊物《前線》。

鄧拓之父鄧鴻予舉人出身。民國15年(1926年),鄧拓就讀於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民國17年(1928年),和傅衣凌等組織「野草社」,出版自編自印的刊物《野草》。民國18年(1929年),考入上海光華大學社會經濟系。翌年(1930年)冬,加入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參加中國共產黨。翌年秋,轉學

到上海法政學院,曾任社會科學家聯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區黨團書記,中共法南區委宣傳幹事、宣傳部長和南市區工委書記等職。

民國21年(1932年),參加上海紀念「廣州暴動」五周年遊行時被捕。翌年秋,保釋出獄。是年冬,參加「福建事變」,在「人民革命政府」文化委員會、外交部任職。「閩變」失敗,逃到上海,轉入河南大學社會經濟系續學。民國26年6月,出版專著《中國救荒史》。同年夏天,再次被捕。「七七」事變後,獲釋。9月,進入五台山抗日根據地。先後任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晉察冀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晉察冀分社社長、晉察冀文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組組長等職。鄧拓率領新聞隊伍,轉戰太行山,既是總編輯,也是指揮員。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一周年時,鄧拓為《晉察冀日報》撰寫討論《紀念七一,全黨學習和掌握毛澤東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系統論述毛澤東思想的論著之一。同年3月,與丁一嵐結婚。民國33年(1944年)5月,主持編輯出版5卷本《毛澤東選集》(晉察冀版),是中國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澤東選集》。北平和平解放後,鄧拓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傳部長。


1949年秋,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同年冬,受聘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58年,調離人民日報社,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分管思想文化戰線工作;主編北京市委理論刊物《前線》。1959年,兼任中國歷史博物館建館領導小組組長,出版《論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1960年,兼任中共華北局書記處候補書記。鄧拓是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60年代初,鄧拓應《北京晚報》之約,撰寫《燕山夜話》專欄雜文。不久,與吳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線》雜誌撰寫《三家村札記》雜文。「文化大革命」開始,被打成所謂「三家村集團」,身心受到極大摧殘。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1979年2月,平反昭雪,恢復名譽。鄧拓追悼會1979年9月5日下午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隆重舉行。著有《鄧拓散文》、《鄧拓文集》、《鄧拓詩詞選》等行世。1994年,福州鄧拓故居修復,建成「鄧拓紀念館」。

鄧拓曾計劃寫一部《中國繪畫史》,系統地評介中國歷代有代表性的畫家和他們的作品,並已開始寫出了幾篇專論。他設想中的繪畫史將是圖文並茂的,他希望經過若干年的積累和研究來完成它。誰也想不到,「文革」中,鄧拓被無辜地毀掉生命。他受到多方面的攻擊、中傷,連他無私的收藏活動也遭到誣陷、謾罵。他的寫作計劃永遠無法完成。


他的一生又是短暫的。他在他生命的盛年就離開了我們。但是,他讓自已生命的分分秒秒都發出了光和熱。他留給人們的精神財富是多方面的。他一生爭分奪秒,珍惜"生命的三份之一" "生欲濟人應碌碌,心為革命自明明"。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動;實現了自已的志向和信念。和成千成萬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的先烈一樣,他也將水遠活在人民的心中。他,就是鄧拓。 [6]

3人物著作

[著作書目]

中國救荒史(史論)1937,商務

論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史論)1959,三聯

燕山夜話(雜文集)1963,北京

三家村札記(雜文集)與吳晗廖沫沙合著,1979,人文

鄧拓詩詞選 1979,人文

鄧拓散文,1980,人民日報出版社

鄧拓詩文選 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7]

4名人軼事

曾任吳佩孚秘書長的白堅夫,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在北京風雨樓古玩店買到蘇東坡的兩幅畫:《枯木怪石圖》和《瀟湘竹石圖》。白堅夫早年留學日本,太太是日本人,他把《枯木怪石圖》賣給了日本人。

1961年,由於生活困難,白堅夫決定把《瀟湘竹石圖》也賣掉。他專程到上海,沒有把畫賣出去,又來到北京。找到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國家文物局前身)文物處處長張珩,把《瀟湘竹石圖》拿給張珩看,希望他能給個價錢。但是,某鑑賞家卻認定是贗品。白堅夫一氣之下,捲起畫就走了。

當時瀋陽故宮的楊仁愷在京開會,楊和白堅夫是四川老鄉,聽說白堅夫賣畫遇到周折,就推薦他去找鄧拓。白堅夫說:「只要能找到知音,錢少我也願賣。」鄧拓對書畫不但愛好,而且懂得鑑賞。此前蘇東坡的畫跡,他只見書載,不見畫卷。經過朋友牽線搭橋,白堅夫攜《瀟湘竹石圖》來到鄧家。鄧拓展開畫卷,「雋逸之氣撲面而來,畫面上一片土坡,兩塊怪石,幾叢疏竹,左右煙水雲山,涉天涯際,恰似湘江與湘水相合,遙接洞庭,景色蒼茫,令人心曠神怡。」畫上書有「軾為辛老作」。鄧拓觀看良久,對白堅夫說:「你這幅畫我也不能辨別真偽,這幅畫的珍貴是毋庸置疑的,很有研究價值。我雖然十分喜歡,但是囊中也很羞澀,老先生你看準備要多少錢?」白堅夫說:「這是我的心血,由你保存我就放心了,我遇到了知音。」鄧拓說:「古書記載蘇軾流傳在世的畫跡就只《枯木怪石圖》、《瀟湘竹石圖》兩幅。若能有幸珍藏一幅,乃我的幸事。」雙方同意作價5000元。當時鄧拓雖然有稿費收入,但傾全部存款也湊不足此數。鄧拓當即付了2000元,其餘3000元3天內還清。為湊這筆錢,鄧拓請來榮寶齋的經理和畫師,從個人存畫中挑選出24幅,經畫師作價,湊足了3000元。

樹大招風,鄧拓買畫的事,得罪了一位權威,他指使一名幹部檢舉鄧拓搞文物投機,引起了軒然大波。最後還是一位了解情況的當時的大人物派人查清此事,並由榮寶齋的王大山寫成調查報告,送給劉少奇,才平息了風波。鄧拓事後將此畫和唐伯虎、倪瓚、沈周、文徵明、八大山人等人的作品共154件全部捐獻給了中國美術館。1984年春,國家文物局對《瀟湘竹石圖》進行鑑定,確認鄧拓捐贈的《瀟湘竹石圖》是蘇東坡的真跡。

到底是哪位大人物派人查清此事?文章沒說。但《王力反思錄》揭開了這個謎底:

「『四清』時要清理『四不清』的幹部,有人告狀說鄧拓在文物上搞投機倒把。而實際的原委是這樣:四川有個人祖傳一幅蘇東坡的竹子。他拿到故宮賣,要價一萬元。故宮博物院的一位專家看畫之後,斷定畫是假的。後來鄧拓把畫拿回家仔細進行了考證研究,證明畫是真跡。後來賣畫人以3000元的價格把畫賣給了鄧拓。鄧拓拿不出現錢,便拿出一批他收藏的明清字畫到榮寶齋作價3000元,付清了畫款。此事得罪了權威。他們指使寶古齋的一名不懂文物的支部書記,出面檢舉鄧拓搞文物投機,幾乎所有常委和其他領導人都畫了圈,北京市委也不敢保。最後傳到康生,他用朱筆批示了一大篇,說鄧拓在此問題上不但無罪而且有功,說有的專家不僅武斷,還仗勢欺人,企圖借『四清』打倒鄧拓,長期把持文物陣地,不讓別人插足。康生建議由我負責調查此事。我到榮寶齋進行了調查,責成王大山寫了調查報告,康生把報告轉給少奇同志後,少奇同志立刻表示同意這意見。從而救了鄧拓。」

王力是當事人之一,有關康生的回憶應當屬實。至於其他細節,如作價到底是3000元還是5000元,則可進一步考證。(丁 冬 ) [8]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