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菜

晉菜,是以山西為發源地的菜系,基本風味以咸香為主,甜酸為輔。晉菜選料樸實,烹飪注重火功,成菜後講究原汁原味,擅長爆、炒、熘、煨、燒、燴、扒、蒸等多種烹飪技法,地域特點明顯,風味特色各異。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晉菜(山西菜)

分類:太原菜 ,晉西南菜 ,晉北菜] ,晉東南菜

英文名:Shanxi cuisine

口味:基本風味以咸香為主,甜酸為輔。

菜系文化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三晉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創製出的美味佳肴就有歷史記載。歷經歲月洗禮,晉菜自成體系,不斷推陳出新。伴隨晉商輝煌,晉菜曾風靡一時,「膳」通天下。[1]晉菜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特別是在晉商的帶動下,晉菜眾取所長,體系優異,風行一時,一批晉菜也曾走出娘子關,歷史上晉菜影響勢力強勁,歷史輝煌,曾讓三晉人民引以為榮。

菜點可分為南、北、中三派。

南路以運城、晉城、臨汾、長治地區為主,菜品口味偏清淡,菜餚擅長熏、湯、鹵、燒、燜、蒸等技法。

北路以大同、五台山為代表,菜餚講究重油重色。

中路菜以太原為主,兼收南北之長,選料精細,切配講究,以鹹味為主,酸甜為輔,菜餚具有酥爛、香嫩、重色、重味的特點。

菜系地域分類

還有按地域的分法:晉中菜、晉西南菜、晉東南菜、晉北菜。

晉中菜是以省城太原為中心,兼蓄明清兩代商業較為發達的太谷、平遙、祁縣等地的錢莊、票號等大字號的私家菜餚烹飪技藝,並吸納了其他菜系(主要是魯菜)的烹飪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地方特色菜餚。

晉西南菜以臨汾、運城等地為代表,菜的口味偏重於辣、甜、微酸,擅長的烹飪方法有熘、炒、氽、燴和湯汁菜餚的製作。

晉東南菜以長治、晉城等地為代表,菜餚擅長熏、湯、鹵、燒、燜、蒸等技法,代表作品為有高平的十大碗[2],尤以石末地區的最為正宗。

晉北菜則以大同、忻州等地為代表,由於地域上的特殊位置,形成了以燒、烤、燉、燜、涮等獨特的烹飪方法。口味偏重,油厚咸香是晉北菜的典型特點。

此外還有以五台山為代表的齋菜系列則是以當地盛產的台蘑、各種菌類植物以及蔬菜為主的佛家菜餚,體現出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齋菜特點,受到了餐飲界人士很高的評價。

菜系特點

山西地域廣闊,南北狹長,因地理環境、氣候差異較大,民間烹飪技法、原材料、口味各不相同,這也決定了晉菜具有極強的地域性。晉菜形成了「四幫一派一菜一點」的地方風味組合,即太原幫、晉南幫、雁北幫、晉東南幫、五台山齋派及清真菜和面點。如流行於太原及晉中一帶的太原菜吸收了京、豫、魯、川、滬的烹飪之長;雁北菜烹調以燒、烤、燜、涮等為主,口味偏重,油厚咸香;晉南菜偏重於辣、咸,稍酸,擅長熘、炒、燴、氽及湯汁菜;晉東南菜則擅長熏、鹵、燒、燜等技法。

即使如此細分,也很難涵蓋晉菜所有的特點。比如晉中菜系中,根據烹飪技法和菜餚特點,又可以分為「行菜」和「莊菜」兩個大類。「行菜」也稱之為「市井菜」,泛指在社會餐飲行業中廣為流傳的常見菜餚。其特點是用料廣泛,烹飪手法多樣,講究成菜後的造型,是飯莊、酒樓、驛站日常經營的大路菜餚。而「莊菜」與「行菜」不同,主要是指源於晉中地區的富商巨賈、錢莊票號、官宦世家以及官府等特殊場所專供自己享用的菜餚通稱。「莊菜」的廚師是這些大富商們從各地聘請來的名廚,用來伺候東家、掌柜以及接待業務關係較為密切的往來客商,烹製的菜餚極為講究,用料也極為考究,製作精細,注重養生保健,是晉菜傳統菜餚中不可多得的精華。

菜系名典

晉菜中的傳統名菜有糖醋魚、鍋燒羊肉、蔥爆柏籽羊肉、拔絲山藥、鐵碗烤蛋、腐乳肉、山西過油肉、醬梅肉荷葉餅、老大同什錦火、香酥雞、黃芪煨羊肉、酸湯羊肉、烤羊排/烤羊脊、糖醋鯉魚、黃河鯉魚燉豆腐、驢肉鼎鼎香、罐燜鹿肉、鵪鶉茄子、蜜汁開口笑、涼粉炒饃、晉城十大碗、高平十大碗、巴公燒大蔥、陽城燒肝、高平燒豆腐、陵川黨參燉土雞、晉味焗南瓜、鐵板土豆泥、地皮菜燴絲絲、蒲棒長山藥、晉南四味、油潑黃河大鯉魚、黃酒燜肉、西紅柿燴莜麵魚魚、山西著名的風味小吃有「頭腦」、刀削麵、拔魚、貓耳朵、莜麵栲栳、聞喜煮餅等。[1]在調味品中,清徐的老陳醋、代縣的辣椒、雁北的胡麻油、應縣的紫皮蒜均十分有名。山西麵食尤其著名,品種多,吃法別致,風味各異,成品或筋韌或柔軟,無不滑利爽口,餘味悠長。最奇的是山西麵食可以成宴,且從頭至尾不會相同。如刀削麵、餄餎面、剪刀面、拉麵等特色麵食,長子炒餅、山西燜面、清徐蘸片子、莜麵栲栳栳、燒麥、發糕、晉南饃[1]等等特色主食。

菜系崛起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晉菜的振興,需要在總結中求發展,學習中求進步,競爭中立品牌。政府組織、飲食專家、三晉名廚、餐飲名店等各方力量業已形成一種合力,採取扶持、引導、研究、創新、宣傳等一系列的措施,強力提升晉菜的影響力;環顧三晉,山西飯莊、并州飯店、晉韻樓、三晉飯莊、芙蓉酒樓這些以晉菜聞名的中高檔餐飲企業近幾年取得的矚目成就,不僅代表山西的口味及享受水準,而且已鑄就自己的品牌;眺望全國,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餐飲業發達城市,也出現專業晉菜酒樓;「晉菜」已不是中低檔餐飲的代名詞,相信不遠的將來,「晉菜」將重新成為中國餐飲界一支盛開的奇葩!

晉菜停滯不前的原因,主要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受資源的限制,晉菜以功夫見長的傳統技藝,如蒸、炸、燜、煎、燴、燉等烹調方式,發揮不出優勢;當前,其它菜系注重營養、健康、時尚、新鮮,講究膳食結構,而晉菜濃油、味重的風格依然未變,加之烹調技法創新力度不足,以致未能在眾多菜系中獨樹一幟。三晉各界已達成共識,「晉菜」迫切需要打造新的飲食文化、理念和思想,讓悠久的晉菜文化發揚光大。

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隨着山西經濟的發展,晉菜發展速度加快,已得到中國餐飲界的注目。2002年在杭州美食節上,晉菜被評為新八大菜系之一;2005年在成都舉行的中國餐飲博覽會上,山西麵食表演技壓群雄,得到業內的高度讚揚。「天下麵食數太原,山珍海味難比鮮,味壓神州南北地,舌上涇渭天上天」,這幾年,山西「麵食節」的舉辦,讓山西麵食名揚天下的同時,讓晉菜品牌重振雄風。

振興晉菜,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既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同樣需要相關行業協會的組織引導及晉菜企業的互助合作,通過研究創新來提升晉菜的影響力。

基本詞條名資料

晉菜英文名Jin dish

晉菜拼音名Jìn cài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