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巡天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普朗克巡天者是歐洲空間局[1]在視野2000年的第三個中型的科學計劃。她的設計目標為以史無前例的高靈敏的角解析力獲取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整個天空的的各向異性圖。普朗克巡天者將提供幾個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的主要訊息,例如,測試早期宇宙的理論和宇宙結構的起源。在計劃獲准之前的企畫案名稱為宇宙背景輻射各向異性衛星和背景各向異性測量(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 Anisotropy Satellite and Satellite for Measurement of Background Anisotropies.,縮寫為COBRAS/SAMBA) 在任務被核准後,更改為現在的名稱以尊崇在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德國科學家馬克斯·普朗克(1858-1947)。
普朗克巡天者已於2009年5月14日由亞利安五號火箭和赫歇爾太空天文台一起發射升空。這是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合作的計劃,將補全WMAP探測器測量大尺度連漪的不足之處。
基本內容
普郎克巡天者是ESA在視野2000年的第三個中型的科學計劃。他被設計來以史無前例的高靈敏的角
解析力獲取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整個天空的的各向異性圖。普郎克巡天者將提供幾個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的主要訊息,例如,測試早期宇宙的理論和宇宙結構的起源。在計劃獲准之前的企畫案名稱為宇宙背景輻射各向異性衛星和背景各向異性測量(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 Anisotropy Satellite and Satellite for Measurement of Background Anisotropies.,縮寫為COBRAS/SAMBA) 在任務被核准後,更改為現在的名稱以尊崇在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德國科學家馬克斯·普朗克(1858-1947)。
普郎克巡天者預定在2009年4月16日由亞利安五號火箭和赫歇爾太空天文台一起發射升空。這是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合作的計劃,將補全WMAP探測器[2]測量大尺度連漪的不足之處。
使用情況
從2009年到2013年,歐洲航天局的普朗克衛星一直在測量所謂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起源於130億年前,大約是宇宙大爆炸之後約38萬年。由於宇宙的膨脹,這種瀰漫於整個天空的微波波段的光線依然能被我們觀測到。2009年到2013年,普朗克巡視天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這種古老光線的細節。現在,普朗克的數據已經被一些研究文章採用並且已經發表了。海德堡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宇宙學研究小組也參與了這些研究。
視頻
普朗克巡天者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歐洲空間局,你好網
- ↑ 美國宇航局稱WMAP探測器加深了對宇宙的認識,天之文,200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