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洱茶(原變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普洱茶(原變種)

中文名稱:普洱茶(原變種)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亞屬 茶亞屬

目 側膜胎座目

亞目 山茶亞目

亞科 山茶亞科

族 山茶族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形狀 餅茶、沱茶、磚茶

普洱茶(原變種),是山茶科、山茶屬一種植物

信息

種中文名:普洱茶(原變種)

種拉丁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 var. assamica

科中文名:山茶科

科拉丁名:Theaceae

屬中文名:山茶屬

屬拉丁名:Camellia

國內分布:產於雲南西南部各地老林中。

中國植物志:49(3):135[1]

形態特徵

普洱茶(原變種)

大喬木,高達16米,胸徑90厘米,嫩枝有微毛,頂芽有白柔毛。葉薄革質,橢圓形,長8-14厘米,寬3.5-7.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後褐綠色,略有光澤,下面淺綠色,中肋上有柔毛,其餘被短柔毛,老葉變禿;側脈8-9對,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脈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細鋸齒,葉柄5-7毫米,被柔毛。花腋生,直徑2.5-3厘米,花柄長6-8毫米,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圓形,長3-4毫米,外面無毛。花瓣6-7片,倒卵形,長1-1.8厘米,無毛。雄蕊長8-10毫米,離生,無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長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直徑約2厘米,3爿裂開,果爿厚1-1.5毫米。種子每室1個,近圓形,直徑1厘米。

形態特徵

產雲南西南部各地老林中。老樹高17米,胸徑逾1米,經廣泛栽培,據記載,印度及緬甸栽培的茶樹,是從雲南引種去的。過去的分類學者,把這種茶樹作為C. sinensis的變種,其實本種的嫩枝及葉片下面均有柔毛,頂芽被白毛,葉片干後變褐色,均與分布於東南各省及海南山地野生的 C. sinensis (L.) O. Ktze. 有明顯的區別。後者在海南山區的野生植株嫩枝及葉均禿淨,葉片較厚,干後灰綠色,二者明顯有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