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通地理學原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普通地理學原理》,蘇聯現代自然地理教科書。С.В. 卡列斯尼克著。1947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教育出版社出版。1955年出版修訂本。第1版中譯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分上、中、下3冊出版,第2版中譯本地質出版社仍分3冊於1957—1958年出版,唐永鑾、王正憲、徐士珍等譯。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第2版中譯本3冊,除原作者為中譯本所寫的序言、前言外,分28章,共632頁,約52萬字。全面論述了自然地理學的基本原理。第1章敘述了自然地理學的對象和內容。第2、3章介紹了地球形狀和大小、地球自轉在地理上的意義、地球表面結構的基本特徵。第4—9章闡述了氣象基礎與氣候形成的一般規律。第10、11章分析了氣候要素對景觀殼中其他過程的影響。第12—14章論述了地下水和地表水在地球景觀中的作用。第15章敘述了土壤形成過程。第16—20章介紹了地球內部的結構與情況、地球內力與外力及其對景觀殼的影響、冰川和凍土。第21—24章闡明了有機體在地球上的作用,分述了動植物與地球環境的關係以及生物群落。第25章闡述了水圈的特徵及水圈中的生物,包括海洋的運動、水溫、含鹽度、有機界等。第26章論述了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係,並指出了不考慮到人類社會的作用,就不可能對地表進行自然地理的研究工作。第27章敘述了地球景觀殼的發展及其特徵。第28章討論了地球的一般地理規律,進一步闡明了地理景觀的定義和特徵 (現代的特徵、古代殘遺的特徵和發展的特徵)。

本書是20世紀中期最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學教科書,全面論述了自然地理諸要素及其相互關係,形成了自然地理學的完整體系,在蘇聯、中國等國有很大影響。

作者簡介

С. В. 卡列斯尼克 (С. В. Калесник,1901— ),蘇聯自然地理學家和冰川學家。蘇聯科學院院士。曾任列寧格勒大學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著作有 《普通冰川學》、《普通自然地理簡明教程》、《冰川學概要》、《普通地球地理規律》 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普通地理學原理 相關視頻

自然地理學第一講
自然地理學第二講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