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畲族自治縣渤海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景寧畲族自治縣渤海鎮隸屬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鎮域面積111.13平方千米(2017年),轄一個居委、96個自然村、118個村民小組。2011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3999.2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522.2萬元。[1]
中文名: 渤海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
面 積: 111.13平方千米(2017年)
政府駐地:渤海村
郵政區碼: 323503
人口數量: 1205人(2017年)
車牌代碼: 浙K
目錄
鎮情簡介
渤海鎮,地處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東部,距縣城27公里,與青田、文成接壤。鎮人民政府駐地渤海村。渤海鎮於1992年建制。全鎮耕地面積5882畝,山林面積126053畝,建鎮11年來,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工農業總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渤海鎮駐地渤海村海拔120米,鎮域面積111.13平方千米(2017年),轄一個居委、96個自然村、118個村民小組。全鎮人口1205人(2017年),工農業總產值7123萬元,其中農業產值3573萬元,工業產值3550萬元,人均收入1861元。慶景青公路貫穿八個行政村,交通、通訊方便。郵編:323503。2011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3999.2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522.2萬元,同比增長15.8%,第二三產業產值1477萬元,同比增長4.1%,農民人均純收入6997元,同比增長16.8%。全鎮擁有耕地5316.9畝,人均0.8畝,多以種植水稻、大豆、番薯為主;林地12.69萬畝,其中集體山林0.61萬畝,經濟林0.2萬畝,毛竹林2.08萬餘畝,生態公益林7.9萬畝;移民後植被恢復良好,森林覆蓋率達76%。
產業發展
渤海鎮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致力於發展效益農業,增強工業強鎮意識。工業以閥門和竹木加工為主,農業以種養業為主,適宜種植蔬菜,養殖肉兔、羊等。建立了閥門工業小區,享有民族貿易政策,從投資、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優惠,真誠歡迎社會各界朋友前來投資開發辦廠。
發展思路
鎮黨委、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集思廣益,反覆研討,提出我鎮經濟發展思路是:外向強鎮,即繼續鼓勵勞務輸出;種養活鎮,即以種養業搞活農村經濟;科教興鎮,即加快科技推廣運用,提高教學質量,保障經濟持續發展;旅遊立鎮,即面對灘坑電站即將上馬的時機,規劃生態旅遊新集鎮。並提出結合抓好「四個一」工程,即「一顆菜」,年發展2000畝蔬菜基地;「一隻兔」,形成年10萬隻肉兔養殖基地;「一支竹」,年新開發筍竹兩用林基地1000畝;「一個勞動力」,每戶年輸出一個以上勞動力。
旅遊發展
在縣委、縣府「創畲鄉生態優勢,建風情旅遊名城」發展思路指引下,縣旅遊局會同有關部門組成考察組,對我鎮境內的名勝古蹟、山水景觀和原生的森林生態作了調查,現簡要介紹如下:爐西坑,畲鄉綠洲中的綠洲。迎着淙淙如琴的水聲,放眼遙望,一大塊綠色的翡翠在閃閃發光,這塊綠色的寶石,就是爐西坑溪流的中心地段,在這周圍約十多平方公里的谷地中,幾乎完整保存着中亞熱帶原生性常綠葉森林生態系統。爐西坑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低海拔深切割而又曲折複雜的地質地貌和小氣候地理環境,使得爐西坑流域盡情享受暖濕的季風和甘露,綠色的生命在這裡盡情繁衍,木本植物種類豐富,並有複雜多樣的地域特點,浙西南山區應有的常綠樹種,這裡都基本存在。草本植物種類更豐富,野生中草藥數百種,是一個百草庫。這一塊畲鄉的綠洲,還是一塊動物樂園。密林中不時見到鳥類飛來飛往,這一帶盛夏時候還是蛇的王國,經常可看到蛇類出沒,。有許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猴子成群,經常發現猴子入戶搜尋食物。爐西坑是幽谷剞潭異峰密布的溪流,爐西坑流域溝壑縱橫,谷地密布成網,景觀密集,有橫坪石柱、龍潭、三渡水、鑲灶部、毛窠日出、洞門峽、棺材潭、葛繩源、石落坑洞、石落坑瀑布、石伏洞、橫石潭、寮基藏軍洞、大岩壁、山羊寨大瀑布、山羊寨尖峰、石牆崗、貓兒礱、山羊洞石油柱、珍珠潭、銅鑼潤、橫坑、岩皮潭、布帳潭等諸多景觀密集在10公里左右的河段和沿岸流域。尤其是由岩石崩塌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奇潭和天然生成的岩洞,在山嵐雲海、原生叢林的映襯中,宛如「神仙洞天」,又給爐西坑披上仙境般的美麗而神秘的色彩。我們期望,爐西坑溪的豐富資源儘快得到科學合理的開發,明天的爐西坑溪流域,將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旅遊勝地名區!
移民工作
渤海鎮開始分四個水平年實施移民動遷,全鎮涉及到移民的有12個行政村,20個自然村,1675戶,5811人,移民結束後,渤海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將遷移到現在的鮑山頭行政村所在地。
鄉鎮概況
摺疊地理交通
渤海鎮位於市區正北部,懷柔區西南端。它東鄰雁棲鎮,南接橋梓鎮,西為九渡河鎮,北依延慶縣四海鎮,距市區東直門70公里,距懷柔城區20公里。屬懷柔水庫三級水源保護區。全鎮總面積111.13平方千米(2017年),懷沙公路橫貫鎮內東西,東可去北京、懷柔,西可到延慶、昌平。是該鎮對外聯繫的重要通道。該鎮20個行政村村村通公交車,每隔半個小時就有一輛懷柔通往洞台公共汽車,交通十分便利。
摺疊自然條件
渤海鎮地處低山丘陵山前暖區,北部、西部多石灰岩,東部、東南部多花崗岩,零星分布有灰岩、石英岩和火山岩,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山峰位於北部與延慶縣交界的北大坨子,海拔1313米。從地形上看,渤海鎮成玉兔形狀,在懷柔區地理分布中屬半山區鎮鄉。
摺疊人口民生
渤海鎮轄行政村20個,1205人(2017年)。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995元,全鎮共有8個行政村人均純收入超過萬元。在民生方面,村村通柏油路、家家看上有線電視,全鎮現有鎮級衛生院一所,社區衛生站20個,中學1所,小學2所,成人學校1所,實現了三教統籌,並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
歷史文化
在1300多年前,唐代著名的渤海國都城--上京龍泉府就建在渤海鎮。渤海國始建於公元698年,是以粟末靺鞨人為主體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公元755年三世文王大欽茂遷都上京龍泉府,直至公元926年渤海國被契丹滅亡,前後在此為都達160餘年(公元785-792年曾以東京龍原府為王都)。渤海國雄據北方,與盛唐同期創造了北國輝煌。上京龍泉府遺址總面積16.4平方公里,平面略呈長方形,整個都城由外城、內城、宮城三部分組成,至今三道城垣和宮城內主體建築遺址保存基本完整。1961年,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渤海國的遺蹟除都城外,還有三陵墳、虹尊漁場古墓群、七孔橋等遺址遺蹟。在建成區西南1公里處還有清代建築群興隆寺,寺院內現保存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文物——唐代渤海國時期石燈幢、石佛以及大部分珍貴文物。在1986年,興隆寺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悠久的歷史鑄就了渤海鎮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居住着朝、滿、回等少數民族,他們有着自己的文化傳承,以水稻生產為背景的朝鮮族民俗節日――「插秧節」,朝鮮族傳統節日――「流頭節」,滿族的民間祭祀活動等,他們的民俗特色活動和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了渤海鎮特有的文化風格,也為古渤海文化賦予了新的內涵。
主導產業
渤海鎮以板栗、旅遊、和冷水養殖為三大主導產業,渤海鎮是中國著名的板栗之鄉,全鎮板栗種植面積10萬畝,年產500萬公斤,人均板栗收入3500元以上,自2004年以來,渤海鎮通過舉辦板栗節、板栗名果大賽等多項活動,進一步促進板栗與旅遊產業的結合,從而帶動了地方經濟增長;全鎮現有養殖水面130畝,華北最早的虹鱒魚繁養基地就坐落在渤海鎮田仙峪村,該村養殖的虹鱒魚曾被列入奧運會運動員指定食品、並走人了人民大會堂的餐桌。2009年,渤海鎮又在林下經濟方面有了新嘗試,開展了林、蘑間作,實現了一產與三產的結合,為渤海鎮旅遊業的大發展提供了產業基礎。農業該鎮現有耕地面積13.6萬畝,其中水田6.5畝,旱田7.1萬畝,2007年,渤海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了。3.3億元,人均收入6117元。1999年,渤海鎮啟動了客土造田工程,新增石板稻田4,000畝,使響水石板稻米的種植面積擴展到近6萬畝。2002年2月,渤海鎮被確定為國家優質米生產基地,現在鎮、村兩級有響水米業、江西米業、岩盤米業、雨萌米業、龍泉府米業等優質大米加工廠30餘家。以玉米、大豆為主要品種的旱作農業也已形成產業規模,依託鏡泊湖農業股份公司,部分農業產品就地轉化為澱粉、葡萄糖、食用油和轉移因子等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渤海鎮有全省最大的韭菜生產基地,鎮內的雙廟子、西地、白廟子等5個村4200畝的韭菜種植,年收入在2500萬元以上。工業渤海鎮以水力發電、木材、石材加工、糧油加工和建築安裝為主的企業有10多家,另有個體私營小企業130多家。鎮屬企業有:渤海發電廠。民營企業主要有:鏡泊湖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昌裕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鏡泊湖玄武岩纖維廠、豐達石材廠等。
旅遊資源
渤海有鍾、鼓、旗、帥四座山,在當地名氣頗響。分別是:
「鐘山」西廳巒,位於鳳山西麓的一座山巒,形如宇宙中的銅鐘。
「鼓山」鮑岸巒,夾在鮑岸渡口與上源渡口中間溪邊的一座小山,酷似一隻大鼓。
「旗山」蘸嶺寨,在渤海村對岸,叢林密集,樹蔭遮日,金字塔形山峰,像一面三角旗。
「帥山」回龍山,地處渤海村尾,對面鮑岸村,回龍庵涼亭邊的懸崖上有四株參天老松樹,其形與傘相似,而方言「傘」與「帥」音近,故名「帥山」。
視頻
景寧畲族自治縣-樣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