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景市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景市鎮位於達州主城南45公里。明崇禎六年(1633)建武聖宮,清道光十四年(1834),貢生柏汝梅於廟門書楹聯:「景物艷通川莫辜負石筍煙霞寶林風月,市廛依古剎共拜瞻桃園兄弟漢室君臣。」時人取上下聯首字景市廟。2004年撤鄉並鎮,原大埡鄉6個村,1個社區劃入景市。[1]

交通環境

景市鎮交通便利。現景福、景平、景百、金景四條主要公路以及100多公里的村社公路貫穿全境,景百、景福等近40公里公路全部硬化後又被壓爛,百節到景市全程十幾公里,開車需一個多小時,路面顛簸厲害。

行政區劃

景市鎮人靈地闊。全境屬向斜谷地,東部帽合山海拔850米。全鎮轄21個行政村,三個社區居委,16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365人(2017),農田灌溉以塘庫為主,現有耕地面積23698畝,其中田13421畝、地10277畝,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油菜。2007年糧食總產16500.7噸。有採煤釀酒陶瓷、農具製造、糧食加工等鄉鎮企業11個。有中學1所,小學12所,衛生院1所。[2]

旅遊景點

景市鎮山清水秀。境內自然人文景點美不勝收,其中玉佛寺雙塔宏偉壯觀,胭脂湖秀麗縹緲,三株石筍直插雲霄,猴子岩石猴惟妙惟肖,五靈山寺殘垣深藏於古茂蒼翠之中,古廟古橋等古蹟到處散落在山水田園村落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