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晶界鐵素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晶界鐵素體仿晶界鐵素體:Grain Boundary Allotriomorphs 過冷奧氏體在冷卻冷卻過程中在原奧氏體晶界形成的先共析鐵素體。晶界原子排列紊亂、能量高,被認為是鐵素體優先的形核地點。一般認為,在固態相變中先共析鐵素體首先在晶界上形成。在碳素鋼、低碳微合金鋼和多數合金鋼的奧氏體的等溫度反應中,首先析出的是晶界鐵素體。其對鋼的淬透性和機械性有重要影響,同時晶界鐵素體與晶內鐵素體的競爭對於形成晶內鐵素體也很重要。吳開明和成林等對低碳鋼中在鐵素體相變溫度區間反應一定時間的而形成的晶界鐵素體的三維形態進行了重建。

鐵素體

鐵素體是碳溶解在α-Fe中的間隙固溶體,常用符號F表示。具有體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很低,常溫下僅能溶解為0.0008%的碳,在727℃時最大的溶碳能力為0.02%。稱為鐵素體或α固溶體,用α或F表示,α常用在相圖標註中,F在行文中常用。亞共析成分的奧氏體通過先共析析出形成鐵素體。[1]

應用研究

從組織形貌及織構強弱上分析壓縮樣品中心與邊緣應變量的差異,並探討這種形變不均勻性對鐵素體超細化過程及再結晶過程的影響。研究表明,低碳鋼在A3~Ar3之間大應變可實現鐵素體的超細化。觀察到A3以上大應變後的淬水組織中心區也存在一些等軸鐵素體。根據鐵素體的等軸狀,以及從形變可提高奧氏體自由能的角度考慮,因此認為A3以上可形變誘導出鐵素體。[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