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暮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暮寒》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 暮寒》這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詩歌。

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這首詩上四句寫暮寒春景,下四句寫暮寒有感。霧隱寫暮,風含寫寒,二句遠景。沉沉承霧,慘慘承風,二句近景。鳥避兵氣,故春鶯不歌。未從亂離中追想歡娛盛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暮寒[1]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杜甫

本段詩文

《 暮寒》

霧隱平郊樹,風含廣岸波。

沉沉春色靜,慘慘暮寒多。

戍鼓猶長擊,林鶯遂不歌。

忽思高宴會,朱袖拂雲和。

本段釋義

【鶴莊】當是廣德二年春在閬州作。閬與梓、利、巴、劍、果州為鄰,時吐蕃新陷松、維、保,故戍鼓未靜。

霧隱平郊樹,風含廣岸波①。沉沉春色靜②,慘慘暮寒多③。戍鼓猶長擊,林鶯遂不歌。忽思高宴會④,朱袖拂雲和⑤。

(上四暮寒春景,下四暮寒有感。霧隱寫暮,風含寫寒,二句遠景。沉沉承霧,慘慘承風,二句近景。鳥避兵氣,故春鶯不歌。未從亂離中追想歡娛盛事也。)

①江淹詩:"素沙匝廣岸。"廣岸,遠岸也。②謝莊詩:"青浦正沉沉。"③王粲《登樓賦》:"天慘慘而無色。"④《漢書》:"置酒高會。"古詩:"今日良宴會。"⑤《周禮·大司樂》:"奏雲和之琴瑟。"注:"雲和,地名,產良材,中琴瑟。"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3]「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人。[4]

杜甫故里景區位於河南鄭州鞏義市城區西北5公里處的康店鎮康店村西部邙嶺上。占地34畝,座北向南,主體建築有大門樓、杜甫大型雕像、雙層亭、詩聖碑林、杜甫墓、吟詩亭、望鄉亭、草亭、獻殿等組成。整個景區種植花木3000餘株,奇花異草點綴、綠樹成蔭、松柏輝映,巍偉莊重,各種設施具有園林建築風格,已成為邙嶺上閃閃發光的一顆明珠。

視頻

百家講壇——詩聖杜甫(六)杜甫死亡之謎

杜甫逃亡中寫的一首詩,顛沛流離中思念家人,感人至深

參考資料

  1. 《 暮寒》 古詩文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3.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