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這五首詩作於唐大曆元年(766年)暮春遷居夔州瀼西(今四川奉節瀼水西岸地)之後。全詩主旨為申遷居之故,懷國家之憂。

魯迅對杜甫的評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曾經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記》等名作參與發動「五四」文化革命之魯迅,到三十年代,巋然成為眾望所歸之革命文學導師,晚年與友人討論中國文學史,以為中古之陶潛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詩人,繼而又說:「我總覺得陶潛站得稍稍遠一點,李白站得稍稍高一點,這也是時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魯迅晚年在政治上己與胡適分道揚鑣,惟此評論杜甫之寥寥數語,仍然與胡適笙磐同音。他還曾經說過:「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1]

作品別名;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

其一

久嗟三峽客,再與暮春期。百舌欲無語,繁花能幾時。

谷虛雲氣薄,波亂日華遲。戰伐何由定,哀傷不在茲。

其二

此邦千樹橘,不見比封君。養拙干戈際,全生麋鹿群。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雲。萬里巴渝曲,三年實飽聞。

其三

彩雲陰復白,錦樹曉來青。身世雙蓬鬢,乾坤一草亭。

哀歌時自短,醉舞為誰醒。細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

其四

壯年學書劍,他日委泥沙。事主非無祿,浮生即有涯。

高齋依藥餌,絕域改春華。喪亂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其五

欲陳濟世策,已老尚書郎。未息豺虎鬥,空慚鴛鷺行。

時危人事急,風逆羽毛傷。落日悲江漢,中宵淚滿床。

點評鑑賞

《瀛奎律髓》:濟世策"三字皆仄,"尚書郎"三字皆平,乃更覺入律。"豺虎"、"鷗鷺"又是一樣拗體。"時危"一聯,亦變體也。

《杜臆》:今時危而人事急,死期將至;風急而羽毛傷,不能奮飛;"落日"興悲,"中宵"流淚;豈謂賃此草屋,遂可安身而自適哉?

《義門讀書記》:濟世策,須北歸而陳於天子之前;今淹留使府,且以尚書郎老矣,即下所謂"風逆羽毛傷"也("欲陳"二句下)。"落日悲江漢",自嘆朝宗無期也。

《瀛奎律髓匯評》:紀昀:此亦雙拗,乃"濟"、"尚"二字回換:非三平、三仄之謂。紀昀:上句二四不諧,下句第三字必用平聲以救之,亦足定格。

《讀杜心解》:五詩乃始遷瀼西,題於屋壁者。……於定居伊始,曲寫身世之悲,蓋有不得已時托於此者矣。老杜連章片段,大率如此梢密,如何鹵莽讀得!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3]「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人。[4]

視頻

百家講壇——詩聖杜甫(六)杜甫死亡之謎

杜甫的詩歌創作風格

參考資料

  1. 詩詞文句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3.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