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曲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曲堤鎮

中文名 :曲堤鎮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

曲堤鎮,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轄鎮,位於濟陽區東北15公里處,國道220線橫穿全境,是濟陽北部重鎮、歷史文化名鎮、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鎮。2011年被中央文明辦評為全國文明鎮,2014年7月被住建部等7部委列入全國重點鎮名單。

常住人口67231人(2017年) ,土地13萬畝,蔬菜保護地面積達6.5萬畝,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1.8萬個,占地3.6萬畝,大蒜2.8萬畝,韭菜1000畝,僅蔬菜一項,全年人均收入3180元。

曲堤鎮轄6個管區,130個村委會,152個自然村,總面積153.14平方公里。北與商河縣交界,西與垛石鎮相接,南與濟陽街道相連。濟南-東營高速公路(已建成)、國道220線橫穿全境,有着十分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優越的區位優勢。[1]

概況

曲堤鎮是濟南市濟陽區北部重鎮,歷史文化名鎮,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鎮"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歷史佳句就出自這裡。全鎮版圖面積153.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231人(2017年),轄6個管區,128個行政村,地理位置優越;國道220線橫穿全境,交通通訊便利;城郊優勢明顯,經濟發展迅速。

全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三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在全鎮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全鎮GDP完成2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3億元;三產增加值占GDP的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3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利稅完成4.08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3家;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167.2萬元,其中地稅完成1799.54萬元;國稅完成107.66萬元;財政完成2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00元。

歷史沿革

曲堤鎮是歷史文化名鎮。夏朝時為一小國都城。商初為逄伯陵屬地。商末為蒲姑氏之地。西周至戰國屬齊地。秦代著縣治。漢朝改為朝陽縣,漢景帝四年(前153年)併入章丘縣,稱陽丘朔鎮。三國至劉宋為著縣。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併入臨邑縣。

隋唐五代屬臨邑縣。金天會七年(1129年)以後屬濟陽縣。1931年為第六區。1953年為第九區。1957年改為曲堤鄉,1958年9月為曲堤公社。1984年4月改為曲堤鎮。2001年3月原三教鄉、姜集鄉併入曲堤鎮。

文化藝術

該鎮自古為歷史文化名鎮,據《縣誌》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周遊列國途中曾在此講學並聆聽韶樂;後人為紀念孔子,弘揚儒家文化,在曲堤鎮建了聞韶台,被稱譽為"聞韶故鎮"。

民間藝術絢麗多彩,有着百年歷史的喬家村高蹺表演藝術,以其高、難、險的技藝著稱,走木板、跳桌凳、上芯子、連環套等節目,被海內外觀眾贊為一絕,多次被評為"濟南市民間藝術匯演最佳表演獎"。

教育事業

該鎮現有中學3處,學區小學13處,中心幼兒園1處,在職教師613名,中小學在校生7688人。在歷年中考中,上線率連年名列全縣鄉鎮前茅。2006年該鎮投入資金380多萬元,為加快教育發展創造了條件。

文明創建

該鎮在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了凝聚力、戰鬥力。連年開展評選"優秀共產黨員"、"遵紀守法公民"、"十星級文明戶"及"好婆婆"、"好媳婦"等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幹部群眾的文化教育意識、法制觀念大為增強,促進了社會的全面進步。

視頻

濟南市濟陽區曲堤鎮王天恆村鼓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