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曲陽城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曲陽城遺址,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曲陽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1995年4月19日,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古遺址。

基本內容

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曲陽鄉城南村西的北小嶺南。曲陽城自西漢始為東海郡曲陽縣縣治。城址略呈長方形,南北長260米,東西寬200米。現存北、西、南三面三段城牆和北、西、南三面三個城門。城牆殘高3—4米,基寬約5米,板築,黃土夯成,夾眼明顯,夯層清晰。城門僅存寬約8米的缺口。遺址中仍有漢代雲紋瓦當、繩紋陶尊、罐、筒瓦、板瓦及陶器殘片。曾出土漢代青銅劍、鐵刀、銅鏡、銅箭鏃和「軍假司馬」銅印等文物。《後漢書·襄楷傳》所載「干吉於曲陽水上得《太平清領書》百三十卷」,唐李賢注即在此處。1995年4月公布為江蘇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沿革

漢書》記載,西漢曲陽為東海郡轄縣,東漢為曲陽候國,屬下邳國,城東北90里有朐山(今海州錦屏山),北60里有羽山(今東海縣羽山),曲陽城所處地理位置及城內出土文物時代與文獻相符,曲陽縣地名也保存至今。即漢于吉得道教經典《太平青領書》的曲陽(《後漢書·襄楷傳》,〈李賢注〉),又是太平道教起源於連雲港市境內的歷史見證。

1987年,南京博物院連雲港市博物館考古工作者考證為漢代曲陽縣城遺址。

遺址保護

1995年4月公布為江蘇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曲陽城遺址 相關視頻

曲陽發現一唐朝墓,墓中盜洞無數,剩下的文物證實唐朝以胖為美!
連雲港市博物館,千古之謎,凌惠平居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