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出馨香是芋頭(吳聯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更出馨香是芋頭》是中國當代作家吳聯平的散文。
作品欣賞
更出馨香是芋頭
栗子燉芋頭,似乎是一種最絕佳的美食做法,也是一種最奇妙的搭配,不管是喝芋頭湯栗子羹,還是吃芋頭肉和栗子肉,都能給食客一種驚詫、驚艷和驚喜。栗子透出的綿勁十足的栗香味和芋頭滲出的糯軟綿綿的清香味,總是從舌尖齒尖一直滑入九曲迴腸,讓人心旌蕩漾,浮想聯翩。
元代詞人王哲最熱衷於栗子燉芋頭,他曾盛讚道:「你待堅心走。我待堅心守。栗子甘甜美芋頭。」在他的多首詞里,還經常提到栗子燉芋頭的美事。「栗子味招全道子,芋頭滋味引回頭。」「栗子味堪收。更出馨香是芋頭。」「栗子二三個。這芋頭的端六個。」這些詞句,不勝枚舉,可以隨手拈來。
蘇東坡對湯芋大為讚賞,對其色香味更是讚不絕口,在吃湯芋時就吟道:「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將北海金齏鱠,輕比東坡玉糝羹。」清代詩人李調元在《食芋贈君章》中也吟道:「栽樹多栽柳,可作析薪具。種蔬多種芋,可作凶年備。」提醒人們即便種菜也要多種芋頭,以備荒年災年凶年應急之需。
「閉門品芋挑燈,燈盡芋香天曉。」七品縣令鄭板橋對芋頭格外偏愛摯愛,在清淨寂寥的夜晚,在無人相談甚歡的時刻,總愛閉門挑燈煨芋、品芋,直到天明破曉。也許,在煨芋、品芋之時,一幅絕美的竹畫早已胸有成竹,早已在他腦際閃現並脫穎而出。李白飲酒是作詩的靈感來源,而鄭板橋品芋也許是他畫竹的靈感源泉。
劉墉戲逗乾隆皇帝吃荔浦芋頭的故事也十分有趣。當時正是中秋前夕,乾隆皇帝在劉府便以中秋節為題作出上聯——「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要求劉墉即刻對出下聯,意欲為難一下劉墉。哪知劉墉不假思索當即以春節為題就作出了下聯——「除夕年尾初一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在飲酒之際,劉墉將生芋頭和熟芋頭混在一起呈現給皇上,皇帝見劉墉吃芋頭狼吞虎咽,便也隨手拿一個芋頭就吃,卻怎麼也啃不動,更難以下咽,誰知皇帝拿的是一個生芋頭。
芋頭,也稱青芋、芋艿和毛芋頭,只因它的形狀酷似蹲鴟之狀,也有人將芋頭稱為蹲鴟。《史記》中就有記載:「岷山之下,野有蹲鴟,至死不飢,注云芋也。蓋芋魁之狀若鴟之蹲坐故也。」晉代左思在《蜀都賦》中也寫道:「坰野草昧,林麓黝儵,交讓所植,蹲鴟所伏。」
芋頭是喜眾之物,無論它與其它哪種食材搭在一起,都是一種美麗的邂逅,都是一種機緣的巧合,都能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穫。在盛產芋頭的鄉下,誰人沒有吃過芋頭燒鮮肉、芋頭燉排骨、芋頭燒扁豆?或是將芋頭燒熟捏細,拌上肉末泥、豆腐泥、大蒜泥,搓成芋頭丸子,不管蒸食還是下湯,味道都美得不可勝收。
如果你經驗不足,一旦買到芋頭母,你無論如何也做不出芋頭的美味來,因為芋頭母怎麼燉、怎麼煮、怎麼蒸,都不會熟爛。芋頭母是用來繁殖生長小芋頭的。就如我剛參加工作時,對買豬肉毫無經驗,竟將一塊母豬肉買到單位食堂。看着一塊精瘦肉、淨瘦肉,還以為撿了一塊大元寶。哪只不管廚房師傅怎麼做,豬肉就是嚼不動、嚼不爛,就像一塊磕牙的老橡皮。惹得當年那些同事,多年來還一直笑話我、取笑我。
芋頭母的繁殖力極強。小時候,我家門前有塊爛泥田,甚是肥沃。因營養過剩,栽上水稻總得不到好的收成,水稻不是因長勢過剩而倒伏,就是因長勢過旺而生病。父親乾脆不再將它作為稻田使用,而是將爛泥田開渠放干,從鄰村堰塘邊挖來兩個芋頭母,隨手丟在爛泥田裡,也不去怎麼管它,那曾想第二年,整個爛泥田都被芋頭葉覆蓋了。此後幾年,芋頭自家總也吃不完,父親就挖回分送給周邊的鄰居。
芋頭不僅可以在多水的地方適宜生存,即便在旱地里,也能盡情發揮它旺盛的生命力。我家菜地旁邊有一口水井,常年不干。父親將挖出的小塊芋頭母丟棄在田坎邊,我撿回兩個用小鎬鋤栽在水井旁。每次去井邊打水時,總不忘給芋頭母澆點水。沒過多久,芋頭母竟然發出了新芽,長出了希望的嫩葉。
隨着葉子一天天長大,居然有篩子般大小,有的甚至有簸箕般大小。清晨,晶瑩剔透的露珠在葉片上滾來滾去,蕩來蕩去,猶如小精靈在葉片上跳着歡快的舞蹈。後來,山芋逐步向周圍拓展擴散,竟然長成了一大片。當葉子繁茂的時候,孩子們就喜歡躲在芋頭地里躲迷藏、躲貓貓。有時因為犯錯害怕父母責罵,也會悄無聲息地藏在芋頭地里不出來,甚至躺在芋頭葉下睡着了。
芋頭屬無性繁殖,即根莖繁殖,很難見到芋頭開花,只有一些野生的水芋在六、七月份高溫時才會開花。野芋開花時,姍姍來遲,花色淡黃,其形亭亭,端莊艷麗,像宮中貴婦。雲南有種紅芋,又叫開花芋、麻紅芋,每到六七月份,馬蹄蓮似的花朵就會競相綻放,其花也可以烹飪食用。
你在超市選購芋頭時,儘量選擇體型勻稱而結實的芋頭,這種芋頭不但水分少、肉質潔白,而且澱粉多、肉質香脆而蓬鬆。在製作芋頭菜餚時,切忌用手直接碰觸芋頭,只因它體內含有皂苷,能刺激皮膚發癢甚至腫痛,讓你難以忍受。
白酒一壺,蹲鴟一孟,白首一人,看鳥啼花落。在我白髮蒼蒼的時刻,如若能像鄭板橋一樣吃芋飲酒,或是吃一頓芋頭宴,看鳥語花香,看日升月落,回味人生境況,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愜意和雅致?這一天,我等待着。 [1]
作者簡介
吳聯平,筆名巴山異人、喳西泰,男,197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省巴東縣人,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