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更漏子·背江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更漏子·背江樓》

作品名稱: 《更漏子·背江樓》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溫庭筠

《更漏子·背江樓》唐代詩人、詞人溫庭筠詩。

此詞有「歸帆渡」之句,當時飛卿自京口北渡長江歸家途中作。會昌二年(842年)春自吳中游越中,約同年秋折返吳中。此詞有「京口路,歸帆渡,正是芳菲欲度」等句,當是會昌三年(843年)暮春自吳中歸長安途中所作。[1]

詩詞正文

譯文

背倚江邊樓閣,面對海上新月,聽城頭角號聲嗚咽。長堤在柳的舞姿中輕輕搖動,小島在暮煙里漸漸隱沒,兩行雁群紛飛似離別。

在那京口渡頭,他的歸帆已上路,正是花落春暮的時候。守着燃盡的銀燭,看天邊漸漸低垂的北斗,聽村落一聲雞鳴似把晨曲奏。

賞析

此詞的主旨,歷代學者看法有很大分歧。許多學者認為是寫閨中女子的懷遠深情。開頭三句,女主人公倚樓望遠,眼見海月初升,耳聽城上角聲嗚咽。這裡暗寫一個「思」字;「角聲嗚咽」,烘托出愁情。接着三句,觸景生情,由近而遠分別寫到堤柳拂動,煙島朦朧,征雁兩行,層次井然,景中寓情,尤其是「兩行征雁飛」一句,寓當初分手情景,寫此時悠悠離情,蘊籍含蓄,頗為人稱道。

下片鏡頭變換,轉寫遊子欲歸,以從對方寫來的方法來升華思婦的感情。換頭三句,從虛處落筆,以虛寫實,更見主人公此時離愁之深,相思之苦。「路」「渡」等詞,顯示了遊子思歸的心意,日夜兼程,特別是「正是芳菲欲度」句,點明時候已經是暮春,良辰美景難再。末三句亦寫從夜到曉,是遊子所見所聞,從銀燭孤照到村落雞啼,表明旅途的廣闊與清淒,也寫出了遊子的孤寂與思親情緒。最後以景結情,韻味深長。

整首詞寫主人公的懷遠深情,沿着由夜到曉的時間流程,通過其所見、所聞、所感,從景象中透出,從旁處托出,層次分明,意境深沉。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此詞屬於羈旅行役詞,純為基於個人行旅生活體驗的自我抒情之作,而非類型化的代言體。全篇境界開闊,格調清新,與閨情詞不同。

作者簡介

溫庭筠[2](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

然恃才不羈,多犯忌諱,屢舉進士不第;又好譏刺權貴,取憎於時,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終生潦倒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客於江陵。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3]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視頻

文人詞鼻祖溫庭筠

與詩書在一起 溫庭筠(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