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書目探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資料探勘

圖片來自books

書目探勘(bibliomining),就是將資料探勘技術運用於圖書館

它是資料探勘書目計量學統計學、報表工具的結合,以求從圖書館系統的大量資料中,粹取並了解讀者的行為模式,進而支援決策、改進服務。[1]

起源

書目探勘」(bibliomining)一詞是由學者Scott Nicholson提出,最早見於2003年Nicholson的「The Bibliomining Process: Data Warehousing and Data Mining for Library Decision-Making.」文章中。「書目探勘」早期在英文中,是以「Data mining in library」統稱,但Nicholson認為,多數包含「data mining」 + 「library」的文章, 「library」 純粹指在資料探勘中的工具庫,而非討論「資料探勘應用於圖書館」,因此另創詞彙「bibliomining」予以區隔。

過程

在2003年Nicholson的「The Bibliomining Process: Data Warehousing and Data Mining for Library Decision-Making.」文章中,介紹了書目探勘的過程如下:

  • 確定主題(determining areas of focus);
  • 決定圖書館內部與外部的資料來源(identify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data sources);
  • 建立資料倉儲,並予以收集、清理、與匿名化資料(collecting, cleaning, and anonymizing the data into a data warehouse);
  • 選擇適當的分析工具(selecting appropriate analysis tools);
  • 從探勘與分析的結果發掘資料樣態(discovery of patterns through data mining and creation of reports with traditional analytical tools);
  • 分析與實做(analyz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results.)


參考文獻

  1. 資料探勘,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