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曹雪芹是怎麼樣的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曹雪芹「真假辨及其他

提要:同意土默熱先生考論。「曹雪芹」不是《紅樓夢》的原作者,說「他」是「披閱增刪」者是可以的。但是「曹雪芹」不是特指曹雪樵(曹寅)一人或曹芹溪(曹?),而是畸笏叟、曹?和脂硯齋共同在內部約定的一個有特殊涵義的「筆名」,或曰「代名」。以代表「批閱增刪」者們。「曹」是江寧織造曹氏家族的真姓;「雪」為曹寅號雪樵中取一「雪」字;「芹」為曹?號芹溪、芹圃中取一「芹」字。經過精心策劃,製造出這具有特殊涵義的「筆名」――曹雪芹。

曹雪芹是怎麼樣的人

余為「紅學」的「檻外人」,喜觀「紅戰」。無論大師與大師,內行與外行之爭。每每見著「紅學家」們精闢考據或新觀點時,由衷佩服,對有些人的「滿紙荒唐言」也頗感興趣,覺得它對弄清問題真像也是某種形式的幫助。

曾將《紅樓夢》視為一座神秘的被埋沒的「古代建築群」,紅學研究者們是一個個的考古工作隊,無論是官辦、私辦。他們在不同時代、不同方位進行發掘,大師們可能發掘到重要部位,而另外一些人則沒有發掘到點子上,怎麼能指責後者呢?!

近讀土默熱先生有關「紅學」的諸多論文,大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對於《曹雪芹應是曹雪樵》一文,有部分異議。土先生的「洪升說」可信。就「曹雪芹」一名的內涵,願提出商榷,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以下分析、推斷中因涉及諸多人名或號,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凡提到曹寅時,只用曹寅或雪樵,涉及曹?時只用曹?或芹溪。

我認為「曹雪芹」既不是《紅樓夢》原作者的真名,也不是「批閱增刪」者的真名,也不認為是曹寅雪樵的「化名」,應是畸笏叟、曹?、脂硯齋們經過精心策劃、慎重考慮後而拼湊製造出的一個具有特殊涵義和內容的「筆名」。它代表了幾十年前曾經「批閱增刪」者――已故的曹寅雪樵,也代表當時正準備或正在「批閱增刪」者――曹?芹溪,而非單指二者之一。

據專家考證,寅死時,?尚未出世。待叟、?、脂開始向外界傳抄或出售經過再修改的脂批《石頭記》時,已是寅死後幾十年的事了。據土先生考證,想當年,洪升將「行卷」(說他可能是《風月寶?傳奇》)親手交給曹寅時,老朋友之間至少要談過故事梗概,緊接着發生洪升落水慘死的悲劇,對於老朋友的突然死亡,曹寅會受到很大的刺激,在翻閱、點評、增刪洪升遺稿時將自己的書房稱「悼洪軒」(悼紅軒)是情理中事。曹寅死後,經過了「幾世幾劫」,曹寅的點評增刪手稿及洪升的原稿,自然會傳到曹?這一輩人手中。曹家的頹敗,曹?一幫子人流落北京,一則懷舊,二則謀生,三則不想埋沒先人的文采,於是將先人留下的遺稿再進行「批閱增刪」出書傳世是可信的。

在成書過程之前,自然要考慮一個署名和交代此書的沿革、來龍去脈諸問題,曹家的後人應不是剽竊他人(包括先人)著作權及對《紅樓夢》有貢獻的人一筆抹殺的小人之輩,這就自然地要對於以下諸方面的問題需要進行統籌安排,妥善處理。這些問題包括:

1、 如何反映原作者洪升的貢獻;

2、 如何反映作序者、題名者;

3、 如何反映曹家先人曹寅(雪樵)當年在《紅樓夢》成書中最先「批閱增刪」的主筆地位和貢獻;

4、 如何反映當前醞釀或剛開始再行「批閱增刪」《紅樓夢》的新一代主筆者的地位和貢獻;

5、 如何反映知情人和參與者等非主要「批閱增刪」人員,(當然主要指工作量而言)這幾個人地身份、地位和對成書的貢獻;

6、 如何和要不要考慮避免諸如政治方面的麻煩和節外生枝的問題。

此時的曹家人恐怕還處於心有餘悸的心理狀態,生活所迫也是一個原由,最主要的原因是曹家現存的幾代人(?)受先祖曹寅的影響,酷愛文學,在懷舊情結的支配下,對洪升原稿及雪樵(曹寅)的增刪稿中的情節有所共鳴,《紅樓夢》中包括批語中出現最多的是「眼淚」這樣一部感人作品,若要在這一代人手中流失,欲罷不忍!

上述諸多問題的妥善解決,畸、?、脂們的最佳處理方法就是採用《紅樓夢》慣用的手法:「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甄、假賈「煙雲模糊」之。即使出了干擾信號,但《紅樓夢》的關鍵信息和真實線索,至今仍完整無損的保留在書中。《紅樓夢》者《洪樓夢》也,可信。查遍大觀園榮寧二府,不見紅樓,而洪升的故鄉,地處南方,潮濕,多見兩層磚木結構的小樓,當年洪家中興,當地稱洪府為洪樓未嘗不可,說書人在台上說出《紅樓夢》與《洪樓夢》其聲音是完全一樣,首先在書名上即隱形表達了洪升的信息!但這還不足,因為此信息缺乏肯定性,於是,脂硯在批語中補充性的透漏這樣的輔助信息和線索:

「雪芹舊有《風月寶?》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

在第一回書正文中又提供更多的輔助信息和真實線索:改《石頭記》為《情僧錄》《風月寶?》《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明明白白地公開向世人宣布這許多真人和真書都是洪升地見證人和物證。

棠村、吳玉峰、孔梅溪是康熙朝的故人,至乾隆朝曹?治書時已隔過一個雍正朝,故可安全地採用真名號,也留下一個真真實實地線索――索隱洪升及追根《紅樓夢》,再者也公開地肯定和反映了作序者、題名者和《紅樓夢》的演變。

餘下地問題便是如何反映和肯定「批閱增刪「者和知情人、參與者的身份和歷史地位。也就是畸笏叟、曹芹溪、脂硯自身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曹寅時代是沒有的。

採用「真做假時假亦真」的手法,問題就變簡單而幽默,於是他們便在「保密」狀態下,製造一個亦真亦假的「筆名」來。事實真相應該是:畸、?、脂們內部約定(不對外宣布)採用江寧織造曹氏家族真姓「曹」(真)從先人曹寅號雪樵中取一「雪」字(半真半假),在曹?號芹溪、芹圃中取一「芹」字(半真半假),湊成「曹雪芹」這個特殊的「筆名」(假)。其特殊性就在該名集祖孫(從未見過面)、亡存、不同朝代、成書貢獻於一體的「筆名」,也可以說是後代善意強加性的作法。曹寅根本不知曹雪芹何許人也?只有脂硯們心裡明白。無怪乎曹?的好朋友口口聲聲稱曹?為「雪芹「也。外人們更是猜出許多笑話!

以上推斷,在脂批中露出許多蛛絲馬跡:凡是涉及到寅和?處均用「雪芹」二字,單一涉及?處只用一個「芹」字,如:

「雪芹舊有《風月寶?》之書……」

「若雲雪芹批閱增刪……」

「芹為淚盡而逝……」

「一芹一脂……」

另有三條脂批需要費些周折,若用筆名曹雪芹則可解之,如「雪芹舊有《風月寶?》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

「其弟棠村」顯然這個「弟」字是對曹寅而言,曹寅和棠村同是康熙朝文化名人和官場同僚,可稱兄道弟,因「曹雪芹」一名有曹寅的涵義,「故仍因之」不為怪。「今棠村已逝」也是實話,否則如何批呢?用「……乃芹之叔祖序也……」豈不荒唐,書未完,幾十年前已故去的人,先做序言。

另一條「缺中秋詩,俟雪芹。」此處「雪芹」一般理解成等待曹芹溪(?)寫一首中秋詩「補上」。實際上是等?回來,將「對清」稿上遺漏的中秋詩找出添上,就是說雪芹刪改過的稿,只能用「雪芹」足見脂硯之心細矣!

再一條是「……令人悲切感服,故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這裡的芹溪是曹?的真號,按前述原則應用「因命芹刪去」。這裡為什麼用了真名,一個可能是畸笏老矣,一時疏忽。另則是有意透漏一點「寫作班子」的真信息。再者即使不能批「命雪芹刪」,「雪芹」二字畢竟還有先人的內涵。洋洋大觀一部《紅樓夢》中大約只有四個真名號:棠村、芹溪出自脂批,吳玉峰、孔梅溪出自正文。

採用特殊「筆名」「曹雪芹」即可方便而妥善地處理了採用真名姓所很難解決地問題:

1、十分隱晦,但卻準確地向世人透漏了「批閱增刪」者地真實情況,由於「批閱增刪」地特殊性,即在康熙朝由曹寅主筆,乾隆朝由曹芹溪主筆,直系祖孫當然用同一個「曹」字,「雪」與「芹」二字容易使人聯想到雪樵和芹溪,二人分別在「陰」「陽」兩界對同一部作品「批閱增刪」,這樣,他們在《紅樓夢》中地歷史地位和貢獻很方便地得到肯定;

2、對曹?來說既不埋沒祖父的功績,也對得起先人的老朋友洪升;

3、曹氏家譜中找不出也沒有人名曰曹雪芹的,並無此人,即便成書中出現什麼麻煩,查無實據。

最後地問題便是如何安置和反映畸笏叟和脂硯這些知情人和參與者的工作、地位和身份。

從脂批看畸、脂二人,不大具備增刪編輯乃至部分創作大部頭重要作品的能力。畸笏叟很像《紅樓夢》中的賈政,以長輩自居,指手畫腳,批批點點,但在曹寅死後,他是一個最知情的人,上了年紀,身體欠佳,象位彎腰駝背、形似笏板的乾瘦老頭兒。憑他的身份、經歷,在《紅樓夢》成書中做個「顧問」,偶爾批點一下,通過批語來透漏自己的身份和貢獻來確定其《紅樓夢》中的歷史地位。

關於脂硯,同意周汝昌老先生的看法,此君極象《紅樓夢》中的湘雲,可能經歷過不幸和磨難,失去了少女湘雲的風采,脂批中仍可感到心直口快心細的風格。畢竟是風燭殘年了。脂硯的主要工作就是寫評批,抄寫經增刪過的文稿和做飯。和畸笏一樣通過批語的透漏和確立自身的地位,傳世後人。

一部巨著《紅樓夢》及其數百近千條的批語中,甚至包括劇中數百名的各式角色,只出現過吳玉峰、孔梅溪、棠村、芹溪四個真人真名,其餘全是假名,當然包括「曹雪芹」這個頂重要的名字了。

以上「滿紙荒唐言」希望向土默熱先生討教,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水利工程師,確確實實的門外漢,但發表看法應該是允許的吧。[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