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官絕學:升遷有道第六招——適當狐假虎威,往往能出奇制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曾國藩為官絕學:升遷有道第六招——適當狐假虎威,往往能出奇制勝
[1] 狐假虎威本是一個貶義詞,可用到升遷途中,就是一個褒義詞了。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深諳升遷之道,他善於將一些古老的文化典故用在自己的升遷途中,屢試不爽。
曾國藩的升遷方法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在爾詐我虞的官場和職場中,即使有靠山,有後台資源,有時也會受到上司和同事的諸多掣肘。但如果善於狐假虎威,往往能出奇制勝,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千百年來,很多人都吃這一套。
下面,我們就通過曾國藩剛剛進入官場時的3個實踐操作步驟,看他是如何將狐假虎威這個方法,用得淋漓盡致,達到升遷目的的。
一是摸清上司心思,對症下藥
在一個單位,得看上司臉色行事,這是很多人多年總結的經驗。
曾國藩30歲正式成為大清王朝一名基層公務員,即翰林院一名從七品檢討的時候,也得細心揣摩上司心思。不過,他是對症下藥,為自己的升遷尋找上司破綻。
清朝時期的官場上,都講究門第和出身,如果出身低微,沒有銀子打點關係,那就要看誰的後台硬了。曾國藩的祖上都是農民,從湖南湘鄉農村一路到京城,舉目無親,既無銀子也無後台,他要想獲得升遷機會,唯一的希望是得到上司欣賞和提拔。
可曾國藩的頂頭上司,也就是翰林院裡的侍讀學士趙楫卻是一個勢利小人。侍讀學士為從四品官員,官職雖然不算大,但趙楫瞞上欺下的本領卻不小。
由於剛剛參加工作,曾國藩對未來充滿憧憬,工作起來十分賣力,可他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總讓趙楫不滿意。趙楫不僅貪婪,而且欺軟怕硬,對待沒有背景的漢人下屬十分囂張,而對待八旗子弟官員則阿諛奉承。
曾國藩作為漢人官員,加上進入翰林院衙門時,沒有給趙楫送銀子,也就是見面禮,因此,其對曾國藩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加上曾國藩天生一雙三角眼,長相併不雅觀,更是讓趙楫厭惡,每逢曾國藩出現在他面前時,都總是打着官腔,有事無事地訓斥一頓。
官大一級壓死人,況且趙楫比僅僅是從七品官員的曾國藩整整大了好幾級。曾國藩除了整日忍氣吞聲外,決定抓住趙楫欺軟怕硬的軟肋,對症下藥,為自己尋找一個強有力的靠山,於是,拜在了當時是軍機大臣的穆彰阿門下。
(曾國藩尋找靠山的方法,前面已詳細介紹,這裡不再累贅,有興趣的可以返回看一看:
如何在上司打壓中逆境而上?記住曾國藩的兩個土辦法,可一飛沖天)。
在官場上,有時雖然有了靠山和後台,也不一定能得到重視,而且,謹小慎微的曾國藩也不會將自己的靠山作為資本四處炫耀,成為眾矢之的。以勢壓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為自己換來榮耀,但畢竟不能服眾,不能讓人心服口服,這是官場或職場上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