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茂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曾茂朝 |
曾茂朝,電子計算機專家[1]。1957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工程系。創辦聯想並出任董事長,歷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2]、研究員,國務院電子振興領導小組電子計算機顧問組副組長。長期從事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的研究和組織領導工作。領導並參加了我國194機、119機、109乙機、109丙機、717機、013機和757機等大、中型計算機外部設備及其控制系統的研製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民 族 ---- 漢族
出生日期----1932年
出生地點----廣東省潮陽縣(今汕頭市潮南區)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電子計算機專家
主要成就----聯想創始人、董事長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人物履歷
早年經歷
曾茂朝籍貫廣東省潮陽縣(今汕頭市潮南區)峽山鎮大潮村。父曾錦軒(1891-1954),母蕭氏(1895-1976)。當時父親和祖父、伯父、叔父均在新加坡工作,抗日戰爭時期,父親返回家鄉。1943年家鄉鬧災荒,曾茂朝跟隨四舅父蕭志宣前往香港,後赴上海,寄居於姐夫周昭俊和姐姐曾美嬌家中,進上海清如小學念書,1947年夏考入上海市市立敬業中學。1949年上海解放,年底他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3年從敬業中學畢業,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工程系,1956年5月在學校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
科研時期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是1956年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制定的中國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中,作為四大緊急措施之一而建立起來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當時在中國是一個空白。進入科學院之後,他被送入由研究所舉辦的計算機培訓班學習一年,後來跟隨前蘇聯專家參加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的研製工作。1959年該機研製成功,向國慶十周年獻禮。隨着國際形勢變化,前蘇聯撤回專家,國內合作單位的專家亦各自返回原單位建立計算技術研究所。1959年底他被任命為該機的機長,負責穩定運行和維修工作。
1960年下半年,他調離了機房,奉命組建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外部設備研究室,同年4月晉升為助理研究員。根據國家任務的需要,研究室在他主持下,先後為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管計算機、第一台大型通用晶體管計算機、第一台大型通用集成電路計算機,以及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後幾十年研製成功的各種型號計算機,裝備了相應的多種型號外部設備和控制電路,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各種型號的研製任務。他主持這個研究室工作達34年之久。
1965年7月他隨國家組織的計算機考察團赴英、法考察學習4個多月。回國時分中國科學院開展革命化運動,1966年3月,他去河南農村參加"四清"工作。
1975年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返歸中國科學院。他才家國家為組織新的計算機型號研製任務而赴國內各地調查考察,返北京寫總結報告期間,遇到"反右傾翻案風"而停止業務活動。1976年3月下放文安幹校勞動,粉碎"四人幫"後,得以返回北京重操研究所科研工作,不久又被中國科學院中共黨組任命為研究所的黨委副書記。
1982年中國科學院進行幹部制度改革,實行所長負責制,黨委只起監督保證作用。研究所領導班子的組成方法是定正選副,即定所長,而後由所長推薦副所長,最後由科學院任命。每屆任期4年,計算技術研究所是試點單位。1983年2月他被科學院任命為所長、黨組書記,領導和主持研究所全面工作。
體制改革
改革開放研究所的任務來源發生了根本變化,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是院內一個大所,職工1500多人,科技人員1000多人,其中近30%是高級科技人員,在新形勢下如何辦好研究所,使研究所能繼續為國家作出新的重要貢獻,起到國家隊作用,在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中,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這個歷史重任,無疑是落在所長的肩上。
自1979年2月至1995年2月,他先後擔任4年副所長、12年所長(連任3屆),主持研究所工作16年,使研究所形成一支精幹的年輕科技隊伍,最近幾年做出達到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曙光計算機。創辦了國內最大的計算機企業--聯想計算機集團公司。1995年2月中國科學院中共黨組作出決定,委託聯想集團公司管理計算技術研究所,聯想集團公司總裁擔任所長,他被院黨組任命代表科學院、代表計算研究所擔任聯想集團公司董事長。
人物成就
曾茂朝是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原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1986年晉升為研究員,同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3]。在他領導下有多項科技成果取得國家和中科院的獎勵,其中他本人主持,排在受獎名單第一位的有獲中科院1982年重大科技成果獎一等獎一項,1985年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