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最後的皇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最後的皇族》,副標題:清代宮廷社會史,[美] 羅友枝 著 周衛平 譯,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3月。是一家出版各學科各專業的綜合性圖書[1]出版機構,現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成員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學、社會科學、政治、法律、財經、管理、歷史等學術專著和大眾讀物。全社現每年共計出書600餘種,其中近400種為新書[2]

內容簡介

《最後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是對清代宮廷社會的全景式展現。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討論了清代宮廷的物質文化、社會結構和禮儀制度。通過詳盡的資料整理和細緻入微的考察,羅友枝全面展示了清代宮廷服飾、語言、飲食、文化政策等方面鮮明的民族風情,深度剖析了宮妃、皇子、僕從等清廷內部人員的權利體系和組織運作,詳細闡釋了登基、壽禮、祈雨、喪葬等公共或私人儀式的舉行辦法和信仰文化意義。

《最後的皇族》討論的核心問題在於,清代為什麼能夠建立統治並維繫近三個世紀之久。作為發軔於明帝國邊陲的少數民族政權,清代統治集團如何治理文化背景和社會習慣均與己相異的眾多臣民,一直是學界熱議的話題。在《最後的皇族》中,羅友枝提認為,清代成功的原因,並非因為接受了占主體性地位的漢文化的同化,而是由於其巧妙地綜合了少數民族的統治風格和歷代中原王朝的制度政策。也因此,清朝宮廷治理和清代社會結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和重要影響。《最後的皇族》結構清晰、內容充實,生動揭秘了清代的宮廷生活,是清史研究的里程碑。

作者介紹

羅友枝(Evelyn Rawski)

美國知名漢學家,國際清史研究領軍人物,美國哈佛大學遠東歷史與語言組博士,曾任美國亞洲歷史學會副會長,匹茨堡大學中國史榮休教授。 著有《最後的皇族》,合著有《十八世紀中國社會》,合編有《和諧與衝突:中國語境下的禮樂》《帝制中國晚期與近代中國的死亡儀禮》《中國社會中的婚姻制度與不平等》等。

目錄

鳴謝

緒論

分 清代宮廷物質文化

第一章 宮廷社會

第二部分 清代宮廷社會結構

第二章 征服者精英與皇親

第三章 家族政治

第四章 皇家女性

第五章 宮廷奴僕

第三部分 清代宮廷禮儀

第六章 皇權與對儒家禮儀的實踐

第七章 薩滿教和藏傳佛教在宮廷

第八章 私人禮儀

結語

附錄一 清朝皇帝和皇室祖先表

附錄二 皇室王公爵位表

參考文獻

索引

插圖目錄

圖一 清代北京重要的祭壇和區域頒布圖

圖二 紫禁城略圖

圖三 皇太極的鹿角椅

圖四 郎世寧《阿玉錫持矛蕩寇圖》

圖五 果親王允禮(1679—1738年)畫像

圖六 愛新覺羅主血脈的重要分支

圖七 愛新覺羅家族近親和五服遠親列表

圖八 愛新覺羅近派宗支與顒琰的內婚姻圈

圖九 慈禧太后赴早朝途中所攝照片

圖十 北京太廟內景照片

圖十一 神杆

圖十二 阿彌陀佛像,1770年

圖十三 把乾隆皇帝描繪成文殊菩薩(慈悲和智慧佛)的唐卡

圖十四 裹屍被

圖十五 壽恩公主(1831—1859年)

表格目錄

表一 王公銜名來源表,1907年

表二 宗室貴族頭銜繼承表

表三 皇子皇孫貴族頭銜分布表,1906年

表四 宗室名字排行表,1906年

表五 玉牒所載后妃人數與后妃陵中埋葬人數表

表六 歷史檔案所載清代后妃生育情況表

表七 清代皇子和公主成活率比較表

表八 公主死亡年齡表,1651—1900年

表九 清代公主出嫁年齡表

表十 清代額駙民族分布表

表十一 壽安公主收入表,1860年

表十二 宮中太監人數表

表十三 宮廷雇用蘇拉人數表

表十四 康熙朝代行重大祭祀儀式人員表

表十五 康熙朝奉旨主持祭天儀式人員表

表十六 雍正朝代行重大祭祀儀式人員表

表十七 乾隆朝代行重大祭祀儀式人員表

表十八 代行重大祭祀儀式人員表,1825—1908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