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最後的馬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最後的馬王》是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石溪。

圖書簡介

這本書就包含了五個與馬有關的故事。舉其《馬王的最後結局》描繪的是從自然保護區逃走的野馬白鷹來到呼倫貝爾草原後,投奔蒙古漢子乞顏哈察,由野馬變為家馬的故事。《老馬威尼》中,威尼為馬幫運送貨物,它曾機智地化解過兩次危機,深得主人信賴。這一次,在運送途中,峽谷里突然躥出來一隻大老虎,危急時刻,威尼不顧自己的性命,獨自去引開老虎,用忠誠的心回報了主人的信任。《野馬飛毛腿》里,作為跑得最快的野馬,飛毛腿有着絲綢般光滑的皮毛,許多馬販子對它垂涎三尺,他們實施了幾次捉捕,都被聰明的飛毛腿躲了過去,可惜,最後狡猾的馬販子仍捉住了飛毛腿。經過一處懸崖時,飛毛腿無視身後的槍聲和皮鞭聲,狂奔起來,用盡全力往懸崖下縱身一躍,摔了個粉身碎骨,原來桀驁的飛毛腿寧願捨去生命也要得到自由。《罪馬》講的則是在一次表演事故中,馬兒白珊瑚的主人婁阿甲不幸身亡,白珊瑚既內疚又悲痛不已。幾年後,精心安排好一切的白珊瑚放棄頭馬的地位,從馬戲團不辭而別,千里迢迢來到主人墓前,用剩餘的生命為主人守墓。這些故事中的馬兒們有的勇敢忠誠、重情重義,有的剛烈不屈、熱愛自由,它們和人類如此相似,有着豐富的情感和堅定的信念,甚至展現出一種獨特的領袖氣質和英雄主義,令人十分動容。

作者介紹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祖籍浙江慈谿,1952年生於上海。1969年赴雲南西雙版納勐海縣勐混區曼谷大隊曼廣弄傣族村寨插隊落戶,在雲南生活了整整36年。

現已出版500多萬字的作品,所著動物小說將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充滿哲理,風格獨特,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語文教材。

作品曾獲中國圖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台灣楊喚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

目錄

老馬威尼

馬王的最後結局

野馬飛毛腿

罪馬

栗色烈馬

結語:關於生肖之「馬」

讓·雅克·盧梭•兒童文學史

讓·雅克·盧梭[1]的兒童傳記性小說《愛彌爾》寫於1762年,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第一部把兒童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描寫的小說。西方認定18世紀末期為兒童文學的發端期。然而,盧梭認為以幻想方式構成的讀物對孩子會產生有害影響的論斷阻滯了 以貝洛、弗朗索瓦和博蒙夫人[2](代表作《美妞與怪獸》,1756年)為開端的幻想文學的發展。

視頻

最後的馬王 相關視頻

春天正是讀書天:沈石溪——在動物的世界講述人類的情感
「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讀者見面會

參考文獻

  1. 雅克·盧梭,個人簡歷網
  2. 文學知識――博蒙夫人及主要作品簡介,幼兒教師網,200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