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月下抒懷(錢聲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月下抒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月下抒懷》中國當代作家錢聲廣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月下抒懷

秋月如盤,月華似水。那溶溶的月色,清麗而柔和,似淡雅的輕紗,籠罩天地之間,讓萬物靜靜地沐浴着她的光華;今夜的風也是柔柔的,空氣中飄散着丹桂花香,沁人心脾。

我喜歡在這樣的月色下漫步,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

四十年前,我入伍來到川東的一個大山深處,當了一名警衛戰士,保衛着重要目標的安全。一年四季,朝霞暮雲,月升月落。不知多少回,我踏着月色上崗,見慣了如鈎新月、曉風殘月、春花秋月、松間明月……當然也有我在月下思鄉、思友的情結。

沒有月光的大山之夜,是靜悄悄的。哨所旁,那一株株低矮的馬尾松在風中搖曳着,疑似一個個蠢蠢欲動的壞人,以至於我們這些新兵每次對重要目標進行巡查時,精神總是高度集中和緊張,甚至發生過一名戰士對馬尾松喊:「誰!口令!」未見松回答,又疑松在動,於是這名戰士對着馬尾松就是一刺刀。起初,在這樣的夜晚上崗,心裡真是有些發怵。慢慢地對周邊環境熟悉了,膽量也就增大了些。尤其是在月明之夜上崗,那簡直就是在享受着月光之美。在保持警惕之時,也會想起兒時夥伴們在月光下捉迷藏,想起長輩們講嫦娥奔月、吳剛砍桂花樹的故事……月光下的那些馬尾松也讓我產生了新的認識,覺得它們多麼像我們的戰士,風花雪月中痴心不改,挺立在哨所旁,守望着這片大山,堅守着自己的崗位。

後來,我走出了大山,但這段難忘的生活經歷一直珍藏於心,每逢明月之夜我都會忙裡偷閒在月光下走一走,凝望那一片神聖的皎潔。許是訴說心思,抑或是寄託着一種思念。那是人在旅途、客居異地的風吹雨打也不能阻斷的悠長思念;那是嚮往故鄉的深情積澱胸中的傾情訴說;那是在記憶中與故園重逢的一種眷戀。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大都在自己的詩中把明月與相思、鄉愁聯繫在一起,借明月抒發內心的情懷。他們滿懷情愫,賞月吟詩,筆下流淌着一串串清麗、委婉動人的詠月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這些優美的詩句,情韻各異,充溢着淡淡的愁緒。

月亮有很多美稱,其中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嬋娟」。她呈現給大自然的正是靈性、透明美麗,更表現了明月之夜美的神秘永恆、無限。我曾聽過德國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的《搖籃曲》。這是一首歌曲旋律優美輕柔,節奏搖曳起伏,形象地表現出了月光如水的夜晚,母親哼着兒歌,輕搖搖籃,陪伴嬰兒入睡的動人情景:「快安睡,小寶貝。夜幕已重,月光灑滿大地,微風輕輕吹。快安睡,小寶貝,歌聲催你入睡……」整首歌曲洋溢着母親對孩子的千般憐愛,萬種柔情。這位終生未娶的作曲家,卻能以滿腔熱情創作出這首充滿母愛的曲子,着實令人感動。我想,勃拉姆斯在創作這首曲子時,心中定是有一輪精神的明月高懸。

同樣是好月,蘇東坡對明月也是一往情深的。這位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仕途多舛,一生經歷過三次大的貶謫,但他的詠月詩沒有悲愁,而是充滿了正能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兩個句子都好,可謂是詠月之精典,哲理深厚。蘇東坡好月,更好月下夜遊,也許正是月華之下,使他生髮靈感,生髮出穿越時空的妙筆華章。

我在少年時就誦讀過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被譽為冠絕千古的中秋詠月詞。詞以月起興,以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與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當他面對碧海青天,皎皎明月,並沒有沉陷於自己的仕途挫折、兄弟久別、孤身飄零、輾轉異方的苦悶之中,而是經過一番馳騁上下、縱橫古今的深入思索之後,悟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一切變化都是正常的現象,無論人還是月都不可能萬事遂意。於是人與月、情與理、幻想與現實在蘇東坡的筆下達到了和諧的統一,使之精神世界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鬱結於心的一切煩惱為之一掃而空。

蘇東坡的《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也都寫了月色。尤其是他的《前赤壁賦》,全然忘卻身遭貶謫。與朋友駕着一葉小舟,泛遊在大江之上,赤壁之下,舉杯邀月,談笑詠詩。那種達觀的、超然的思想躍然紙上,不禁讓人擊節叫好,也為他的曠達胸懷心生敬意。從其賦中,我們感受到,黃州四年,他沒有頹廢、消沉,堅守着自己的理想、信念,把挫折作為磨鍊自己的機會,使他的文學創作達到了最高峰。因而他的辭章,披着月華,參照宇宙,在渺茫星空中留下了他獨有的朗月餘音,留給後人咀嚼不盡的千古絕唱。

月已西沉,我仍無一絲睡意。沐浴在這樣的月色下,不禁讓我陶醉其間,思想也隨着月光穿越起舞,看來今夜註定要無眠了。[1]

作者簡介

錢聲廣,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