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月光下的「學打」(張光恆)

​​ 月光下的「學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月光下的「學打」》中國當代作家張光恆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月光下的「學打」

朴塘村人能文能武,在上司里和下司里都遐爾聞名。村子外方圓百十里,唯朴塘村人習武強身。村里人學武又叫學打。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村子裡的人學打不為逞強好鬥,確是為防身健體

小時,常聽老輩人講述族譜及本家姓氏的起源。相傳明朝初年,皇帝爺在湘贛邊界掃蕩舊朝殘餘勢力,釀造血洗湖南街的慘案。譚氏先人中有先朝武將,因逃避戰亂,遂隱名埋姓,帶了四個兒子從江西邊界流落安仁。後來,一個兒子走馬禾市新渡村,一個兒子走馬四川達州。先祖帶着剩下的兩個子嗣飄落到朴塘村後,發現這裡環山,遂定居於此,日出而耕,日落習武。久而久之,村子裡就有了習武耕種的傳統。

村子裡的武術傳承了幾十代,無人不曉。舞拳弄棍,舞龍耍獅,屬於哪個武術流派,無人過問。方圓百十里地家喻戶曉,來村里拜師學武的絡繹不絕。小時聽外婆給我們講過去的故事,講村子里的英武人物。相傳到民國時期,村子裡的武術已經是第三十幾代,太祖武術在這一代傳授給了排行第二的老二。老二在世,又將武術傳授給了元科伯和花子伯。

我穿開襠褲起就知道了村子裡的人愛學打。元科伯的武藝最高強,他吃國家糧,在公社的醫院裡做中醫,無暇來村子顧及武術的傳教。偶爾,他也會在醫院附近的平背、長崗、五渡村幾個村莊裡教徒弟學打,朴塘村的後生也有偷偷跑到那裡去偷師的。

村人習武成風,村子裡的少年多半師從花子伯。花子伯外表精幹有神,常年着老式長衫,這服裝寬口束腰,很是飄逸,一看,就有俠道仙骨的味道,令人陡生幾分敬畏。

[1]

作者簡介

張光恆,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