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相關部門、有關方面,相當於古代的有司,是政府、宣傳機構和媒體經常使用的一類詞語,指與事件有關係的部門或組織。在政府工作報告、聲明或者新聞發布會中,並不會點名應該負責任的部門的名稱,而是模糊得稱為「有關部門」,閃爍其辭的此一態度使得民眾對此不滿,甚至成為網民最為討厭的詞語[1],被戲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組織」。不少人認為這一語言習慣亟需轉變,以便人民了解相關事宜。其背後的原因,是政府各部門權利與責任界限不清,往往出現一個事件歸眾多部門管轄,而每一個部門都不能解決的情況,而報告的撰寫人也未必知道有多少個部門涉及其中,或懶於查證,或不願意讓受眾知道,就大量使用政治上不會出錯的「有關部門」。

2013年12月,用戶在BBC中文網留言後,BBC會顯示該留言已送達「有關部門」處理。

目錄

出現

看新聞的人,都會聽說過一個叫「有關部門」的機構。這個部門總在出事的時候——而且基本上不管什麼事,都及時地出來干點事情、說些話。

另一個傳說是:「有關部門」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它長期發揮着雷鋒的精神,把一切受表揚的機會,統統讓給了其他具體部門,而一旦發生壞事,「有關部門」立刻挺身而出,義不容辭地背起黑鍋,每每會鏗鏘有力地甩下16個大字:追查到底,加強監督,吸取教訓,下不為例!

常出現在政府機關的會議、文件、報告、批示中。這一閃爍其辭的態度常讓民眾對此不滿,甚至成為網民最為討厭的詞語。在某些極少數情況下指含糊其辭的特殊部門(例如國安部、總參二部等情報機構或其他保密單位在特定語境下的委婉說法)。

多數情況下用於報刊雜誌為了轉移談論焦點扣大帽子時所使用。常出現在媒體有意隱晦消息來源時,在新聞報道中涉及負面新聞時使用「有關部門」一詞是新聞寫作的一種潛規則[2]

視頻

有關部門 相關視頻

調皮!什麼是有關部門?難為外交部了! 
原來「有關部門」在抗戰時期就有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