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孔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有孔蟲

中文學名 有孔蟲

拉丁學名 foraminifera

界 動物界

原生動物門(Protozoa)

肉足蟲綱(Sarcodina)

亞綱 根足亞綱

有孔蟲目(Foraminiferida)

分布區域 海洋

形成時代 寒武紀至今

有孔蟲,(學名:foraminifera),是一類古老的原生動物,5億多年前就產生在海洋中,至今種類繁多。由於有孔蟲能夠分泌鈣質或硅質,形成外殼,而且殼上有一個大孔或多個細孔,以便伸出偽足,因此得名有孔蟲。有孔蟲是海洋食物鏈的一個環節,它的主要食物為硅藻以及菌類、甲殼類幼蟲等,個別種的食物是砂粒。有孔蟲是浮游生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大多數海洋生物的重要的食物來源。

外形特徵

單細胞

有孔蟲是單細胞動物。有石灰質殼﹐殼上多小孔﹐由此溢出許多絲狀的假足。生活在海洋中﹐遺殼堆積海底﹐形成岩石。有孔蟲化石可用來測定岩石的地質年齡。

蟲體隱藏在細小的殼內,小殼分為許多小的內格,由一些微孔或孔狀接縫所穿通。殼一般是碳酸鈣質的,也有硅質的和幾丁質的。某些有孔蟲則是通過把細粒礦物質或其它外來的顆粒膠結起來,來建造自己的殼,這種殼為膠結的或含沙質的。由於有孔蟲特別小,在鑽探過程中不會被破壞,所以對尋找石油特別有價值。

某些有孔蟲可以很容易地用肉眼看見,少數種類的有孔蟲的殼,直徑達5 厘米。某些有孔蟲的殼(例如抱球蟲屬)大量堆積在現代洋底的許多地方,形成厚層沉積物。這種軟的、細粒的、被稱為抱球蟲軟泥的鈣質物質,今覆蓋着約1.3 億平方公里的海底。在地質時代也有與此相似的沉積,但已變成厚層的白堊和石灰岩。

介殼

根足類有孔蟲目(Foraminiferida)的原生動物,特點是︰從藏在介殼內的單核或多核的細胞質體伸出細長的偽足。因種類不同,介殼大小可從極微小,到最大直徑超過5公分(2英寸)。且形狀和室的數目、化學組成以及表面定向亦因種而異。南太平洋種類的介殼特大,大洋洲島嶼的居民取作珠寶使用。埃及金字塔的始新世石灰岩中找到的錢幣蟲屬(Nummulite)介殼直徑大於5公分。有孔蟲類棲居於幾乎所有有保護物和適宜的食物(微小生物)的海域,幾乎在所有深度處都有發現。是現存浮游和底棲的小型動物區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化石到處可見,因此可作為判定地質年代和探測石油的標準化石。有孔蟲死後,其石灰質空殼下沉,形成有孔蟲軟泥,覆蓋著約有30%的洋底面。石灰石和白堊是有孔蟲的海底沉積產物。

外殼

在英國南安普頓的海洋學中心研究海洋生物的Alan Hughes說,有孔蟲或許是海洋中除了細菌之外最豐富的海洋生物。大多數有孔蟲擁有碳酸鈣製成的複雜的殼。

但是在挑戰者深淵找到的有孔蟲缺少外殼。實際上,科學家撈到的85%的有孔蟲屬於軟殼的allogromiids——它們只占海洋表面有孔蟲群的5%~20%。

這可能是因為海洋的最深處只有很少的碳酸鈣,這就意味着這些微生物可能無法製造外殼。「當你越走越深的時候,你就會到達一個叫做鈣補償點的深度,」Hughes解釋說。「在那個深度之下,你就開始發現軟殼的有孔蟲」。

生存環境

現代的有孔蟲絕大多數都是海生的,只有少數生活在瀉湖、河口等半鹹水的環境裡,也有極少數廣鹽性的可以生活在超過正常鹽度的鹹水里,還有極個別的可以生活在淡水裡,如瓶形蟲超科中的個別種屬。大多數的有孔蟲為底棲生活,少數為浮游生物。底棲的有孔蟲通常都可以在海底緩慢移動,只有少數固着生長。

影響有孔蟲生長、生殖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溫、深度和鹽分;適當食物的是否易得;基質的性質以及氧氣的供給等。現存的海洋有孔蟲種群由6個公認的不同動物區系組成;其中4個出現在較暖的海水中;兩個在較冷的海水中。

抵壓性

北里洋的研究組認為,軟有孔蟲在馬里亞納海溝興旺發達,是因為它們是為數不多的能抵擋巨大壓力的生物。地質學家認為這個海溝形成於6百萬到9百萬年前。在那個時候,生態系統中不那麼耐壓得物種確實被壓死了。

海水錶層碳酸鈣是飽和的。隨着水深增大,由於溫度降低,CO2含量增加,碳酸鈣溶解度增大,至某一臨界深度,溶解量與補給量相抵平衡,這一臨界深度就是碳酸鈣補償深度。

繁殖方法

有孔蟲的生殖方式分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它們的生存空間與其它原生動物一樣甚為廣泛,分浮游和底棲兩個類群。有孔蟲對環境的反應特別敏感,有明顯的深度分布範圍,因而它們是最好的海深指示生物。由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有孔蟲,因此,根據有孔蟲的沉積物不但能確定地層的地質年代,而且還能提示地下情況,從而為尋找礦藏尤其是石油,提供重要依據。有孔蟲的個體極其微小,只有0.15毫米大小,需要藉助放大鏡才能分辨出來。它們比珊瑚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還早,而且一直繁衍至今。它們種類多繁殖力強,用無性生殖的生殖方式,一邊大量繁殖,一邊死亡,死後遺留下來的幾丁質、硅質和鈣質的殼沉積於礁石上與造礁珊瑚的骨骼膠結在一起。有的生物礁就是有孔蟲的遺骸占據了主導地位。斐濟群島、埃利斯群島中的富納富提環礁,都是由有孔蟲的遺骸為主體構成的。

雖然有些種類只行無性生殖,而大部分種類具有規律的或偶見的有性世代。生殖過程通常需時1~3天。較小的種可在一個月完成有性和無性世代。但較大的種,往往需要1~2年。因為通常所有的細胞質均分配給新形成的幼體,因此生殖通常使母體的生命終止。

分布範圍

它們的家園遠在海平面之下,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深。在太平洋最深的海溝——這個地球上最偏僻的角落發現了微小的生物。它們生活在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底部的泥漿中。挑戰者深淵底部在西太平洋海面的11千米之下,那個深度的壓力是海面的1090倍。

在橫須賀的日本海洋科學技術機構的北里洋(Hiroshi Kitazato)領導了這項研究,他們使用一艘叫做海溝號(Kaiko)的潛艇收集了這個海溝的沉積物。這個遙控深海潛艇第一次潛入瑪里亞納海溝是在1995年。在2003年的一次任務中,它在海中失蹤。

海洋的見證人

由於有孔蟲的某些類群演變迅速,在地質歷史中存留的時間短,因此常常成為相關時代的重要標準化石。尤其是因為它們體形小、數量多,同時它們的化石在鑽井岩心和海底取樣中比較容易被大量採集到,因而有孔蟲在蘊藏有石油的地區進行井下海相地層對比、劃分以及進行海洋地質研究等領域都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沉積物中影響最大的大洋水層中浮游的有孔蟲—抱球蟲。抱球蟲一般分布於0~200米的水層中,尤以6~30米最多。當蟲體死後,其鈣質遺殼就會逐漸沉積于海底形成軟泥。抱球蟲直徑不足十多個微米,但天長日久、日積月累,致使現代大洋底的47%(太平洋36%、大西洋65%、印度洋54%)都覆蓋着抱球蟲軟泥或有孔蟲軟泥。

有孔蟲祖祖輩輩以海洋為家,生生死死永遠不離海洋。沒有海水的地方,找不到它們的蹤影;海洋的邊界到哪裡,有孔蟲就到哪裡。它們活着的時候在那裡繁衍、嬉戲,死亡以後就埋葬在那裡。因此,有孔蟲是海洋最有力的「見證人」,在揭開昔日滄海桑田之謎的艱難工作中成了地質學家的好助手。[1]

參考文獻

  1. 有孔蟲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網,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