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朝歌鎮是中國商王朝國都 ,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商王武丁時期,將商的國都遷到了沬邑,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個帝王以沫為都,商紂王執政時期將沫(mei,發音同妹)改為朝歌。在作為商紂王的國都時期,朝歌達到鼎盛,歷史記載朝歌非常繁華,"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
朝歌位於今河南鶴壁市市區南部淇河邊,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是《封神榜》故事發生地,中國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淇園是商朝的國家園林,還有三海子、摘心台、鹿台、淇水關、折脛河、三仁祠、箕子廟等歷史遺蹟。陶淵明、柳宗元、王十朋、于謙等都曾到朝歌並作賦題字。[1]
基本介紹
西方歷史學者一般認為,商朝是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夏朝只是傳說,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商代前期多次遷都,武丁即位以後,商四處討伐,征服了周圍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商朝達到全盛時期。商代最後一個王帝辛(商紂王)對開發中國東南,對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很大促進;但由於連年發動戰爭和大規模建造瓊宮瑤台,大大耗費社會的人力與資財,促使社會矛盾激化,周武王趁商紂王國都朝歌城兵力空虛,聯合羌、髳、盧等部落,共同伐紂,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鶴壁市)。奴隸紛紛倒戈,牧野之戰後,紂王在鹿台自焚,商朝從此滅亡,周王朝建立。
《史記》明確記述了周武王姬發(商紂王的姑表弟)趁商紂王國都朝歌城兵力空虛,帶重兵從西岐(今西安一帶)前來攻打朝歌城(今鶴壁市),商紂王在牧野與周武王決戰兵敗,退入朝歌城內,商紂王帝辛見大勢以去,不甘心被捕受辱,便到後宮換了一身鑲有珠寶的好衣裳,在鹿台投火自盡,死在鹿台。(《史記》:"······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
商紂王時代
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商朝末代君主,在位30年。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諡帝辛,武王稱其為"紂王",部分文學小說則稱其為"壽王",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他在前1105年―前1046年在世,建行都於沬(不是沫),改沬邑為朝歌(今河南鶴壁)。
帝辛自幼聰敏過人。《荀子·非相篇》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史記·殷本紀》也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帝辛繼位後,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特別是討伐徐夷的勝利,把中國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保衛了商朝的安全。
毛澤東在評價帝辛時說:"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統一東南,把東夷和平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統一東南以後,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詩里說:"但緣東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慚開化,國焉有宋荊與舒。"
繁華首都
在商紂王時代,中國首都朝歌非常繁華,歷史記載"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武王伐紂,紂王於牧野兵敗後,兵撤鹿台而亡。武王克商後,兵抵朝歌,遷九鼎於朝歌。紂都朝歌除史書記載外,還可以證諸淇縣古城垣。
商王帝辛時期的都成東有淇河為險阻,西有太行山作屏障,其城池南北各有三道城垣,最外面這道城垣南至淇縣的常屯村,北至淇縣的淇水關,南北五十餘里。第二道城為王城,王城的北城垣在今淇縣工業路東至三海村北部,南城垣在今淇縣難關一帶。第三道城即宮城,位於今淇縣三海村和西壇村一帶。《淇縣誌》中所說的"淇邑北門出,西過紂王城"指的就是紂王的二道城。
紂王的內城即宮城遺址在當地至今仍然稱為紂王宮。紂王宮左有宗廟,右有社稷壇,是殷紂王祭祖和祭天的地方,今淇縣西壇村就是因村裡有紂王的社稷壇而得名。至今遺存的古城垣,部分城牆猶高約10米,頂寬約130
米,基厚約150米,城垣東西寬4里,南北長6里,城周20里,總面積24平方里。朝歌城垣,巍然壯觀,體現了詩經記載"邦畿千里,維民所止"。武王伐紂,牧野一戰,紂亡國滅,600年社稷毀於一旦。但戰爭並未波及朝歌城垣,朝歌城垣巍然如故。戰爭結束後,周武王以紂京師封紂子武庚為諸侯,以續殷祀,武庚就居住在他父王的宮室里。後武庚叛周,周兵攻下朝歌,武庚身死,宮殿被焚,百姓被擄,頑民被遷,從此朝歌成為廢墟。
中國考古發現
2005年,在鹿台遺址西北約5公里處的"劉莊遺址",國家考古部門發掘了商代和西周的墓葬338座!出土了陶器、石器等器物近400件,這次發掘被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為"2005年十大考古新發現"(見鶴壁市博物館)。1932年至1934年,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和國家2005年這兩次大的考古發掘,證明了商都朝歌城當時的繁榮。
鹿台遺址附近現在為鶴壁市淇濱區的姬莊、郭莊、唐莊、申寨、劉寨、王寨六個村莊。
史書記載
朝歌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先秦諸子中。《左傳》首先把朝歌同商的都城聯繫起來。《史記》衛康叔封衛和牧野之戰的記載,確證了朝歌作為商朝都城的具體位置,此外,《史記》一書中有18處把朝歌作為地名。楚漢戰爭時項羽封"司馬卬為殷王,都朝歌"。這些史料記載的大都是公元前660年前後的事件。《史記》首開解釋朝歌含義的先河。
《史記》以後多有文獻直稱朝歌為商都,《漢書》是現存較早記載朝歌為商都的文獻。《帝王世紀》明確了帝乙遷沬的故事,帝乙的子王,即帝辛(後世稱紂),也把朝歌作為都城。
商朝後期,武丁由西亳遷沬(mei),建立沬都,是為武丁城。《史記正義》記載"沫邑,殷王武丁始都立。"後武丁遷北蒙,沬都廢置。其後武乙遷沬,文丁又都之;帝乙遷沬,紂又都之。後來殷紂王就武丁城擴而大之,並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為朝歌。
朝歌位置
1998年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考古調查完全否定了淇縣城(衛國都城)與商朝紂都朝歌的關係,現在一般認為如果紂都朝歌"確實"存在的話,其位置應該像洹水邊的殷墟一樣,位於淇水邊上。具體就在鹿台遺址一帶,也就是鶴壁市區南部,京港澳高速公路越過淇水前的位置。
《漢書.地理志》載:"朝歌,紂所都。"《水經注·淇水》道:"朝歌城······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為殷都也。"商朝經17世31王496年(《百科全書》798頁),朝歌城是商代最後一個君王商紂王的國都,先是商王武丁將國都遷到了沬邑,商朝最後一個君王商紂王帝辛將沬邑改名為"朝歌"。但是,由於年代久遠,特別是歷來在改朝換代時,前朝的宮殿往往都毀於戰火,遺址很難確定。
3000多年前商紂王葬身的鹿台遺址在何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至今也仍然無確切的依據和定論。國家權威歷史學家宋鎮豪主編,王震中著的《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商代史·卷三)中所說:"朝歌的位置,有的認為在今河南淇縣,有的認為在淇縣與濬縣交界處,有的認為在湯陰南。"我們通過對一些歷史資料的學習和研究,並且多次到河南省人民政府2000年9月25日公布的"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鹿台遺址"及周邊地區考察,認為現在鶴壁市新區南部的鹿台遺址就是《史記》中記載的鹿台。
《史記·衛康叔世家》載:"周公旦······封康叔為衛君,居河、淇間故商墟。"指明古朝歌城及鹿台在黃河與淇河之間。古《濬縣志》載:"商墟,即古朝歌城,在今濬縣西南,淇縣東北。淇水徑其西,河水徑其東,是為河、淇之間······"(《嘉慶·濬縣志》卷十二第277頁。)這裡也明確說朝歌城及鹿台在黃河與淇河之間(以前黃河在現在的濬縣城東邊流過)。鶴壁市新區的鹿台遺址在"河、淇之間",也在"淇縣東北"。
《竹書紀年》(著於戰國時期的史書)和《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王"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鉅橋之粟。"(商紂王徵集的賦稅都充實設在鹿台的國家錢庫和鉅橋的糧庫中)。"鹿台"是商朝國家的錢庫。3000年前,將國家的金庫和糧庫建設在國都內也是合情合理的。鶴壁市新區的鹿台遺址現在廣泛存在有自商朝以來,歷朝歷代遺留的建築遺蹟、生活用具、錢幣、武器等等。在鹿台遺址,莊稼地里的古建築瓦礫隨處可見,這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2000年9月25日將鹿台遺址確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鹿台遺址內的西北處有個唐莊,現在存有明朝"嘉靖七年歲次"立的石碑,碑文中明確記載現在的唐莊那時是"浚以西五十里曰宮堂村"。現在的唐莊,是當年朝歌的"宮堂"所在地,是紂王的後宮即寢宮所在地。既然有後宮,就必然會有前宮,而且前宮距離後宮不會很遠,只是因為紂王的王宮毀於戰火,在3000年後的今天難覓蹤影了。
鹿台遺址西邊淇河西岸邊的村叫西高村,以前叫"淇水關"和"高村橋"。西高村人至今仍然為紂王的大將軍黃飛虎曾經在此駐守而津津樂道。西高村至今還留存有數段古城牆,西高村的"殷商文化淇水關研究會"認為,這些古代城牆是商代的古城牆。特別值得一說的是,西高村這個城關古鎮保存至今的南城門上,歷史上一直將"淇水關"三個大字刻寫在城門樓的南面。從地理位置看,淇水關正是我們認為的朝歌城的西關,是通往西邊和南邊的城關和唯一的通道(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御道",古代的國道)。而不是象有的人所說:"朝歌城在現在的淇縣城,淇水關是朝歌城的北大門。"如果是那樣,"淇水關"三個大字應該是刻寫在淇水關東北角的東城門的東面才是合理的。從淇水關南城門和東城門的外觀,人們也不難分辨出那一面朝城裡,那一面朝城外。宋朝蘇轍在《登上水關》詩中寫道:"淇水沄沄入禁城,······慰意來看水面平。"(《全宋詩》851頁)也說明了淇河是從朝歌城中經過的。
鹿台遺址西面的淇河上通"淇水關"(西高村)有一座古石橋,現在是千古淇河上唯一的一座古石橋。該橋是按照周文王(紂王的姑父)的《易經》理論,利用當地地形,將大橋與當地水、土、路統一設計,建設成了"太極圖"形狀。
國家考古部門考古發掘可以佐證,現在鶴壁市新區南部的鹿台遺址及附近,就是商朝紂王的國都朝歌城遺址。
1932年至1934年,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考古人員,對鹿台遺址北約2公里處的辛莊墓地的發掘,清理髮掘出商代和西周時期墓葬82座,其中,確定有公侯級大墓8座(這其中的一座應該是商紂王的墓),車馬坑14座,出土了一大批鼎、尊等禮器,大量戈、矛等兵器和陶器等等(《淇濱文史資料》222頁)。
朝歌涵義
"朝歌"讀zhāogē,淇縣關永江先生認為"意為高歌黎明,喜迎朝陽,蒸蒸日上,興旺發達。《水經注》九卷曰:'山海經有朝歌之山,當是以此得名,非樂也。'也有紂坐朝歌,朝歌暮舞,新聲靡樂,號邑朝歌之說。"後還有"朝歌夕舞"、"朝歌夜弦"等詞語。因《封神榜》電影誤讀為"cháogē",使其謬誤流傳,很多外地遊客也誤讀為"cháogē",商紂王摘星台、紂王宮、荊柯冢、衛國故城、唐代陳婆造心經浮圖、明末清初扯談碑等。淇河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數千年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華夏子孫,春種秋收,夏網冬獵,"坎坎伐檀"創造了淇河文化,發展了人類文明。這裡即有馳名中外的牧野之戰古戰場,久負盛名的中華第一古軍校--雲夢山戰國軍校,中國第一個皇家園林--淇園,又有數不勝收的殷商文化遺址。
商紂王墓
在城東朝歌鎮南淇河西岸。紂王在同周武王牧野大戰失敗後,登上鹿台自焚,商朝滅亡。紂王的兒子武庚遵照紂"死後葬於淇河之中"的遺命,命人截斷淇水,在河床上鑿豎穴而葬,封口後,河水照流。後因河道東移,河床日見沖刷變低,紂墓露出,又漸與堤岸連在一起。紂王墓呈長方形,為土冢,長50米,寬15米,高7米。墓前原立一通巨碑,上篆書"殷紂辛之墓"。1987年9月,重新立碑一通,上鐫周谷城題"紂王之墓"。墓冢四周林木蔥鬱,東側有清澈晶瑩,宛若玉帶的淇水縈繞,整個墓區內清淨素雅,風景宜人。紂王陵附近還有妲己墓。
古靈山
是女媧修真處、紂王降香處、《封神榜》故事發生地;主題文化是女媧文化和殷商文化。主要由六大遊覽版塊組成:紂王降香處-女媧宮主景區,紂王採暖行宮-朝陽寺,紂王避暑行宮-清涼庵,清代古民居石頭
城-涼水泉,天下第一銅頂,佛教聖地-靈光閣。
《封神演義》又名《封神榜》,全書共一百回。主要以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哪吒、蘇妲己、楊戩等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
朝歌名人
箕子、微子、比干,被孔子譽為"殷有三仁"。
鬼谷子,名王蟬。春秋戰國時期人,祖籍朝歌城南。在雲夢山水簾洞隱居講學,創建中國第一座軍校"戰國軍校",在此培養出的學生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
荊軻,戰國末期衛國人(今淇縣)。因刺殺秦王於公元前227年被肢解。
許穆夫人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收有她三首詩歌。是春秋時衛國國君衛惠公的女兒,衛懿公、衛戴公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