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卓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卓倫,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人物,新疆回部族人的領袖,是霍阿伊、霍青桐和香香公主的父親,為人忠正耿直。因回部聖物《可蘭經》被清軍搶走,木卓倫與兒子霍阿伊及女兒霍青桐率領族人前往中原追尋聖物,得陳家洛相助,使得《可蘭經》失而復得,因此對陳家洛深懷感激之情。後來陳家洛被兆惠大軍圍困於大漠之中,木卓倫也曾率部相救。最後因清軍攻破回部,與兒子霍阿伊一同戰死沙場。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書中描述

【1】他這一猜沒猜錯,原來這群回人屬於天山北路的一個遊牧部族。這一部族人多勢盛,共有近二十萬人。那高身材的人叫木卓倫,是這部族的首領,武功既強,為人又仁義公正,極得族人愛戴。黃衫女郎是他的女兒,名叫霍青桐。她愛穿黃衫,小帽上常插一根翠綠羽毛,因此得上個漂亮外號,天山南北武林中人,很多知道「翠羽黃衫霍青桐」的名頭。

【2】這族人以遊牧為生,遨遊大漠,倒也逍遙快樂。但清廷勢力進展到回部後,征斂越來越多。木卓倫起初還想委曲求全,儘量設法供應。哪知滿官貪得無厭,弄得合族民不聊生。木卓倫和族人一商量,都覺如此下去實在沒有生路,幾次派人向滿官求情,求減征賦,豈知征賦沒有減少,反而引起了清廷的疑慮。正黃旗滿洲副都統、兼鑲紅旗護軍統領、定邊將軍兆惠其時奉旨在天山北路督辦軍務,偵知這族有一部祖傳手抄可蘭經,得自回教聖地麥加,數十代由首領珍重保管,乃這一族的聖物,於是乘着木卓倫遠出之際,派遣高手,竟將經書搶了來,他想以此為要挾,就不怕回人反抗。木卓倫在大漠召開大會,率眾東去奪經,立誓便是埋骨關內,也要教聖書物歸原主。此刻他們是於晚禱之前,重申前誓。

【3】霍青桐這次籌劃周詳,前後都用龐然大物的駱駝把鏢行人眾隔開,使之首尾不能相救。木卓倫手揮長刀,力拒戴永明、錢正倫兩名鏢師,以一敵二,兀自進攻多、遮攔少。可是另一邊卻給閻世章攻了過來。他見胞兄被回人大椎砸死,急怒攻心,在馬背上一縱,飛身越過駱駝,左手五行輪掠出,在一名手持鐵椎的回人脅下劃了一條大傷口,那人登時跌下駱駝。另一個回人過來攔截,閻世章待他鐵椎揮來,身子略偏,雙輪歸於左手,右手扣住他脈門一拉。大鐵椎重達百斤,那一揮之勢極為猛烈,那回人被他順勢一拉,倒撞下駝,鐵推打在自己胸口,大叫聲中,吐血而死。混亂中童兆和見有便宜可撿,將紅布包袱搶在手中。閻世章見霍青桐追趕童兆和,知他武藝平常,忙過來攔住。

【4】霍青桐和閻世章拆了數招,覺得對手招精力猛,實是勁敵,又怕那美貌少年再加入戰團,忽聽兩邊山上胡哨聲大作,那是退卻的信號,知道鏢行來了接應,一抬頭見童兆和正急步跑上山嶺,忙施展「三分劍術」把閻世章逼退兩步,仗劍向嶺上追去。胡哨聲越來越響。木卓倫大叫:「青桐,快退!」霍青桐停步不進,督率同伴把死傷的回人抱上駝馬,一陣胡哨,大隊向嶺下衝去,只見前面數十名清兵攔住去路。曾圖南躍馬自前,橫槍喝道:「大膽回子,要造反嗎?」霍青桐兩顆鐵蓮子分打曾參將雙手,噹啷一聲,鐵槍落地。

【5】木卓倫高舉長刀,當先開路,一隊回人向清兵衝去。清兵紛紛讓路。閻世章和戴永明回身追來,與霍青桐又斗在一起。

【6】霍青桐解下閻世章背後的紅布包袱。那虬髯回人走到跟前,連贊:「好孩子!」霍青桐雙手奉上包袱,微微一笑,叫了聲:「爹。」那回人正是她父親木卓倫。他也是雙手接過,眾回人都擁了上來,歡聲雷動。

【7】霍青桐拔出短劍,看閻世章早已斷氣,忽見一個十五六歲少年縱下馬來,在地下撿起三枚圓圓的白色東西,走到一個青年跟前,托在手中送上去,那青年伸手接了,放入囊中。霍青桐心想:「剛才打落這奸賊暗器,救了我性命的原來是他。」不免仔細看了他兩眼,見這人丰姿如玉,目朗似星,輕袍緩帶,手中搖着一柄摺扇,神采飛揚,氣度閒雅。兩人目光相接,那人向她微微一笑,霍青桐臉一紅,低下頭跑到父親跟前,在他耳邊低低說了幾句話,木卓倫點點頭,走到那青年馬前,躬身行禮。那青年忙下馬還禮。木卓倫道:「承公子相救小女性命,兄弟感激萬分,請問公子尊姓大名?」

【8】那青年正是陳家洛,當下連聲遜謝,說道:「小弟姓陳名家洛,我們有一位結義兄弟,被這批鷹爪和鏢行的小子逮去,大家趕來相救,卻撲了個空。貴族聖物已經奪回,可喜可賀。」木卓倫把兒子霍阿伊和女兒叫過來,同向陳家洛拜謝。

【9】霍青桐聽周綺說這位公子是甚麼幫會的總舵主,微覺詫異,低聲和父親商量。木卓倫連連點頭,說:「好,好,該當如此。」他轉身走近幾步,對陳家洛道:「承眾位英雄援手,我們大事已了。聽公子說有一位英雄尚未救出,我想命小兒小女帶同幾名伴當供公子差遣,相救這位英雄。他們武藝低微,難有大用,但或可稍效奔走之勞,不知公子准許麼?」陳家洛大喜,說道:「那是感激不盡。」當下替群雄引見了。

【10】木卓倫對無塵道:「道長劍法迅捷無倫,我生平從所未見,幸虧道長劍下留情,否則……哈哈……」無塵笑道:「多有得罪,幸勿見怪。」眾回人向來崇敬英雄,剛才見無塵、趙半山、陳家洛、常氏雙俠諸人大顯身手,心中都十分欽佩,紛紛過來行禮致敬。

【11】正敘話間,忽然西邊蹄聲急促,只見一人縱馬奔近,翻身下馬,竟是個美貌少年,那人向陸菲青叫了一聲「師父」。此人正是李沅芷,這時又改了男裝。她四下一望,沒見余魚同,卻見了霍青桐,跑過去親親熱熱的拉住了她手,說道:「那晚你到哪裡去了?我可想死你啦!經書奪回來沒有?」霍青桐歡然道:「剛奪回來,你瞧。」向霍阿伊背上的紅包袱一指。李沅芷微一沉吟,道:「打開看過沒有?經書在不在裡面?」霍青桐道:「我們要先禱告阿拉,感謝神的大能,再來開啟聖經。」李沅芷道:「最好打開來瞧瞧。」木卓倫一聽,心中驚疑,忙解開包袱,裡面竟是一疊廢紙,哪裡是他們的聖經?

【12】霍青桐問李沅芷道:「你怎知包里沒有經書?」李沅芷笑道:「我叫他們上過一次當,我想人家也會學乖啦。」木卓倫又向錢正倫喝問,他說經書已被另外鏢師帶走。木卓倫將信將疑,命部下在騾馱子各處仔細搜索,毫無影蹤,他擔心聖物被毀,雙眉緊鎖,十分煩惱。眾人這時才明白適才閻世章如何敗後仍要拚命,僥倖求逞,卻不肯繳出包袱,原來包中並無經書,他怕眾人立即發見,自己仍是難保性命。

【13】眾人半日奔馳,半日戰鬥,俱都又飢又累。木卓倫指揮回人在路旁搭起帳篷,分出幾個帳篷給紅花會群雄,又煮了牛羊肉送來。

【14】三人押着錢正倫,拿了經書,走到木卓倫帳前。守夜的回人一傳報,木卓倫忙披衣出來,迎進帳去。陳家洛說了經過,交過經書。木卓倫喜出望外,雙手接過,果是合族奉為聖物的那部手抄《可蘭經》。帳中回人報出喜訊,不一會,霍阿伊、霍青桐和眾回人全都擁進帳來,紛對徐陳周三人叉手撫胸,俯首致敬。木卓倫打開經書,高聲誦讀:「奉至仁慈的阿拉之名,一切讚頌,全歸阿拉,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報應日的君主。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責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

【15】眾回人伏地虔誠祈禱,感謝真神阿拉。禱告已畢,木卓倫對陳家洛道:「陳當家的,你將敝族聖物從奸人手中奪回,我們也不敢言謝。以後陳當家的但有所使,只要傳一信來,雖是千山萬水,亦必趕到,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陳家洛拱手遜謝。木卓倫又道:「明日兄弟奉聖經回去,小兒小女就請陳當家的指揮教導,等救回文爺之後再讓他們回來。那時陳當家的與眾位英雄,如能抽空到敝地盤桓小住,讓敝族族人得以瞻仰丰采,更是幸事。」陳家洛微一沉吟,說道:「聖經物歸原主,乃貴族真神庇佑,老英雄洪福,不過周姑娘和我們僥倖遇上,豈敢居功言德?令郎和令愛還是請老英雄帶同回鄉。老英雄這番美意,我們感激不盡,但驚動令郎令愛大駕,實不敢當。」

【16】陳家洛此言一出,木卓倫父子三人俱都出於意料之外,心想本來說得好好的,怎麼忽然變了卦。木卓倫又說了幾遍,陳家洛只是辭謝。霍青桐叫了聲:「爹!」微微搖頭,示意不必再說了。這時紅花會群雄也都進帳,向木卓倫道喜。帳中人多擠不下,眾回人退了出去。

【17】眾人告辭出去,各自安息。次日清晨,木卓倫率領眾回人與群雄道別。雙方相聚雖只半日,但敵愾同讎,肝膽相照,別時互相殷殷致意。周綺牽着霍青桐的手,對陳家洛道:「這位姊姊人又好,武功又強,人家要幫咱們救文四爺,你幹麼不答應啊?」陳家洛一時語塞。霍青桐道:「陳公子不肯讓我們冒險,那是他的美意。我離家已久,真想念媽媽和妹子,很想早點兒回去。周姊姊,咱們再見了!」說罷一舉手,撥轉馬頭就走。周綺對陳家洛道:「你不要她跟咱們在一起,你看她連眼淚都要流下來啦!你瞧人家不起,得罪人,我可不管。」陳家洛望着霍青桐的背影,一聲不響。

【18】陳家洛向石雙英道:「十二哥,我想請你辦一件事。」石雙英道:「請總舵主吩咐。」陳家洛從心硯背上包裹中取筆硯紙墨,在月光下寫了一封信,說道:「這封信請你送到回部木卓倫老英雄處。他們跟咱們雖只一面之緣,但肝膽相照,說得上一見如故。朋友有難,咱們不能袖手。四嫂,你這匹白馬借給十二郎一趟。」原來眾人在混亂中都把馬匹丟了,只有駱冰念念不忘要將白馬送給丈夫,一直將馬留在筏上。石雙英騎上白馬,絕塵而去。馬行神速,預計一日內就可趕過大軍,使木卓倫聞警後可預有準備。

【19】飲酒之間忽然石雙英進來,對陳家洛道:「總舵主,你的信已經送到,這是木卓倫老英雄的回信。」陳家洛接了,說道:「十二哥奔波萬里,回來得這樣快,真辛苦你啦,快來喝一杯……」

【20】陳家洛在路上拆閱木卓倫的書信,信上對紅花會報訊之德再三稱謝,並說已召集族人,秣馬厲兵,決與強敵周旋到底,只以寇眾我寡,勢難取勝,但全族老小寧可人人戰死,也決不屈服。信中詞氣悲壯,陳家洛不禁動容,問石雙英道:「木卓倫老英雄還有甚麼話說?」石雙英道:「他問起四哥救出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