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壘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壘縣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最東邊的一個縣。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奇台縣以東,巴里坤縣以西,南倚天山與鄯善縣隔山相望,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界,地理座標為東經89°51′至92°19′,北緯43°34′至 45°15′,國境線長達150公里;全縣總面積17700平方千米,總人口86344人(2003年)。有漢、哈薩克、維吾爾、烏孜別克、回等13個民族。 木壘縣是新疆昌吉州最東邊的一個縣。

位於奇台縣以東,巴里坤縣以西,地理座標為東經89°51′至92°19′,北緯43°34′至 45°15′,其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達150(公里;總面積22171平方公里,有人口7.8萬。木壘一詞系匈奴語"蒲類"的轉音。木壘四道溝原始村落遺址的發掘證實,早在3000多年前木壘就有人類居住,古為蒲類後國,唐代設蒲類縣,清代定名為穆壘,隸屬奇台縣,1930年建木壘河縣。木壘是州的畜牧業大縣,畜牧業是該縣的主導產業。木壘的物產十分豐富,出產的白豌豆、桃豆、阿魏菇馳名中外,具有民族特色的哈薩克刺繡更是飲譽海內外。木壘風光獨特,著名的原始胡楊林、木壘鳴沙山、北塔山天然化石公園、博斯坦岩畫、翻滾泉、四道溝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遺址都在這裡,極具旅遊開發價值。[1]

概況

木壘縣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最東邊的一個縣。

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奇台縣以東,巴里坤縣以西,南倚天山與鄯善縣隔山相望,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界,地理座標為東經89°51′至92°19′,北緯43°34′至 45°15′,國境線長達150公里;全縣總面積17700平方千米,總人口86344人(2003年)。有漢、哈薩克、維吾爾、烏孜別克、回等13個民族。

全縣東、南、北三面環山,地形呈東、南、北三面高、中部低的半壁槽狀盆地。地形地貌大致可分為山地、丘陵、平原、沙漠四部分。南部山區,峰巒連綿;東北部山區,地勢平緩;中部丘陵均呈南北走向。有英格堡河、水磨溝河、東城河、木壘河、白楊河、博斯坦河等6條山溪性河流,以及泉水溝、泉等。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短而涼爽。年均降水量294毫米,年平均氣溫5-6℃,無霜期136-154天左右,全年日照時數3070小時,有效積溫2567℃-3100℃

2015年,預計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億元,年均增長11.5%,是2010年的2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8億元,年均增長26.5%,是2010年的3.2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7億元,年均增長77.5%,是"十一五"的10.4倍,增幅為歷史最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億元,年均增長14.9%;五年累計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7.05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5倍。外貿出口實現零的突破,2015年達到264萬美元。[2]

歷史沿革

"木壘",清代又寫作"穆壘",系匈奴語"蒲類"的轉音;漢代巴里坤湖稱"蒲類海",在其東;唐代庭州蒲類縣在其西。一說系蒙古語"馬"、"大草原"或"彎曲的河流"之意。

西漢時為蒲類後國地,唐屬庭州蒲類縣,據《西域地名》考證即北庭都護府之獨山守捉。宋屬高昌回鶻。成吉思汗統兵西征,在此建獨山城。元屬別失八里東境。明為瓦剌遊牧地。清雍正十年(1732年)寧遠大將軍岳鍾琪在木壘築城,與巴里坤城"互為犄角"。乾隆年間設北路營塘,稱"木壘塘"。置木壘河巡檢,屬奇台縣。1912年重築木壘城,1917年設木壘河縣佐,隸屬奇台縣。1930年從奇台縣析置木壘河縣,屬迪化行政區。1950年3月1日建立木壘河縣人民政府,隸屬迪化專員公署。1954年7月14日成立木壘哈薩克自治區,次年2月14日改為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屬烏魯木齊專區。1958年5月劃歸昌吉回族自治州。1969年自治縣人民委員會改稱革命委員會,1981年1月後恢復人民政府建置。

1999年,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轄:木壘鎮、西吉爾鎮、英格堡鄉、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東城鄉、照壁山鄉、新戶鄉、雀仁鄉、白楊河鄉、大石頭鄉、博斯坦鄉。2000年,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轄3個鎮、8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8172人,其中:木壘鎮 17246人、西吉爾鎮 6730人、東城鎮 12103人、英格堡鄉 6191人、照壁山鄉 8054人、新戶鄉 7019人、雀仁鄉 4877人、白楊河鄉 2518人、大石頭鄉 7037人、大南溝烏孜別克民族鄉 2645人、博斯塘鄉 3752人。

民族風情

哈薩克族原是一個遊牧民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籍記載,六世紀中葉,阿爾泰一帶的突厥人建立了突厥汗國,部分突厥人和烏孫人融合,和活動在西域廣大地區的塞種人、月氏人均為哈薩克首長的先民。十世紀至十三世紀,又融合了陸續遷到天山北部遊牧地區的部分回鶻人、葛邏祿人、契丹人和蒙古高原興起的克烈、乃蠻、欽察以及合台汗國的蒙古人,終而形成哈薩克。至於"哈薩克"一名,史家考釋不一,比較可信的解釋是:從十三世紀至十五世紀之間,哈薩克族的先民曾因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而東走,所以得名為"哈薩克",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哈薩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哈薩克語屬於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西歐語支;哈薩克文字是以阿拉伯文的拼寫方法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在長期的生產鬥爭和遊牧生活中,哈薩克族人民創造了絢麗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哈薩克族文學形式多種多樣,有敘事長詩、小說、民間故事、即景對唱等,文學作品充滿了濃郁的草原氣息,開朗、豪放。民間詩人和歌手也叫"阿肯",阿肯具有即景生情,現編現唱的才能,阿肯彈唱很受歡迎。哈薩克族音樂曲調流暢,節奏鮮明;哈薩克族舞蹈剛健蒼勁,熱情奔放。哈薩克族的器樂種類很多,彈奏樂器有冬布拉、謝勒鐵爾等;拉奏樂器有庫布孜,克勒庫布孜等;吹奏樂器有色不孜克、斯爾那依、阿德爾那等;打擊樂器主要有達布勒、阿薩塔亞克、斯得爾瑪克等。哈薩克族的音樂舞蹈就象草原上盛開的鮮花,鮮艷奪目,美妙動人。

在飲食方面,哈薩克族以食用肉類和奶製品為主,奶製品種類繁多,有奶茶、奶酪、酥油、酸奶子、奶皮子、奶疙瘩、奶豆腐等,麵食主要有烤饢、油炸的"包爾沙克"等。哈薩克族的服裝有很強的實用性,男性夏天在頭上扎三角巾,冬天戴狐狸皮製成的三葉帽。服裝一般都較寬大,這是為了便於騎乘。女子一般穿連衣裙,結婚前戴圓形小帽,結婚後披頭巾,婚後一年改為蓋頭。以貓頭膺羽毛作帽纓的姑娘帽非常漂亮。

哈薩克族如果是貴客賓光臨,還要殺一匹青馬駒,這是哈薩克族待客的最高禮遇。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肉孜節,古爾幫節和納吾魯孜節。節日期間將隆重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小孩出生,舉行割禮,結婚等喜事,都要宴請親友,整個"阿吾勒"的人也會前去幫忙。哈薩克族是馬背上的民族,不論男女都擅長騎馬。他們的遊牧娛樂也大都和馬相關,有賽馬、刁羊、馬上拾銀、馬上角力等,特別是"姑娘追",最受青年男女的喜歡。哈薩克族有天文學、氣象學和曆法知識,他們用12生肖紀年,用屬象能準確推得出一個人的出生年月。哈薩克族的工藝美術也很有名,壁掛、花氈以及各種插繡品,都是哈薩克婦女的傑作,每件繡品都是一個精美的工藝品。在歷史上,哈薩克族從不經商,也恥於經商。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許多牧羊人的後代扔下了牧羊鞭,進入了商品流通領域,干起了第三產業。[3]

神秘的鳴沙山

鳴沙山,又叫響沙山。哈薩克族稱之為"阿依艾庫木","阿依艾蓋庫木"是呼喊的意思,"庫木"為沙漠。據說很早的時候有一個名叫葉勒森的哈薩克牧民放牧到這裡迷失了方向,他在沙漠裡轉啊轉,忽然聽到一陣一陣急促的喊叫聲,他驚喜萬分。可是,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喊叫的人,他感到非常奇怪。又找了好長時間發現是沙山發出的轟鳴聲,心裡十分驚懼,以為是到了魔鬼呆的地方。以後人們又把這裡的沙漠叫做"葉勒森庫木"。意思是說"能聽到鬼叫的沙漠"。

座落在這片浩瀚沙海中的鳴沙山共有5座,其中一座最大的目測長度為500-800米,相對高度50-70米左右,西南-東北走向。

據說,全世界這樣的沙海景觀屈指可數。已知全國範圍內也僅有甘肅的敦煌,寧夏的騰格里,內蒙古的毛烏素沙漠和新疆巴里坤發現有如此迷人絕倫的自然景觀,而其中響聲之大,樂趣之多當以木壘鳴沙山為最。

一堆沙山為什麼能發出如此令人震撼的轟鳴聲?大自然怎地神工鬼斧般地創造出如此的奇特景觀?有人認為這裡的地下可能有某種磁性物質;也有人認為這裡的天空有強磁場存在;還有人認為這裡的流沙屬石英沙構造。當然,一個古老的傳說也不失為一種說法。相傳,唐代時平西大元帥樊梨花率兵平定突厥叛亂,到了蘆花河(今木壘河)由於長途奔波,士兵們疲憊不堪,加之西突厥在河西岸重兵防守,樊梨花只好派200親兵連夜繞道紅柳峽到鐵勒道總營(今巴里坤)搬兵。200親兵沿北新道急速而行,不想到了鳴沙山遇到了一股強大的黑風,瞬時間將200親兵埋在了沙下。如今人們聽到沙山發出的哀怨聲,便是樊梨花200親兵的呼救聲。比較科學的說法是認為這裡可能有某種磁性物質,造成空中磁場極強,人體運動產生的靜電與風吹流沙發生摩擦,在磁場作用下便發生強烈的轟鳴聲。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下雨天后,若雨水滲入10公分,推動覆蓋的濕沙層,沙山會象地震般的轟鳴,引得大地顫抖;雨水滲入20公分左右,沙山便無一點聲音,但下面的干沙丘用腳蹬仍可發出微弱的聲音。

翻滾泉

在木壘縣東北120公里處,鳴沙山以南的地方黃沙掀起整齊的波浪,在廣袤的沙海中有一叢翠綠的蘆葦在微風中搖曳,似乎向人們頻頻示意。在這身姿婀娜,青春洋溢的葦叢中有一泓碧水,牧人叫她"救命泉",詩人稱她"月亮泉",哈語名字叫"喀依納爾",意思是沸騰翻滾的泉水。該泉水冒出地面時,似水沸之狀,故有此名。翻滾的積水呈圓形,猶如一輪滿月,面積約10平方米。泉水清澈見底,水從泉底向外噴涌而出,泉底純淨的青沙不斷被沖成變幻無窮的花樣。時而荷花朵朵、時而風起雲湧、時而微波蕩漾,四個泉眼噴水弄沙在陽光下的折射下,色彩繽紛,猶如變幻無窮的萬花筒。

翻滾泉,又叫"黑水泉",因泉吐黑水而得名。哈薩克則不因水黑而貶低,莊重地稱之為哈依那爾,意思是"生命之泉"。千里戈壁,廣袤曠野,一片翠茂的蘆葦在徐徐清風中搖曳,隱藏其中的一眼積水面積不過10平方米的小泉卻在中國的地圖上名聞遐邇,給人們帶來了生命的呼喚。相傳在地老天荒的遠古,這裡是一片大海,大海中生活着一條造福萬物的黑龍。有一天,突然,天崩地裂填埋了大海,乾涸了海水,黑龍為了不使滄生竭渴而死,便將諾大的身驅變成了一個小盆地,日夜不斷地把腹中積存的海水吐出地面,滋潤萬千生靈。黑龍悠悠蕩蕩噴吐而出的水在陽光彩雲的映照下呈現出黑色,故稱之為"黑水泉"。泉中雖有黃沙溢慢卻是極為清澈,捧幾口喝下,如同甘洌的礦泉水,浸入肌膚,沁人心肺,水是生命之源,可以想象,漢唐和明清時期,來往於"駱駝路"上的先民們頭頂烈日,跋涉於千里大漠的時候,驚奇地發現一眼翻滾着生命激清的清泉,他們該是何等的歡欣鼓舞!一定會奮不顧身地撲向她那飽滿的胸懷,盡情地吮吸瓊漿玉液般的乳汁,刻骨銘心地永遠記着她那卓越的風姿。

高山岩畫

在木壘縣境內的群山中發現的岩畫較多。在照壁山鄉平頂山村,東城鄉雞心梁牧業村山中,大南溝烏孜別克鄉鹿場山中,白楊河鄉山中和該鄉蘆塘溝村山中,博斯坦牧場的霍加木溝,大石頭鄉烏宗布拉克村山中都有岩畫,分布很廣。岩畫是古代人鑿在山崖和石壁上的圖畫,屬人類早期文化遺址。博斯塘岩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岩畫中有大量動物圖案,狩獵、放牧場面,還有祭祀、舞蹈、人物肖像。生動地反應了古代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場景。在群山相連,岩畫分布極為廣泛的峭壁上最珍貴的一幅岩畫,當屬女酋長接受男人謁拜圖。畫中的女人高51厘米,寬18厘米,頭冠尖頂帽,雙手叉腰,穿着多種格子紋飾,身驅挺直,威嚴禁坐,顯示出女人肥大的臀部和修長的雙腿,令人感到威嚴而又神采奕奕。其臉部正對着前來朝見的人。左右各一個男人正牽着兩個騎馬人,右手高舉着一件物品向端望的女人示意。蘇北海教授說:"從這幅畫中可以看到遠古時候的男人對女人十分崇敬,不管多少人來,她都昂然而坐,決不起來迎接。顯然只有母系氏族社會,女權高於一切的時候才能如此。遠古藝術家所以把女人刻劃得如此威嚴而高大,正是當時母系氏族,社會內婦女操縱一切權勢的反映。因此這幅岩畫中的婦女顯然是鑿刻的一個母系氏族的酋長"。這幅畫距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木壘岩畫分布極為廣泛。東起大石頭,西止雞心梁馬圈灣,地域跨度幾十公里都有類似的岩畫存在。無論畫中是放牧之餘的娛樂舞蹈,還是對生殖器的崇拜,無不反映出原始氏族社會人們對生活和生產時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情不自禁的追求。

霍加墓

木壘縣博斯坦霍加墓在縣城東南約60多公里處,因地處木壘縣博斯坦鄉境內而得名。海拔高度約2400米。墓下方西北處有一聖水泉和一大片麻扎(墳塋)。遊人和朝聖者乘車只能行駛到聖水泉,然後徒步登山行約2公里方能到達霍加墓。 博斯坦霍加墓為昌吉州重點文物保護遺址,是木壘、奇台、巴里坤、青河、富蘊、阿勒泰及鄯善、吐魯番等地伊斯蘭教信徒朝拜的聖地。朝拜者認為,來此朝拜就能夠代替到麥加朝覲,完成功修。在朝拜霍加墓之外,還要到附近的聖水泉飲用聖水,以祈求幸福吉祥,祈求生兒育女,祈求解除病痛等。 博斯坦霍加墓實有兩座,山頂處為貼木兒汗霍加墓,其下方約80米處為艾賢木汗霍加墓。這兩座墓始建於清乾隆年間, 為磚木結構,至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建,改為純木質結構;1984年再次翻修後,貼木兒汗霍加墓變為木石結構,艾賢木汗霍加墓成了磚灰結構的建築物。

密地區景點分布圖

霍加墓因埋葬兩位在伊斯蘭經典中被稱為"聖人"的人而得名。霍加墓距縣城約40公里,位於博斯坦鄉霍加墓溝一座相連的山峰,海拔高度約2400米。霍加墓為昌吉州重點文物保護遺址,是木壘、巴里坤、青河、富蘊、阿勒泰以及鄯善、吐魯番等地伊斯蘭教信徒朝拜的聖地。每年春雪消融,萬木復甦之時,各地的朝拜者或乘車,或騎馬,或徒步結夥成隊絡繹不絕,不辭翻山越嶺,頭頂酷暑,表達了一種虔誠的心愿。他們認為,朝拜了兩位霍加就代替了到相距萬里的麥加去朝覲而完成功修。來此的目的,除朝拜霍加托福保佑外,虔誠的教徒們還要到墓下的聖水泉喝一口甘冽的被譽為"聖水"的泉水。據說,喝了泉水便能夠幸福吉祥,順利地生兒育女,並且能夠解病除病,躲避災難。霍加墓包括兩座,山頂上的為鐵木耳禿魯木霍加墓,其下方80米為艾賢木汗霍加墓。兩墓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為磚門結構,到清光緒十六年(1890)重建,改為純木質結構。1984年當地伊斯蘭信徒再次翻修鐵木耳禿魯木之墓為木石結構,艾賢木汗之墓為磚灰結構,兩墓都建有瞻仰小廳和圓形穹頂,守墓人每星期打掃一次。鐵木耳禿魯木之墓為東西走向,屋脊高2.5米,正中安放青磚棺。磚棺前後左右共有6塊銘示方磚,均為阿拉伯文,分陰刻和陽刻兩種,似古蘭經之語。

貼木兒汗霍加墓為東西走向,屋脊高2.5米,分前後室。前室面積約10平方米,為過廳或朝拜處,後室面積約16平方米,正中有一東西向的青磚棺。磚棺的前後左右共有6塊銘文方磚。銘文是阿拉伯文字,分陰刻和陽刻兩種,均為古蘭經中語。

兩位聖人來自何方,目的為何?在伊斯蘭信徒中流傳着許多神話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鐵木耳禿魯木和艾賢木汗兄妹二人受安拉的指派從遙遠的西亞中東來到中亞一帶傳經布道教化民眾。兄妹倆一路上風餐雨露,跋山涉水到了木壘。有一年天大旱,赤野萬里,寸草不生,萬千生靈無水渴死。鐵木耳兄妹為了拯救眾生,沿着天山一條溝一條溝地尋水。到了甘溝,發現這裡百鳥啾啾,飛鷹盤旋,溝畦深處,一堵斷壁上騰條纏繞,奇花異草發出陣陣香氣,一眼小泉順着斷壁淙淙而下,青黛色的峭壁上映刻着一道美麗的彩虹。兄妹倆高興極了,他們馬上傳喚眾多的教民,不想,鐵木耳兄妹發現清泉的消息被瓦刺部落的頭領知道,他帶着兵驅散了前來尋水的教民,霸占了泉水。鐵木耳兄妹與他講理,部落頭領不但不讓教民們汲水解渴,反而將鐵木耳兄妹用鐵鏈捆鎖,準備把他們渴死在山頂。鐵木耳兄妹靠神靈的庇佑砸開了鎖鏈,號召教民們起來與部落頭領鬥爭。他們與瓦刺軍大戰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趕跑了瓦刺軍隊,而鐵木耳兄妹也身中數箭不幸身亡。教民們感激鐵木耳兄妹為他們找到了泉水,解救了萬民,就將兄妹二人的遺體埋葬在這座高山上。霍加墓的傳奇更增添了聖水泉的神秘,汨汨而流的山泉來源於距底高約20米的山腰陡峭的絕壁。泉水流量不大卻不受季節的影響,泉水清澈甘甜,沁人心肺,無論你喝多少,都不會產生異樣的感覺,據有關單位檢測化驗,泉水中會有多種微量微生素,屬天然無污染的最佳礦泉水。據說還有治療眼疾、高血壓、關節炎及不孕不育等特殊功效。

四道溝遺址

位於木壘縣東城鄉四道溝,距離縣城10公里,東西為河溝地帶,是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根據考古專家對四道溝出土的木炭標本測定,遺址分為早、晚兩期。地層五、六兩層為早期,距今3000多年;一、二、三層為晚期,距今2400年。1977年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文物工作隊和縣文化館對該遺址進行試掘,清理出兩個探溝,6個探方,6座墓葬,100餘件歷史文物。這些歷史文物中有石球、石鋤、石紡輪、磨谷器、石杵、銅刀、笄,飾件有骨針、骨飾、有陶紡輪、陶盆等。在眾多的土石器中,有一狀似生殖器的石祖尤為珍貴。由於當時人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人均壽命只有三十來歲,人口增長緩慢。他們認為,生育是件神聖的事,男性生殖器背後有一個神靈。於是他們用石頭打磨出男性生殖器形狀的石祖,作為崇拜物而加以供奉,以祈求部落人丁興旺。這種崇拜與康家石門子生殖崇拜岩畫具有相同的意義。 四道溝氏族公社遺址四周風景秀麗,東城河從南面山口流出,在遺址南從東向西流過,三面環山,群山起伏。每當夏季來臨,山坡上綠草茵茵,豌豆花飄香,微風佛過麥浪滾滾,是理想的旅遊勝地。 四道溝遺址是目前新疆唯一經過科學挖掘的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遺址,自治區早已將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豎有保護界碑,木壘縣博物館保存有遺址出土文物。

歷史風塵將一個鮮為人知的氏族公社遺址深埋在一座黃土梁下,偶然的一天,當人們驚奇的發現它竟然會與浩繁的中國典籍相聯繫,使人感到這裡掩埋的不是那些碎陶爛罐,而是掩埋了古人類活動的足跡。於是,驚嘆轉為考證,發現轉為挖掘。一鏟下去,把木壘地區的農耕 向前推進了數千年。生動的工作產生了美妙的成果。1977年是一個可慶可賀的年代,新疆考古隊在這座不起眼的黃土樑上在新疆首次挖掘出只有氏族公社階段才會有的骨梳、骨針等,接着又發現了石鋤、陶紡輪以及陶范和彩陶,挖掘與中原文化出現了一脈相承的奇蹟。[4]

木壘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研究證明,這是氏族公社晚期的村落遺址,早期距今三千年,晚期也有二千四百年。從出土的麥種、豆種情況看,即時木壘地區的社會生產力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鑄銅與農業、畜牧業並舉;相對定居的生活與貧富分化同在。那麼,這又是中原的什麼人不遠萬里來到這裡傳播文明,啟迪蒙昧呢?史學家把三千年的歷史放在微小的顯微鏡下發現,這是一個從中原遷徒而來,同時又與當地土著人雜居的人種,可把他取名為"蒲原人"。

西漢時期,木壘為蒲類後國。歷史記載:蒲類王得罪了匈奴,匈奴單于強令蒲原人遷徒匈奴右部阿惡地區。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同時,又把大漢天子的皇帝詔書傳遍天山南北,烏壘城頭一道風幡聯絡了西域各族人民。有了漢王朝的靠山,備受匈奴欺凌的西域土著民族揭竿而起,共同抗擊匈奴鐵騎。在這一重要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黎庶干戈,烽火狼煙的掀騰在所難免。

龍王廟

1958年,全縣人民揮汗奮戰龍王廟水庫,水庫建成後匯集了木壘河域水流,灌溉着下游地區數萬畝田。1987年開始,縣城機關幹部和青少年學生在水庫兩岸開展植樹種草活動。如今數萬株松柏楊柳已是鬱鬱蔥蔥,蔭蔽翠浪。龍王廟水庫取名於龍王廟而得名,是因為唐時,樊梨花的養子薛應龍領兵西征天山九勝突厥,在木壘河大戰鐵板道人而不幸戰死。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為國捐驅的一代名將,就在木壘河出口處修建了一座氣勢恢宏的廟宇,年年香火不斷,祈求神靈保佑百姓平安,風調雨順。1958年修建水庫時,這座廟宇不幸被拆除。水庫壩高約百米,庫面4000多平方米,南北長近2.5公里。炎熱的盛夏乘着摩托艇,俯視遙望,婀娜瀲灩 的水面倒映出水山合一的光怪陸離,水連着天,天連着水,水天一色調得是那樣的和諧,偶爾幾隻野鴨水鳥逐水嬉戲攪起層層漣漪,又是那樣的悠然自在。回首西山,碧水藍天映照着滿山遍窪紅彤彤,黃燦燦爛的妍奼嫵媚,千姿百態的鮮花,象飛燕草的亭亭玉立,野薔薇的嫻靜清雅,紫花洋的濃香四溢,野百合的莊嚴肅穆好似一群群溫柔典雅,風姿綽約的青春少女在碧綠如茵的空山曠谷飄飄悠悠,翩翩起舞,引得萬花叢中蜂爭碟逐,綠蔭深處鶯啼雀忙,惹得遊人魂銷神往,驚嘆不已。枝枝芍藥鈄逸,倩影臨池,如美女嬋娟 ,對鏡梳妝,微風過處,但見整個水面星河燦爛,美不勝收。水庫里自然生長着一種"土著"草魚,名稱"金片",無鱗而以水草為生,繁殖季節逆流到山澗深潭在石縫中產卵,成年後最大體重可達2公斤左右,味道極為鮮美。傳說樊梨花當年親口品嘗後讚不絕口。另有一種名叫"狗魚"者,長不過3寸,渾身光滑,類似泥鰍,旱蛇般的花紋,長長的鬍鬚很像小狗。美食者往往用麻袋之類做網捕之,再因火烤灑一點鹽面辣椒,令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石人子溝

石人子溝位於木壘縣城以南28km的南部天山。石人子溝,蒙語為夏干布特,在木壘河的上游。河段呈東西向,長13km,河谷寬350m。河段南岸有眾多支流匯入其中,右岸坡度相對較緩,約15--20°,森林、草原茂密,春季柳絮飛舞,當地人稱夏干布特,"夏干"蒙語意為白色,"布特"即一叢之意。而石人子溝之名則因溝口有一塊高約2m,狀如人形的石頭而得名。據考證它是鹿石,是古代遊牧民族劃分草場的標記,上面刻有部落印記。 景區地處於天山北坡的山地寒地溫帶針葉林--灰褐色森林土帶,年均溫0-3℃,最熱月均溫9--<15℃,最冷月均溫-10- -15℃,年降水量500--1600mm。景區內常見野生動物以森林鳥類、馬鹿、狍子、野豬為主,偶見棕熊、雪豹的活動蹤跡。木壘縣林場已在該景區投資興建了石人子森林公園度假村。

秀麗石人子(石人子大龍王森林公園)

沿着木壘河谷逆流而上,綠樹掩映,風舞婆娑。一架棧橋把碩大的山峰裁成兩個巨大的豁口:"一個朝西稱西溝,一個正南,便是聞名遐邇的石人子溝。入了溝口,頓覺雲遮霧罩,怪峰構巧。雪線下輪廊分明的山地植被錯落有致地勾畫出天山山脈旖旎的風光。喧囂的木壘河水,越澗回迂,跌岩起伏。薈萃在這十里幽谷,不時堆起層層浪花,帶着冰的晶瑩,雪的聖潔呼嘯而出,真可謂奇峰怪石如奇妙的畫廊,澗湍水靛似美妙的樂章。

很早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涼,山坡上沒有樹和草,也沒有翻滾洶湧的河水。一位名叫努爾古麗的姑娘長得就象五月綻開的赤芍藥花兒,紫紅的臉蛋上鑲嵌着一對大汪汪,水靈靈的丹鳳眼,誰見了都會多看一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被一位名叫鐵木耳汗的小伙子深深地愛戀着。小伙子淳樸敦厚,厚厚的嘴唇永遠伴着笑意,象他的心底一樣的善良。他們相愛的事不料被覬覦努爾古麗已久的山神知道了,山神總想把他(她)們分開,一天,山神設下一個歹毒的圈套:他吸乾了河水,堵塞了泉眼,逼着老實的鐵木耳汗到陡峭的山崖上為他採集聖水。鐵木耳汗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終於攀到連接天橋的山頂,採到了聖水。山神眼看陰謀即將販露,就在鐵木耳汗下山時,將他猛地推下懸崖。努爾古麗聽到噩耗後,不吃不喝,每天都要站在山崖上呼喚鐵木耳汗的名字。她淒楚的喊聲感動了山鷹,山鷹便用它那刀一樣的尖啄在石頭上刻出鐵木耳汗的人像立在溝底。努爾古麗看到鐵木耳汗的石像,便從懸崖上飄然而下。她的淚水滲到了石縫匯成了百泉;灑在山坡上滋潤了百草,百草開出各種鮮花來答謝她。以後,人們為了懷念她就把花叫做"古麗",把這條山溝叫做石人子溝。

凡到過石人子溝的人都說她美。究竟美在什麼地方呢?一是說石人子綠與眾不同;奇岩構巧,怪石林立。那一座座,一尊尊奇峰怪石有的似虎落平陽,仍然流露着猙獰面目;有的象雄鷹展翅,傲慢視着蒼山穹廬;也有的象美麗的少女輕抒廣袖,翩翩起舞;還有的象長鬢老者把盞獨飲,自在悠然。二是說石人子的綠不同凡響;滿目青山都是綠,山綠水綠草綠,連那頂頂的牧民氈房也映得蔥綠,綠得可愛,綠得誘人。其實,綠才是山的本色,沒有綠就沒有山。綠,襯出了山的峻偉;山綠水綠草綠,也襯出了山的秀美。石人子的綠與眾不同的是無近無遠,無垠無涯……。

原始胡楊林

距離縣城東北150公里處,有一個被漢族人稱為"梧桐窩子",哈薩克人稱為"玉托朗格"(譯為氈房似的胡楊林)的地方,就是迷人的原始胡楊林。

胡楊林面積約30平方公里。八十年代初發現後經科學家初步考察,認定這是上古時期就有的原始胡楊群落的遺孑,距今已有6500萬年,千年的漠風雕塑着干枝大樹的"藝術形象"真是千姿百態,而更多的是如冠如傘,枝葉糾纏。胡楊"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朽",因而有"沙漠英雄樹"的美稱 當人們在大漠中艱苦跋涉而出現在前方的大片蔥籠的綠林又並非虛幻的"海市蜃樓"的時候,那驚奇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投入這綠色的世界,透過濃蔭看荒漠戈壁,滿身心的疲備睏乏全部留給了荒漠戈壁,這裡擁有的只是泌人肺腑的清新俊逸。林中樹冠相連,枝葉交錯。正值青春鼎盛的胡楊,平均干高10米,最高18米,林冠直徑平均4米,最大10米,胸徑平均30厘米,最大1.5米,三人尚不能合抱。屬於"祖爺輩"的老樹,彎腰駝背,滿臉憔悴,龜裂的樹皮記載着悠悠歲月,給它留下的風刀霜劍的痕跡。 在原始胡楊林四周的荒漠中常有黃羊、野兔、狐狸、狼等動物出沒,還有一種名叫"大鴇"的鳥貌似家雞,腿長、稍高,似雁而有斑紋,十分美麗,飛有聲,腳無後趾,是國家保護珍禽。1987年8月,沙特阿拉伯國王曾派他的總務大臣專程來木壘,帶上獵鷹捕大鴇。足見木壘境內的大鴇彌足珍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