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杆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杆鎮位於大關縣最北端,東北與鹽津縣中和鎮接壤,南與本縣吉利鎮相連,西北同永善縣細沙、團結鄉接界,西南與高橋鎮毗鄰。鎮人民政府駐地新街地處鹽(津)大(關)永(善)三縣邊沿結合部,海拔1180米,距縣城76公里,213國道臨街而過。面積241.14平方千米,形狀近似大關縣,就象是一個縮小了的大關。全鎮屬山地高原,地勢南北高、中間低。[1]

歷史沿革

民國初年為大關鄉轄地及綏江縣所轄飛灑地--元亨里(今木杆、漂壩、元亨村委會部分),民國30年(1941)建木杆鎮(不含今甘頂村委會),民國36年綏江縣所轄元亨里劃歸木杆鎮,1950年與今高橋鎮合劃為大關縣第六區,1953年春與高橋分設為第八區,1958年改稱木杆人民公社,1961年稱木杆區,同年區駐地由老街遷大園子,取名新街,1970年復名木杆公社,1984年又稱為木杆區,1988年改為木杆鄉。2002年撤鄉建鎮後為木杆鎮,全鎮轄振興社區、木杆、銀吉、元亨、漂壩、細沙、甘頂、丁木、向陽1個社區,8個村委會,占國土面積的18.3%,森林覆蓋率48%。2003年全鎮人口25236人,其中農業人口25172人,占總人口總數96%;有苗族1644人,占總人口的6.27%。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2563人。

歷史人文

據記載,清雍正二年二月(1724年)劉、李、歐陽三姓人家從湖南逃荒至四川敘府(宜賓),沿五尺道入滇,行至漂壩落腳。舉目四望,莽莽荒野,林木參天,蒿芥蔽人,野獸成群,遂定居下來,搭棚為屋,采果漁獵,刀耕火種,繁衍後代。自此,木杆境內便有了

人煙。清乾隆年間,官銅在副官村轄內金沙江上落水,民眾打撈無獲,官紳願以檜溪十地(今永善縣檜溪鎮)劃歸老縣,請老縣代賠官銅,此時,在木杆的細沙、漂壩、銀吉等地有了銅礦的冶煉。劃地後,剩下木杆、元亨里仍屬副官村,但與之全不接界,成為副官村的"飛地",1910年副官村改稱綏江縣,此後幾經周折,至1947年10月,"綏江之'飛灑'、大關之'摳沱'"的木杆、元亨等地才劃歸大關管轄。

木杆歷史雖然不長,但各地遷入的人口帶來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得木杆一直就有着較為濃厚的文化基礎,房屋建築與湘西、川渝南部邊緣地帶相似,各種文化活動甚為活躍。解放前就自發組織有龍燈舞、唱花燈、牛燈、獅子舞等,1988年龍年春節,在木杆鎮街上以彭道敏、鍾道源、羅朝禮、楊承松、趙學文、張明芬等人成立了舞龍領導組,並由羅朝禮、彭道敏等手工做起了龍,在春節期間在中學球場、新街、老街舞起了龍燈,盛況空前,成千上萬的人湧向了木杆,除此之外,2000年又逢龍年春節,上述地方名人又籌備舞起了龍燈。2012年上述名人相繼離世,龍年舞龍的文化活動便停止了。除此之外,木杆老街街上還不時有打圍鼓、唱道琴的;解放後,鄉里、學校組織演出過許多歌劇、話劇、歌舞等劇目節目。

木杆的木串架房建築具有地域文化特點,這種建築完全由木結構組成,榫眼相扣,數間房串成一個整體房架,牢固結實,不怕地震。歷史上曾有許多建房的能工巧匠,其中清末民初的胡洪禧精通大墨(立房架)、小墨(雕鏤刻),聲名遠播,他承建的向家住宅,豎房架時不用木工工具,眼口不加楔子,不削榫頭,幾百隻榫眼嚴絲合縫,不差分毫,此房建成百年仍然結構不松,拼板無縫,一直作為前鎮政府辦公駐地。今天,走在木杆的鄉村,所見大都還是這種建築,只不過牆壁已使用泥土、沙磚或空心磚了。木杆歷史上還有過許多廟宇,如大佛山寺廟,木杆河場的文昌宮、禹王宮、武廟、川主廟、靈官廟,漂壩場的黑神廟、邱元寺、東皇殿等。木杆因地處三縣交界,山巒重疊,周圍都是深山老林,一度曾匪、霸橫行,並盛行種植罌粟,直到解放後,這些社會毒瘤才被人民政府徹底清除。[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