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箱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箱鼓,或稱鼓箱,是一種箱狀的木質打擊樂器。音譯為卡宏(西班牙語:cajón,國際音標:),西班牙語本意為木箱或抽屜。演奏時用手拍敲木箱前端薄板發聲,聲音類似於爵士鼓。流行於古巴秘魯等地。箱鼓在弗拉明戈倫巴等拉丁系音樂中經常被使用,一些民謠音樂中也選擇用箱鼓來伴奏。

近年箱鼓漸漸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尤其是一些街頭音樂表演團體,由於它可以奏出和爵士鼓相近的音色,而且亦比爵士鼓易於攜帶和使用,因而成為近年來不少敲擊樂手所學習和使用。

外形

箱鼓為一長方體形狀木箱,共有6面,其中背面設有圓孔形的共鳴孔,讓聲音可以透過這個圓孔擴大及傳出。箱面可以配以不同厚度的膠合板所拼砌而成,並且能在個別的板後加設響弦,製造出如小鼓般的聲響。除了膠合板外,亦有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稱亞加力膠)、玻璃纖維材料造板,所製造出的聲音亦有不同。

至於尺寸方面,則沒有特定的標準,通常箱鼓的高度為18或20吋,闊度則為12吋或13吋,因為這個高度可以讓一般的成年人坐在樂器上而雙腳可以貼地[1],另外亦有較細的型號,如13、14或15吋的高度亦有,視乎不同演奏者的需要。

歷史

現時較普遍的說法,都是指出箱鼓的發源可能是源於古代非洲的一種,後來隨着新大陸的發現,部分非洲人被販賣至南美洲當作奴隸,他們帶同了這種鼓一同流傳到秘魯、古巴等國家,並在南美洲中一帶逐漸流行起來,再經過改良而成為了今日的模樣。 該卡洪被認為起源於秘魯。非洲奴隸從他們的家園取代COD的航運箱流離失所家鄉鼓。在古巴,小梳妝檯的抽屜被用於同樣的目的。該儀器是精緻,成為古巴和秘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典型的演奏手法

演奏箱鼓主要是利用雙手,在箱鼓不同的位置上拍打以發出聲音,其中可以運用手指製造滾奏、以摩擦力製造輪奏、以手掌不同的部分或以特定的姿勢敲打,以做出不同的聲效;甚至亦可以利用腳掌或道具(如腳踏板)等營造不同的色彩[2]

演奏姿勢方面,演奏者較常的方法是坐在箱鼓頂部,雙置於箱鼓兩側,並稍為將箱鼓向前作少許傾側,以提升箱鼓的共鳴感。這是因為最初的箱鼓,底部皆為木板,因此和地面的接觸較多,共鳴感亦稍為減弱。現時部分新型號的箱鼓,於底部的四角加裝了支撐膠粒,大大改善了共鳴感。

視頻

木箱鼓 相關視頻

木箱鼓教學《真的愛你》
木箱鼓入門教學第4課 常用節奏型練習

參考文獻

  1. 木箱鼓介紹,鼓動福音
  2. 時尚流行打擊樂--箱鼓(卡宏鼓),新浪博客,201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