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封李善長第一功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朱元璋為何封李善長第一功臣,歷史故事。[1]
故事內容
朱元璋能成功離不開一個人——李善長。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時,共封了六位公爵,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韓國公李善長,也就是說在朱元璋心裡,李善長是「第一功臣」,那麼這個負責後勤工作、無武功建樹的李善長如何會得到朱元璋的如此厚待?
首先李善長跟朱元璋是老鄉,他們在心態和情感上很容易走進。
再有,李善長的能力確實非同一般。從《明史·李善長傳》和《明實錄》來看,李善長具有以下特點:
1、李善長「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意思是李善長很早就熟讀經典,策劃事情多能成功。
2、《明史》說李善長「其為里中長者」,說明他社會經驗豐富,且有一定威望,精通人事關係。
3、李善長在元末時曾避匿山中,預測世事,這說明他有獨特的政治頭腦,擅於把握政局,是個優秀的政治家。
4、《明史》說李「善長明習故事,裁決如流,又嫻於辭命」。遇事能迅速地解決,使朱元璋免於前線後方應接不暇,省去不少心思。
那麼李善長如何成為朱元璋的鐵哥們兒的呢?有兩件事:
一、李善長投奔朱元璋時,朱元璋先是以禮相待,後留他做了「掌書記」。當時朱元璋對自己未來的發展還很迷茫,他就找來李善長問「四方戰鬥,何時定乎?」李善長奉勸他,要他效仿劉邦,「法其所為,天下足定也」,做第二個平民皇帝,李善長的鼓舞堅定了朱元璋進取的信心,這是朋友加兄弟般的最大支持,朱元璋能不感激嗎?更何況李善長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忠心耿耿地留在朱元璋身邊,幫助他、輔佐他。
朱元璋不斷取勝,個人威望也日益提高,這引起了頂頭上司郭子興的不滿和猜忌。
郭子興身邊也不全是酒囊飯袋,有人幫郭子興出了一個狠招:打算剝奪了朱元璋的兵權,並將李善長給調離,叫他輔佐自己。郭子興與朱元璋是上下級關係,郭子興要調李善長,,一來說明李善長有本事且名聲在外,到高一層發展更加有利;二來即使是平調,但郭子興畢竟是一軍之帥,前途也不差。但令人費解的是,李善長聽到調令後,不是高興地與人道別,而是哭,而且哭的很傷心。有人問他為什麼哭,他說就是不願意離開朱元璋。朱元璋聽到後感動也要掉淚了。李善長之淚應該不是裝出來的,一來朱元璋那時並非大富大貴,還僅僅是農民軍里的下屬將領,取天下是個未知數,李善長沒必要拍朱元璋的馬屁。第二,李善長畢竟是個讀書人,又是「里中長者」,可以說是有頭有臉的人,男兒有淚不輕彈,李善長卻實實在在的落淚了,這足以表明他肯定是發自內心的忠誠,由此可見朱元璋與李善長關係之不一般。自此以後,朱元璋倍加重用李善長,信任李善長,依靠李善長。而李善長也能勤勉自持,毫不倦怠。《明史·李善長傳》
二、在朱元璋打下和州後,為鞏固根據地,朱元璋率軍在外拓展,留下一個空虛的大後方和州城,讓李善長守着。不料這件事走漏了消息,元朝軍隊逮住機會前來偷襲,當時和州城很危險,外無援兵,內為老弱病殘,怎麼辦?李善長最終想出了一個辦法,設下埋伏,將來勢洶洶的元軍引入了事先設好的埋伏圈,接着,依靠城內剩餘的這些老弱病殘兵力發起攻擊,結果大敗元軍。朱元璋回來後,看到和州不僅安然無恙,而且還挫敗了元軍,鞏固了後方根據地,由此對李善長充滿了由衷的佩服和感激,也就更加欣賞李善長的非凡的能力。《明史·李善長傳》
當然,李善長對朱元璋政權的功勞還不止於此,在建立大明王朝前後,李善長的貢獻在人臣中少有人可比。
第一,不僅能做好後勤保障和軍糧籌劃工作,而且還當好軍事參謀、人事參謀。《明史》說李善長「從下滁州,為參謀,預機畫,主饋餉,甚見親信」、「太祖威名日盛,諸將來歸者,善長察其材,言之太祖」。來歸順的將領,李善長都協助朱元璋予以妥善安排,諸將之間產生了矛盾,李善長也極力勸解調和。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李善長掌握了太多的軍事機密和人事機密,在戰爭年代,軍務繁雜,敵我鬥爭你死我活,朱元璋少有精力來懷疑自己的「親密戰友」,反而越發青睞他。但到了和平年代,知道的太多並非是什麼好事。朱元璋強渡長江,攻克太平,直指南京,就是他與李善長一同謀略並取得成功的。在朱元璋眼中,李善長是輔佐朝政的得力助手,拜之為右相國。《明史·李善長傳》
第二,參照元制,將元朝的弊政剔除,制定了鹽法、茶法、錢法、漁法等,幫助朱元璋恢復和重建社會經濟秩序,為大明經濟好轉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三,與劉伯溫共同編定《大明律》,健全大明的禮儀制度,構建有序的等級社會。
一句話,李善長在大明帝國建立的前後是個僅次於朱元璋的核心人物。
視頻
朱元璋和李善長,這一問一答,堪稱教科書級帝王對話!
參考資料
- ↑ 朱元璋為何封李善長第一功臣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