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兵
出生 1953年8月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長
知名於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中國生理學會理事、北京生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知名作品針灸的科學基礎
針刺鎮痛的節段性機制與全身性機制
經絡的研究

朱兵,1953年8月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長[1]

簡介

職 稱:研究員

職 務: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所長

畢業學校:法國巴黎大學(6)生命科學

學 歷:研究生

學 位:博士

導師類別:博士研究生導師

專 業:中西醫結合基礎

學術兼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中國生理學會理事、北京生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科研簡況及代表性成果: 針刺鎮痛的階段性機制與全身性機制研究

朱兵,法國巴黎大學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所原所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 中外針灸關注問題分歧大

由於臨床證據不充分,西方針灸的病種局限在軟組織病痛、頭痛、失眠等疾病上。這類疾病多局部取穴,與中醫經絡理論關係不很緊密,導致中醫理論受到西方針灸學派的質疑。

由於這些疾病多以痛症為主,而體表刺激傳入引起的對疼痛的節段性作用和全身性作用已是疼痛研究領域公認的兩種理論。且這兩種效應的產生與穴位關係並不密切,無論是穴位針刺還是旁開的非穴位針刺都能激活這兩大疼痛調製系統,產生鎮痛效應,因而「穴位」並不重要。這個問題導致西方針灸學派對穴位存在與否的懷疑,同時認為針灸只是「安慰」效應。

西方臨床研究中常將「非穴位」作為安慰對照,既然穴位和非穴位針刺都能緩解疼痛,那麼針灸的作用就相當於安慰劑作用的論點也就產生了。但是就同樣的臨床觀察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穴位和附近的「阿是穴」都能用於治療多種痛症。

長期以來,我們過於強調穴位的特異性,這也是西方針灸學派質疑的重點。其實只是我們把穴位的有效性當作了穴位的特異性,或是一個穴位比某個穴位效應好一點,僅此而已。

針灸療效高卻無助針灸國際化

西方在評價針灸臨床療效時質疑,我們療效奇高,但研究設計又乏嚴謹。「雙盲」方法的核心在於避免主觀偏倚,盲患者易,而盲針灸醫生才是克服主觀偏倚的最重要對象;然而,在這個問題上,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都重視不夠。以針灸為職業或謀生手段的從業者很難克服這種主觀偏倚。

同時,由於針灸的有效病種常缺乏客觀指標,這都是造成我國針灸研究論文水平較低、療效自恃過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引入中立的評價方介入臨床研究是值得推薦的。

承擔課題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 1項

國家攀登計劃研究課題 3項

人事部和國家科委專項課題 4項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1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7項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1項

獲獎情況

參與和主持的研究課題先後獲院、局級成果1、2、3等獎12項。部分如下:《針灸的科學基礎》: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針刺鎮痛的節段性機制與全身性機制》: 獲中國中醫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經絡的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針刺鎮痛的階段性機制與全身性機制研究"獲2004年中國中醫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中國針灸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北中醫學院"楚天學者"特聘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

撰寫《針灸的科學基礎》一部。

迄今為止,在國際SCI雜誌發表論文26篇,《中國科學》發表論文2篇,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

指導研究生簡況:已畢業博士6人,碩士6人。在讀博士6人。

研究方向:針灸效應機制針刺鎮痛原理循經感傳機制經脈-臟腑相關聯繫研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