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旦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旦華

朱旦華(1911年12月26日-2010年5月29日),女,原名姚秀霞,浙江慈谿人,毛澤民同志的夫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第四—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政協江西省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席。1937年1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1月曆任延安陝北公學學員、新疆迪化女中教務主任。1946年9月曆任延安中央黨校休養員、中央婦委會秘書。1949年3月任全國婦聯組織科科長。

2010年5月29日,在南昌逝世,享年99歲。

基本內容

中文名:朱旦華

逝世日期:2010年5月29日

主要成就:長期致力於江西省婦聯工作致力于堅持完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

信仰:共產主義

職業:原全國政協常委、江西政協副主席

別名:原名姚秀霞

出生日期:1911年12月26日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丈夫:毛澤民

畢業院校:上海務本女子中學、陝北公學

籍貫:浙江慈谿

人物生平

朱旦華,原名姚秀霞,1911年12月生於浙江省慈谿縣莊橋鎮。由於父親在上海謀生,後舉家遷到上海。不久,由于洋貨充斥市場,朱父的土布店被擠垮了。朱旦華的母親生有三女七男,朱旦華排行老二,全家生活自然是十分艱難。

1925年,朱旦華考上了上海名校務本女子中學。初中畢業後,進了免繳學雜費的本校師範科。後以學校優等生的身份留校,在教務處供職。這樣,她除了生活自立外,還可以幫家裡還債。

1937年八一三事變,日軍進攻上海,上海務本女中停辦了。早就參與社會進步活動的朱旦華,積極向中共秘密黨組織提出奔赴延安的要求。她回憶說:「我和許多熱血青年一樣,非常嚮往黨中央所在地延安。當時,有些父母阻攔自己的孩子去延安。我的父母也這樣。我離家時,也是說服了淚眼模糊的雙親,才奔赴延安的。」她在離開上海之前,還把一位好友從延安寄來的信,交給了秘密黨組織辦的《解放周刊》。該刊將此信以「陝北來信」為題發表出來以後,吸引了許多上海進步青年與文化人士。不久,朱旦華在黨組織的介紹下,改名為朱家農與兩個男生結伴前往延安。他們輾轉杭州、金華、南昌、武漢等地,克服重重困難來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然後又於8月底步行奔赴延安,至1937年冬才到達延安,很快便進入陝北公學學習。

1938年3月,朱旦華從陝北公學畢業後,與28名抗大、陝公畢業生一道,被分配到新疆工作。就在去新疆途中,她取《詩經》「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之意,將名字改為朱旦華。

當時的新疆是軍閥盛世才的勢力範圍。盛世才得到蘇聯援助,接受了中國共產黨聯合抗日的主張,同意在省會迪化市(今烏魯木齊)設立八路軍辦事處(不公開掛牌),歡迎中共方面派幹部去幫助他。

1938年7月,朱旦華被分配到省立迪化女子中學任教導主任。不久被推選為新疆省婦女協會常務委員兼宣傳部長、秘書長,新疆省政務委員會委員。

朱旦華滿懷激情來到女中,忘我地投入了工作。她制定了「誠毅團結、勤肅緊張、敏活健壯、精勇創造」的十六字校訓,並親自創作了《迪化女子中學校歌》歌詞,號召「姐妹們,努力,努力,站到鬥爭的最前線」。作為新疆婦女協會的宣傳部長,她組織學校師生業餘歌詠隊、話劇團,利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上街宣傳演出。她還組織編輯發行《婦聲半月刊》《新疆婦女》等刊物,宣傳革命理論和抗日救亡運動,宣傳婦女解放,介紹蘇聯情況。她整日忙個不停,似乎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充分顯示了一位投身革命潮流、朝氣蓬勃、奮勇向前的新女性的風采。

人物評價

朱旦華同志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服從組織,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她襟懷坦蕩,光明磊落,立黨為公,以堅定的黨性維護真理、堅持原則;她堅守清貧,反對奢華,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嚴格要求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她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求真務實,密切聯繫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朱旦華同志的一生,是把畢生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1]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不息的一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