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景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景英 ,字幼芝,一字梅冶,號研北,湖南武陵人。清朝官員,書法家。

生平經歷

乾隆十五年(1750)解元。十九年知寧德縣。三十四年(1769)四月二十日任臺灣海防同知,駐鹿耳門,地為臺灣門戶,司海口商船出入,兼管四縣,極為險要。而臺北遼闊,南北路兵單汛薄,請派兵防衛。當局韙其言。三十七年秩滿回京。三十九年遷北路理番同知,署汀州邵武府。 告歸,除圖書外,別無餘蓄。其為政行所無事,而以文學飭吏治,公餘流覽圖籍,博雅自喜。工書法,能詩文。 [1]

著作

景英以文學飾吏治;書工漢隸。纂修「沅州府志」,精覈為時所稱。著有「畬經堂文集」八卷、「畬經堂初集」六卷、「畬經堂詩續集」四卷、「畬經堂詩三集」四卷、「研北詩餘」一卷,收於《四庫全書未收書籍刊》。又《海東札記》四卷,共分八類,則專記其宦臺時之見聞,為治臺史者所取資。[2]


《海東札記》

為其任臺灣海防同知時所作,專記其宦臺時之見聞,提供許多乾隆時期的臺灣資料。《海東札記》共分四卷,卷一記方隅、巖壑,卷二記洋澳、政紀,卷三記氣習、土物,卷四記叢璅、社屬,附有他個人所作的集杜詩五律十三首,及〈臨江仙〉詞八首(以「東瀛署齋八詠」為題)。 《海東札記》內容主要記述臺灣的山川海洋等地理形勝、氣候、物產,漢人風俗習慣與原住民生活情形。除參考臺灣方志之記載以及前人遊記外,朱景英以自己親身居住臺灣三年的生活經驗,對許多先前的敘述加以辯証,更提出前人所未觀察到的事物及看法,可說是極具原創性的一本遊記。本文擬由地理、氣候物產、漢人習俗與臺地建築、原住民風俗等方面論析,提出《海東札記》與先前清代臺灣遊記之同異,據以論定本書之地位與價值。[3]

【晚步】

出自《海東札記》,與《畬經堂詩集》卷二、卷三。

《詩句》: 晚天涼意逗簾波, 行飯前除綠綻莎。 忽覺暗香侵袂下, 西風吹散貝多羅。 [4]


【鳳山道中】四首之一

出自《海東札記》,與《畬經堂詩集》卷二、卷三。

《詩句》: 秋氣偏遲到海涯, 征輿觸熱走塵沙。 雨餘少覺涼颸入, 一路香吹晚稻花。 [5]

【食波羅蜜】東瀛雜詩八首之五

《詩句》: 為愛中邊1 味, 寧辭割蜜脾2。 餘香3 來佛鉢4, 再濯5 出清池。 薝蔔6 風林現, 醍醐7 露乳垂。 三三8 勞說法9, 噉10 罷尚攢眉11。

【題解】

本詩為五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參冊。「波羅蜜」是植物名,桑科波羅蜜屬,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樹皮呈現灰褐色,樹幹有白色黏質乳液。葉互生,呈橢圓或倒卵形。果實亦稱為「波羅蜜」,呈長橢圓形,大如冬瓜,果仁白色,果肉富含香氣,可食。或稱為「菠蘿蜜」、「婆那娑」。原產於印度、東南亞,於隋唐時期傳入中國,稱為「頻那挲」為梵文 Panasa 對音,宋代改稱波羅蜜,沿用至今。波羅蜜又稱樹鳳梨、木波羅,容易被誤認為榴槤,同時具有香蕉、芒果、鳳梨的綜合口味,荷蘭人引進臺灣。臺灣氣候與土質適合波羅蜜栽種,所結的果實特大,滋味芳美。波羅蜜果肉除了生食,也可製成果醬、果汁以及果乾。本詩描寫生食波羅蜜的滋味與口感,還提到波羅蜜各種部位兼具不同的用途,並且彷彿進入醍醐灌頂的境界。

【注釋】

1.中邊:原指內外。本詩指為嚐波羅蜜果實的滋味。

2.蜜脾:脾,音ㄆㄧ ˊ。蜜蜂所營造釀蜜的房,形狀如脾,故稱為蜜脾。

3.餘香:濃郁的香氣。

4.佛鉢:鉢,音ㄆㄛ。「佛鉢」原指佛陀所用的食鉢。

5.濯:音ㄓㄨㄛ ˊ,洗也。

6.薝蔔:音ㄓㄢ ㄅㄛ ˊ,佛經記載的一種花,梵語Campaka音譯, 意譯為鬱金花。色黃,香濃,樹身高大。或以為即梔子花。

7.醍醐:音ㄊㄧ ˊ ㄏㄨ ˊ,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乳酪,為油脂狀的凝結物,性甘美溫潤,自古以「醍醐味」稱為至上的美味。本詩「醍醐露乳垂」意謂「波羅密」滋味芳美,果實形狀呈橢圓或倒卵形,有如垂乳。

8.三三:佛家語,三種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願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9.說法:演說佛法教義。本詩「三三勞說法」意謂聽講佛法教義的煩雜。

10.噉:音ㄉㄢ ˋ,同「啖」字,吃。

11.攢眉:攢,音ㄘㄨㄢ ˊ。「攢眉」即皺眉,憂慮不快的神情。本詩「噉罷尚攢眉」意指聽講深奧的佛法教義,煩雜不快。倒不如食用波羅蜜的滋味有如醍醐罐頂。 [6]

參考文獻

官銜
前任:
韓琮
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上任
繼任:
成城
前任:
張可傳
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上任
繼任:
沈榮勳

對外連結

朱景英.台灣記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