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有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有勇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55年11月
雲南箇舊
國籍 中國
職業 農業科學研究

朱有勇,1955年11月16日出生,男,漢族,雲南個舊人,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共黨員是中國工程院院士[1] 、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

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2] 」等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2日,中央宣傳部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朱有勇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3] 稱號。

人物經歷

1974年2月參加工作,

1977年考入雲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

1982年畢業獲雲南農業大學農學學士學位,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87年獲雲南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專業碩士學位,畢業

1994年7月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研修分子植物病理學,

1996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留學回國,任雲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

2000年獲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學位。

2002年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3年任國家農業生物多樣性工程中心主任,博導,併兼任英國Wolverhampton大學和荷蘭Wageningen大學博導;

2004年任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

2006年任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2011年12月8日,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3年4月15日,評選為河南農業大學雙聘院士。

主要貢獻

1982年朱有勇教授開始從事生物多樣性控制病害的科學研究。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了生物多樣性是控制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基本明確了作物品種搭配和時空配置控制病害的原理和機制,發明了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害專利技術30餘項,建立了應用推廣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規程,形成了一系列促進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的實用技術。

2000年,水稻品種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的研究結果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NATURE上作為封面文章發表,探明了品種多樣性控制病害的基本效應、作用和規律,解析了遺傳異質、稀釋效應、物理阻隔、協同進化和微生態氣象條件變化等因素控制病害的機理。

2001年該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技術;

2002年發明了麥類與蠶豆、油菜與蠶豆多樣性優化種植技術;

2003年發明了玉米與馬鈴薯時空多樣性優化種植技術;

2004年發明了玉米與魔芋時空優化控制病害技術;

2005年發明了玉米與辣椒優化種植技術;

2006年研發了烤煙與玉米時空優化配置技術;

2007年研發了甘蔗與玉米、甘蔗與馬鈴薯時空優化栽培技術;

2008年,朱有勇教授發明的一系列作物多樣性時空優化技術被雲南省政府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在全省大力推廣,三年內普及到適宜推廣面積的百分之九十。

朱有勇長期從事生物多樣性控制植物病害的基礎、應用基礎和示範推廣研究,初步揭示了生物多樣性控制病害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在國際上創建了"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和技術"和"生物多樣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論",經過國內外數千萬畝的示範推廣,獲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標誌該成果的學術論文"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2000年在英國的《自然》雜誌全文發表,得到了國內和國際科學界的高度評價和普遍認可。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專著5部;獲國家專利5項。

2000年至今,他任雲南農業大學首席教授,英國Wolverhampton大學、荷蘭Wageningen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培養碩士研究生41人、博士研究生8人、留學生5人、本專科學生400餘人。

至今,朱有勇教授首席主持973項目1項,主持完成863、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國糧農組織、亞洲發展銀行及省部級項目20餘項,研發技術累計推廣面積1億餘畝,為利用生物多樣性促進糧食安全提供了成功範例。在NATURE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30餘篇,出版專著5部。

2015年,朱有勇接到了去往與緬甸接壤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進行駐鄉扶貧的任務。在朱有勇及其團隊的技術指導下,農戶利用冬閒田種出的馬鈴薯最大的有5斤重,一家農戶一個冬天就有一萬元的收入。截止到2018年,瀾滄縣的冬閒田馬鈴薯種植區已經超過200萬畝,其產量與荷蘭水平相當。

人物榮譽

獲國內外科技獎12項。

朱有勇於2001年獲得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2004年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稻米年科學研究一等獎,2005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獲得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得國際農業磋商組織(CGIAR)優秀成果獎、雲南省自然科學研究一等獎等國際、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14項。曾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高校名師獎、全國模範教師、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推廣標兵、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興滇人才獎等榮譽。

2005年度,全國十佳三農人物獲獎人之一。

2019年12月2日,獲得「時代楷模」稱號。

參考資料

中宣部授予朱有勇「時代楷模」稱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2019-12-3]

視頻

【64歲院士朱有勇4年紮根雲南教農民種地 盤活了「冬閒田」 種下了「致富三七」】

參考來源

  1. [1] ,中華網, 2019-12-02
  2. [2] ,央視網, 2019-12-02
  3. [3] ,新華網,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