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炎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炎暉(1901—1938),浙江瑞安人,1924年赴廣州參軍,在第四軍十師三十團當兵。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屢建戰功,被提升為排長、連長。1929年調六十一師八旅任連長,參加粵桂戰爭和中原大戰,又以戰功升營長。1932年,任六十一師一二一旅營長時,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在大場、廟行與日軍第九師團植田部展開激戰,直至白刃搏鬥,三天三夜未曾合眼,身負重傷而不下火線,受到蔡廷鍇將軍的嘉獎。1933年,升任六十一師二四一團團長。因積極支持十九路軍蔡廷鍇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失敗後遭軟禁。1934年進黃埔軍校高教班第三期學習。1935年6月畢業,調任武昌陸軍整理處上校參謀兼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官。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起,調任94軍185師任團長,立即上書請纓抗戰。1938年升任國民革命軍546旅少將旅長。在武漢會戰中,阻擊金牛地區的日軍,並與日軍展開拉鋸式的爭奪戰和肉搏戰;雖身染重疾,仍用擔架抬着指揮。後因寡不敵眾;在1938年11月3日壯烈犧牲,年僅37歲。國民政府追贈朱炎暉為陸軍中將。1987年8月12日,人民政府批准追認朱炎暉為革命烈士。 [1-4]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