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朱載育(1536——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又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卒諡端清,河南省懷慶府(今焦作沁陽市)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朱載育深受父親鄭恭王修德講學、布衣蔬食、能書能文、折節下士的影響,自幼儉樸敦本,聰穎好學。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恭王非罪削爵,被禁錮高牆。年僅15歲的朱載育,篤學有至性,築土室於宮門外,開始了席蒿獨處的淡泊生活。在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長歲月里,朱載育拜結賢哲,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專心攻讀音律,歷算,並開拓了邊緣學科的廣闊領域。
個人簡介
朱載育(1536--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又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卒諡端清,河南省懷慶府(今沁陽市)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朱載育深受父親鄭恭王修德講學,布衣蔬食,能書能文,折節下士的影響,自幼儉樸敦本,聰穎好學。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恭王非罪削爵,被禁固高牆。年僅十五歲的朱載育,篤學有至性,築土室於宮門外,開始了席篙獨處的淡泊生活。在漠落坎坷十九年的漫長歲月里,朱載育拜結賢哲,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專心攻讀音律,歷算。隆慶二年(1568年),恭王冤白還爵,三十二歲的朱載育理應恢復世子冠戴,但他無視紫誥金章,高車駟馬,毅然自甘淡泊,在音律研究上窮追不捨,又開拓了邊緣學科的廣闊領域。朱載育自負學任,志在革新,三十五歲才當了新郎。萬曆十九年(1591年)。鄭恭王駕薨,朱載育理當嗣爵,他為述家學,成父志,卻累疏懇辭,高風讓國。他從五十七歲起,決然走出宮門,開始過「門無車馬終年靜」的隱居生活。[1]
朱載育隱居在懷慶府城北30多華里的九峰山之陽。這裡前有丹水縈洄,後有九峰屏峙,左修竹,右植桑,與晉時竹林七賢所處的翠筠現僅有三華里。如同七賢一樣,受「五祖七真」的「求真」影響,他在那紙窗茅舍,竹榻鋤侶的田園裡,一方面與農樵雜處,耕植餵養為手段,挖掘整理民間藝術(金鼓)為目的;一方面撰雕印裝,集大成著。萬曆三十九年,朱載育走完了從王子到布衣曲折的人生道路,回到了他歸宿的絢麗星空。[2]
朱載育越祖規,破故習,反判宋明理學,注重實踐和實驗,一生刻苦求真,嘔心瀝血,共完成《律學新說》、《算學新說》、《嘉量算經》、《樂律全書》和《醒世詞》等二十多部立說巨著。他在珠算上進行開平方,開立方計算、得出了求解等比數列,首創十二平均律,提出了「異徑管說」,設計並製造出弦准和律管;他創立「舞學」,繪製了大量舞譜;他發明了累黍定尺法,精確地計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與地磁偏角,還精確計算出回歸年的長度值和水銀的比重。早在明代,朱載 就為我國奪得了多項世界第一。「他的理論是音樂學和音樂物理學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大發明」,他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誕生出的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是樂律學家、音樂家、樂器製造家、舞學家、他又是算學家、物理學家、天文曆法家、在美術、哲學、文學方面也有驚世的建樹。朱載育是「我們中華民族引以為榮的偉大巨星之一,是我們炎黃子孫精神支柱之一。」「在他的身上,充滿了科學、哲學和辯證思想的光輝。」時至今日,朱載育的不少學術成果,在現代科技中還發揮着潛在的作用。中外學者驚嘆他為「不可思議的異人」,稱他為「神人」,尊崇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朱載育是真正的「世界歷史文化名人」。[3]
個人成就
在漠落坎坷獨居19年的漫長歲月里,朱載育拜結賢哲,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專心攻讀音律,歷算,並開拓了邊緣學科的廣闊領域。朱載育24歲時,寫出了他的第一部學術專著《瑟譜》。之後又相繼寫出了《樂律全 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辯惑》等一系列音樂理論著作。朱載育越祖規,破故習,注重實踐和實驗,一生刻苦求真,嘔心瀝血,共完成《律學新說》、《算學新說》、《嘉量算經》、《樂律全書》和《醒世詞》等20多部立說巨著。他在珠算上進行開平方、開立方計算,得出了求解等比數列,首創十二平均律(或稱十二等程律、新法密率),提出了「異徑管說」,設計並製造出弦准和律管;他創立「舞學」,繪製了大量舞譜;[4]
朱載育不僅精於音樂研究,功於舞蹈設計,而且在天文、算學等方面也碩果纍纍。在天文學上,萬曆九年他完成了《律歷融通》這部歷學著作;之後,又在總結前人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寫出了兩部新曆《黃鐘歷》和《聖壽萬年曆》。在算學上,他首次運用珠算進行開方,研究出了數列等式,解決了不同進位制的小數換算,其中某些演算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他發明了累黍定尺法,精確地計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與地磁偏角,還精確計算出回歸年的長度什和水銀的比重。「他的理論是音樂學和音樂物理學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大發明」,他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誕生出的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是樂律學家、音樂家、樂也有驚世的建樹。早在明代,朱載育就為我國奪得了多項世界第一。中外學者尊崇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朱載育是真正的「世界歷史文化名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