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進
出生 1965年4月24日
北京
國籍 中國
職業 北京天文館館長

朱進 (1991年7月 - )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獲博士學位。1991年7月至2002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後改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工作,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其中1992年5月至1994年4月為該單位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2002年9月起調任北京天文館館長。 [1]

人物介紹

簡介

朱進,男,漢族,1965年4月24日生於北京。1985年7月本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獲學士學位。1991年7月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獲博士學位。[2]

兼職

北京天文館館長,研究員;

北京古觀象台台長;

《天文愛好者》雜誌主編;

北京校外教育協會會長;

中國天文學會常務理事、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天文館專業委員會主任;

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副理事長、青少年工作委員會主任;

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

北京UFO研究會副理事長;

中國科技史學會理事;

北京反邪教協會理事;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委員;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3分支學科(行星系統科學)組委、第15專業委員會(彗星和小行星的物理研究)秘書、第20專業委員會(小行星、彗星和衛星的位置及運動)組委、第55專業委員會(天文學與公眾的溝通)組委;

北京市人大代表。[3]

媒體介紹

記者印象

與朱進博士結識已近10年,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隨和,永遠面帶微笑。在北京市中小學生科技節、北京校外教育論壇、科技館進校園活動、5·18國際博物館日……各種大型科普活動上,總能看到面帶微笑發表演講的朱進博士。

朱進是我這個天文外行記者遇到的最好採訪的專家之一--手機24小時開機、MSN永遠上網,需要的文字材料、各種圖片是有求必應……凡是記者遇到的各種問題,隨時都可以得到朱進博士的幫助。

2009年7月22日發生日全食之際,記者去採訪朱進時,他雖然已打點好行裝,要出發去觀測點,但是他一直耐心地解答記者的問題……

朱進就像他熱愛的天文學性格一樣,是那麼的遵守誠信,使他成為大眾信賴的科普之星。

一位天文愛好者

一頭黑色的捲髮,一雙鞋底厚厚的旅遊鞋,一個大大的雙肩背包,一個不離手的單反相機。朱進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旅行者,而不像是一個科學家。

"城裡燈太亮,要看星星只能去郊區,只要有空,我在晴天的晚上都想去拍星星,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還是願意把自己定位為一位天文愛好者。

從小愛看星星的朱進自然而然地迷上了天文,1981年高考時便選擇了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1991年,獲得南京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分配到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工作。

自1994年開始,他主持北京施密特CCD小行星研究項目,到2001年止,共發現了獲國際小行星中心暫定編號的小行星2728顆,其中已有1214顆獲得永久編號和命名權。

1997年6月3日,朱進的項目組還發現了一顆彗星,後來它被命名為"朱-巴拉姆"彗星。在研究領域頗有建樹,朱進也成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的委員。

2002年9月,一紙任命狀改變了朱進的人生軌跡,他調任北京天文館館長,從一位天文專職科研人員,轉變為專職科普工作者和兼職的科研人員。多年來,幾乎每個月,朱進都要"出鏡"向公眾解釋天文現象,每周組織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天文興趣小組的活動。

星空是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一幅地球城市燈光衛星圖,展示出城市燈光污染的嚴重。隨着經濟發展,地球變得越來越亮,最亮的地方是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城市發展往往沿着海岸線和運輸網絡,即使沒有基本地圖,仍然可以看出許多大陸的輪廓線。然而天文學家們卻希望望遠鏡遠離城市燈光。

"我們小時候可以經常看到璀璨的星空,如今的小孩已經很難看到了。"朱進說,城市裡的燈光被叫做"亮麗工程",讓城市亮起來,但是從天文學的角度,把它叫"燈光污染",對天文觀測是有影響的。

朱進說,星空在聯合國新千年發展計劃中,把它作為宇宙給地球人類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但如今我們正在慢慢地失去它,在國際天文年的活動中,專門有一個夜天空保護的項目,希望我們的後代,能直接體驗星空和宇宙。

天文學最適合科普宣傳

按照朱進的理解,天文學是最適合進行科普宣傳的學科,它基本上是不能忽略的一個學科。

僅從培養人的角度而言,不一定把所有人都培養成天文學家,最重要的,對於教育來講其實就兩件事,一個是好奇心,一個是誠信的態度,這應該作為中小學生最重要的培養目標。讓學生保持對未知東西的好奇心,包括小孩誠實的品德,這都是天生的。

"但是,隨着如今的社會發展,你已經越來越沒有時間看身邊好奇的事。小孩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校那幾門課程,我們這代人,小時候都是在玩耍中長大的。"朱進說。

天文學不管培養好奇心還是培養誠信的態度,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為什麼說天文有助於培養誠信呢?

朱進說,如今很多不好的現象,包括人們經常討論的腐敗,學術上的腐敗或者是其他領域的腐敗,這些現象從根源上看,是跟誠信有關係的。但天文學研究並不研究地球表面的東西,這個特點本身就決定了,沒有必要說假話。

另外你想說假話是很難的,比如發現一顆彗星,過幾個小時,另外的愛好者一樣會觀測到這顆彗星。天文學本身可以培養孩子的誠信。

天文學應走進中小學課堂

在每年一度的北京校外教育論壇上,記者總是會聽到朱進呼籲--重視天文學基礎教育,在中小學開設天文課。

在朱進看來,天文學研究的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東西,涵蓋整個宇宙中除了地球外所有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豐富的、地球實驗室里所遠遠不可能實現的各種極端物理條件。

因此天文學的發現層出不窮,幾乎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國際天文領域都會有易於被公眾理解或者關注的重要發現,同時,也時常會發生諸如日月食、流星雨等易於被普通公眾觀測的天文現象。

朱進覺得遺憾的是,在"數理化天地生"這自然科學的六大基礎學科中,天文學是唯一在我國的中小學沒有列入正式課程的學科。"

由於國內長期缺乏對天文學科教育功能應有的重視,不但在中小學沒有天文課程,在大學階段真正有機會了解和學習天文的學生人數也非常少",朱進說,"全國有天文系的大學只有4所,全國每年招收的天文專業本科生只有100人左右,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

7年多來,朱進和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的同事們一直奔走在全國多個中小學校,他們在北京某中學開設的天文特長班的實踐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他們大力推出的全國中學生天文奧林匹克競賽也越來越得到中小學天文愛好者的喜愛,中國學生在國際天文奧林匹克競賽中不斷取得佳績,也有不少天文奧賽中冒尖兒的同學如願考入大學天文系深造。

北京市豐臺區已經率先考慮在全區小學開設天文課,這把朱進普及天文知識的理想大大推進了一步。

採訪最後,朱進幽默地對記者說,天文學雖然是冷門專業,但是,北京天文館已經成為廣大天文愛好者的科普樂園,每當各種天文現象發生之際,都會掀起學習天文學知識的高潮,天文學已經是科普熱門。

參考來源

  1. 朱進 ,360搜索
  2. 朱進 ,360搜索
  3. 朱進 ,360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