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雜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雜記,記載雜項的筆記和零碎的筆記,寫風景、瑣事、感想的一種文體,題材多樣。

中文名 雜記 拼 音 zájì 基本解釋 記載雜項的筆記;零碎的筆記 雜記代表 小石潭記 後期演變 日記,博客,微博,貼吧 類 型 記錄所想所感 目錄 1 名詞解釋 2 雜記類型 ? 混雜記錄 ? 異聞逸事 ? 一種文體 3 雜記範例 ? 事物雜記 ? 筆記文 ? 舉例 4 現代形式 ? 日記 ? 博客 ? 微博 ? 貼吧

名詞解釋

詞目:雜記 拼音:zá jì 基本解釋: 1、記載雜項的筆記;零碎的筆記; 2、寫風景、瑣事、感想等的一種文體。

雜記類型

混雜記錄 1、《禮記·雜記》 陸德明 釋文引 漢 鄭玄 曰:「雜記者,以其雜記諸侯及士之喪事。」

2、孫希旦集解:「此篇所記,有與《小記》相似者,有與《大記》相似者,又有非喪事而亦記之者,以其所記者雜,故曰《雜記》。」 異聞逸事 1、指正史以外的史料,其中包括記載異聞逸事等筆記。《舊唐書·經籍志上》:「乙部為史,其類十有三……三曰雜史,以紀異體雜紀。」

2、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修志十議》:「凡事屬瑣屑,而不可或遺者……當於正傳之後,用雜着體,零星紀錄,或名外編,或名雜記,另成一體。」

3、姚華《論文後編·目錄上》:「史傳之外,別有托傳,始東方朔;有行狀,始胡翰。碑誌雜記,皆其遺裔也。」

4、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四》:「歷史上都寫着中國的靈魂,指示着將來的命運……但如看野史和雜記,可更容易瞭然了。」

一種文體

1、題材多樣,以記敘風景、瑣事、感想為主。 2、薛鳳昌 《文體論·雜記體》:「雜記一體,所包甚廣。凡濬渠築塘,以及祠宇亭台,登山涉水,游讌觴詠,金石書畫古器物之考訂,宦情隱德,遺聞軼事之敘述,皆記也。或施之刻石,則近於碑記;或侈為考據,又近於序跋;雖綜名為記,其體不一,是誠雜也。」[1]

雜記範例

事物雜記 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記》《登泰山記》。 筆記文 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文遺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小說、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如《世說新語》、《夢溪筆談》就是這種文體。 [2] 舉例 1.) 這周五又給了個英文talk,俺的英語還是沒啥進步。老闆叫我去選英語課。我發現給talk是讀paper的一種好方式,它會逼你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考慮任何一種變種,否則被問到就丟人了。

現代形式

雜記對於現代人來說,太平常不過了。 雜記的題材、文采可以自由選擇,每個人的構思、布局、語言風格等等都可截然不同,可各成一派。 日記 如有些人有寫日記、周記的習慣,把這一天或一周的所做、所想等寫出來,不限文體,不限字數,這就是雜記。 博客 還有把它寫到網絡上與所有的朋友分享,這個就是博客,它也算是雜記。 微博 還有更時興的微博,一種即時發布消息的類似博客的系統,非正式的迷你型的博客,寫上百兒八十的字,它也算是雜記的一種。 貼吧 如在百度貼吧里發表短片文字,如自己看見的,想到的、聽到的等寫出來貼在吧里,與吧友即時交流,這也是一種雜記。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