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雜記之假期閒記三則(鄭繼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雜記之假期閒記三則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雜記之假期閒記三則》中國當代作家鄭繼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雜記之假期閒記三則

題目不是我寫的,是我一個夥計寫的詩句。我理解他的處境,他理解我的處境。我讚嘆說寫得好,他說:「你喜歡這種隨性。」其實什麼隨性呀,不過是一種無目的無陪伴的自我適應而已。

白天吃飯休息,呆坐。期刊網檢索,瀏覽。再檢索,下載,瀏覽。然後是新浪下載,然後是歸類,似乎進入漫無邊際森林里。就看不見一點亮光。這是我讀博士時期經常性的狀態。看不見希望而又割捨不開的追求。似乎《少林足球》中眾師兄弟回來的感覺。

竹子是中國人喜愛的一種借物言志的植物。但我們都沒有看見竹子最代表我們特性的一個方面,那就是一旦長成之後就再也不變化的特性。所謂的一日三竿,百尺竿頭之類的豪言,不過是沒有達到一定目標時努力的表現,而一旦達到某種目的,則國人就如同竹子一樣,附和隨風,不長高,不變粗,柔性十足,既不進取,也無是非,直到垂老。

不喝酒的人怎麼會因喝酒摔倒呢?人生不易,喝酒要節制。

宋代有一本書叫做《東京夢華錄》。是南宋稍微穩定之後,一個叫做孟元老的人寫的,關於北宋京城汴京盛世的。北宋帝王想盡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過舒服日子。但當時沒有討到好處和口彩。北宋滅亡之後,南宋兵荒馬亂,燒殺搶掠,京城的玩主兒開始懷念帝都盛世與帝王的聖恩。可惜盛世一去不復返。

嚎叫堵路,怎麼不說高速路之便民利民?嚎叫景區堵塞,怎麼不想着太平安和?網上叫罵責備,怎麼就不想想這種做法實在是挑撥離間,擾亂視聽?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們只有在國破家亡的時候才會想起對國家社會的責任,而往往在國家興盛的時候,忘乎所以,不僅僅飛揚跋扈,不守法紀,更有甚者,鼓舞是非混餚視聽

雙節,來之不易的穩定祥和。希望微信多傳遞安詳幸福,多報道醇厚民風。少一些負面的雜音喧囂。

[1]

作者簡介

鄭繼猛,陝西安康人,安康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