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垠(韓語:이은/李垠 I Eun;1897年10月20日-1970年5月1日),字光天,朝鮮王朝最後的王位繼承者以及日本近現代王公族成員,日本軍人。朝鮮高宗第七子(庶三子),封號為英親王、皇太子,日韓合併期間封為李王世子,後進位昌德宮李王。死後,全州李氏大同宗約院諡為文仁武莊至孝明暉懿愍皇太子,簡稱懿愍太子,天主教徒。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1]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希望用它來維持帝國的統治,隨着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西羅馬的滅亡,古羅馬文明以東羅馬帝國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國教。東羅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來控制民心,維持統治,並且在基督教的影響下進入封建時代,並存在了1000多年[2]

簡介

1907年7月20日,朝鮮純宗即位。李堈原有可能為繼承人,但因其沒有政治根基,親日派嚴皇貴妃之子英親王李垠被立為繼承人。9月7日,李垠被冊封為皇太子。10月16日,日本皇太子嘉仁(後來的大正天皇)訪問韓國,李垠去泥峴御旅迎接,嘉仁走後,韓國統監伊藤博文表示韓國太子應效仿日本太子訪問對方國家。11月13日,日本安排純宗、純貞孝皇后和太子居昌德宮,高宗單獨居住慶運宮,以分割韓國皇室。伊藤博文以皇太子需要擺脫宮人影響,跟從帝師學習帝王之道為名,要求他進入日本貴族學校——學習院。11月19日,純宗下詔太子李垠到日本留學,封伊藤博文為太子太師,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為太子少師。明治天皇和皇后到皇宮的鳳凰之間迎接李垠,並下令要服侍他如日本太子。日本人答應放假時允許其回國看望父母,但假期安排他學習日語、揮霍享樂。他坐豪華轎車去北海道玩雪、去南方賞花。伊藤博文被安重根刺殺,承諾死無對證。1910年日韓合併,李垠為王太子,成為日本皇族。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去世後,日本對李垠的待遇降低,每月御用金只有數十日圓。嚴妃病危時李垠到京城,結果嚴妃已死,日本人禁止他進入嚴妃的咸寧殿。他提出拜見其父,又被阻止。日本人要求太王到世子居住的石造殿見世子。高宗表示普天之下,沒有父親拜見兒子的道理。但他還是去了。父子抱頭痛哭。葬禮結束,李垠立即被送回日本。他性格大變,沉默寡言。

1926年3月,純宗李坧病重。李垠從日本東京趕回京城。見醫療不周,指令調配專職護士照料,廣請良醫,中西醫兼用。但他走後未落實。4月25日晨,李坧逝世。關東大地震後,日本加強鎮壓在日朝鮮人。李垠想去歐洲遊歷,日本擔心歐洲列國以國王禮對待李垠。李垠夫婦以臣民身份作私人旅行,對外宣稱「公爵夫婦」,而非國王夫婦。

視頻

李垠 相關視頻

1926年影像,朝鮮王朝末代君主純宗李坧葬禮
天主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