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如龍 | |
---|---|
中國著名語言學家 | |
原文名 | LI Rulong |
出生 |
1936年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知名作品 | 《漢語地名學論稿》、《福州方言志》、《漢語應用研究》等 |
李如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人。中國著名語言學家[1]。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2],福建省語言學會會長[3]。
人物經歷
李教授 1936 年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南安,1958年2月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組織師生參加全國性的漢語方言普查,歷任語言教研室主任、方言研究室主任、科研處文科科長。1960年起與潘茂鼎教授共同主持福建省方言普查成果《福建省漢語方言概況》的編寫工作。1963年討論稿排印之後在廈門舉行"福建方言討論會"。1964年與潘茂鼎赴京,在語言所丁聲樹、李榮先生指導下制定《福建省漢語方言概況》修訂計劃。
1973年11月在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1974年創辦《漢語拼音》小報,向全國發送(後於1976年停刊)。1980年出席在武漢舉行的中國語言學會和中國音韻學會成立大會,1981年受中國語言學會委託在建甌主持舉辦全國方言調查訓練班(建甌班);1982年在廈門大學協助黃典誠教授籌備舉辦全國漢語方言學會,同年在北京參加第15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期間調查閩北、閩東方言數十種,編寫縣、市方言志13種。1987年起招收漢語方言學碩士生,先後帶領兩屆學生進行客贛方言34點的調查,後編輯出版《客贛方言調查報告》;與另一屆學生調查福建境內雙方言地區的方言,後來編成《福建雙方言研究》。1988年受國家語委委託在泰寧主持舉辦全國方言調查及普通話培訓班(泰寧班)。同年,在福州發起並主辦首屆閩方言研究國際研討會。1989年評為教授。1991年發起並協助有關學者在龍巖舉辦首屆客家方言研討會。1992年參加發起"中國東南部方言比較研究"計劃,組織中青年學者討論有關專題,出版論文集,直到2017年還在延續。
1993年在暨南大學中文系任教,繼續招收碩士生。1994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定為第五批博士生導師,同年主持廣東省教委立項的"東南亞華人語言研究"課題,後來召開小型國際研討會,出版同名專著。1995年獲國務院所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任暨南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同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1996年帶領6位博士生到粵西7個縣調查了9個客家方言點,1999年出版《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1997年經教育部批准編寫"九五"期間普通高校重點教材計劃《漢語方言學》,2001年出版,2007年再出第二版。
1998年調回廈門大學,籌建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2000年成立並任主任。後兼任廈門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語文工作委員會副主任。2000年10月,在廈門大學主持召開第三屆漢語詞彙學研討會;2000年7月,在廈門大學主辦第五屆暑期現代語言學高級研討班。2001年在廈門大學主辦第7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2002年在廈門大學主辦全國漢語詞彙規範問題研討會,在武夷山主持華人地區語言規劃問題國際研討會。2003年在廈門大學主持對外漢語教學問題專題研討會。2005年2月在廈門大學主辦華人地區語文教育研討會,9月主辦第38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及方言語音歷史層次問題專題研討會。
1998年北京廣播學院聘為應用語言學系名譽系主任。2005年起在該校(後改名為中國傳媒大學)招收"語言教育"(含對外漢語教學)博士生。
主要貢獻
書籍著作
閩語研究(主要作者,與陳章太合作) 語文出版社,1991,3
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主要作者,與黃家教、詹伯慧、許寶華合作)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8
客贛方言調查報告(主編,與張雙慶、萬波、邵宜、練春招合作) 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1
地名與語言學論集 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1993,8
福建文化概覽 (副主編,與王耀華合作)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0
福州方言詞典(第一作者,與梁玉璋、鄒光椿、陳澤平合作)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10
福建雙方言研究 (第一作者,與莊初生、嚴修鴻合作) 漢學出版社(香港) 1995,12
李如龍 | |
---|---|
李如龍教授致辭 |
方言與音韻論集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 1996,10
福建方言(福建文化叢書之一)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10
動詞謂語句(東南方言比較研究叢書,主編) 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7,10
漢語地名學論稿(現代語言學叢書之一)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6
福建省方言志(副主編,主要作者) 方志出版社 1998,8
客家方言研究(主編,作者之一) 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8,8
方言學應用研究文集 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10
建甌方言詞典 (第一作者、與潘渭水合作)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8,12
代詞 (東南方言比較研究叢書,主編) 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3
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主編) 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9,12
東南亞華人語言研究(主編,主要作者)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2000,1
介詞(東南方言比較研究叢書,主編)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0,9
漢語方言學(教育部重點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
《戚林八音》校注 (第一作者)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5
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 商務印書館 2001.6
福州方言志(第一作者) 海風出版社 2001、7
福建縣市方言志12種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7
漢語方言特徵詞研究(主編)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1、12
詞彙學理論與實踐 (主編) 商務印書館 2001、12
漢語詞彙計量研究(主編)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2年3月
漢語方言研究文集(主編)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2、6
廣州話正音字典 (副主編)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2、7
現代漢語方言概論(參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10月
從方言比較看官話的形成和演變 (參編) (香港) 靄明出版社 2003年2月
台灣及東南亞華文與華語研究 (主編) (香港) 靄明出版社 2004年8月
漢語應用研究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4年10月
論文期刊
廈門話的變調和輕聲(加工整理) 廈門大學學報(社科版)1962,2
廈門話的文白異讀(加工整理) 廈門大學學報(社科版)1963,2
福建漢語方言分區略說 (第二作者,與潘茂鼎等合作) 中國語文 1963,2
長汀話兩音節三音節的連讀變調 廈門大學學報(社科版) 1965,2
對同音代替壓縮漢字的意見 光明 日報 1977,12,2
談談中小學語文課的語言訓練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 1978年第3期
福州話語音演變概說(第一作者,與梁玉璋、陳天泉合作) 中國語文 1979,2
地名詞的特點和規範 中國語文 1980,3
福州話聲母類化音變的再探討(主要作者) 中國語文 1981,3
閩台地名縱橫談 地名知識 1982,4
進一步開展漢語方言的調查 文字改革 1982,2
論漢語方言詞彙差異 語文研究 1982,2
寧德碗窯閩南話二百年間的變化(第一作者,與陳章太、游文良合作) 中國語文 1982,5
論閩方言的一致性(第一作者,與陳章太合作) 中國語言學報(創刊號) 1983,4
閩西北方言來母字讀S-的研究 中國語文 1983,4
閩方言和苗壯傣藏諸語言的動詞特式重疊 民族語文 1984,1
自閩方言證四等韻無-i-說 音韻學研究(第一輯) 中華書局 1984,3
關於多音字精簡問題 文字改革 1984,2
《八音定訣》的初步研究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 (社科版) 1984,4
地名中的古音 語文研究 1985年第一期
古全濁聲母閩方言今讀的分析 語言研究 1985,2
澳腰莆田方言島記略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85,2
論閩方言內部的主要差異(主要作者,與陳章太合作)中國語言學報(總第二期)1985,10
地名的分類 地名知識 1985,3
閩南方言的"有"和"無" 福建師範大學 學報 1986年第二期
略論語言人類學的一些課題 人類學研究(試刊號,廈門大學) 1986,2
在方言複雜地區加速推廣普通話 語文建設 1986,6
地名中的同形異名和同名異形 地名知識 1986年第8期
地名的語詞特徵 《地名學論稿》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11
海南島的邁話(主要作者,與黃谷甘合作) 中國語文 1987,4
考求方言詞本字的音韻論證 語言研究 1988,1
論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過渡語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 1988,2
論普通話的普及和規範 語文建設 1988,2
"贛方言","漢語方言詞典","《閩音研究》"三篇 《中國大百科全書 語言文字》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8,3
閩方言和普通話語法的主要差異 《語海新探》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8,9
論地名的符號特徵 地名知識 1989,1
李如龍 | |
---|---|
李如龍教授 |
閩南方言的"相"和"廝" 方言 1989,4
閩台地名通名考 《地名學研究文集》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9
聲調對聲母的影響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0,1
建甌話的聲調 中國語文 1990,2
"操"的讀音談到語音的避諱 中國語文通訊(香港)1990,3
推廣普通話與語文教學問題 語文建設通訊(香港) 1990,7
通名叢議 地名知識 1990,2
地名工作的標準化、科學化和社會化--在華東地區地名工作研討會上發言 《地名知識》1991年第2期
閩方言的韻書 地方文獻史料研究叢刊(2) 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1991,3
兩種少見的聲調演變模式 語文研究 1992,2
福建方言的文化類型區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2,2
語言的社會類型學研究 語文建設通訊 (香港) 1992,3
閩南方言和印尼語的相互借詞 中國語文研究(香港)1992,5
閩粵方言的"陽入對轉"派生詞(與張雙慶合作) 中國語文研究(香港)1992,5
福建境內的兩種雙方言現象(第一作者,與萬波合作)《漢語雙方言》 漢學出版社 1992,8
沙縣誌?方言志 中國科技出版社 1992,4
關於各類地名圖書的分工和協調 《地名圖錄典志編纂論文集》 哈爾濱地圖出版社 1992,11
口語和口語的訓練 語言文字應用 1993,1
客家方言本字考 《客家學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2
閩台方言與閩台文化 《同源同根,源遠流長》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3,10
南安縣誌?方言志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3,10
跳出漢字的魔方--40年漢語方言研究的重大突破 《中國語文研究40年紀念文集》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93,10
晉江市志?方言志 上海三聯書店 1994,3
方言區語文課的普通話口語訓練 《語言文字規範化與語文教學》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8
浦城縣誌?方言志 中華書局 1994,9
建陽縣誌?方言志 群眾出版社 1994,9
武夷山市志?方言志 中國統計出版社 1994,9
從客家方言的比較看客家的歷史 《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1994
潮州方言語音的演變(與李竹青合作)《潮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暨南大學出版社1994,9
方言與文化的宏觀研究 暨南學報 1994,4
《漳州方言研研究》序 縱橫出版社(香港) 1994,10
閩南方言地區的語言生活 語文研究 1995,2
山登絕頂我為峰--《語壇爭鳴錄》序 1995,5
提倡方言地區語言生活的調查研究 關係 語文建設通訊 (香港) 1995,9
從詞彙看閩南話和客家話的關係 《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
文鶴出版公司(台北) 1995,4
客贛方言的入聲韻和入聲調(主要作者,與張雙慶合作),一種改良的調類的標調法 (兩篇)
《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5
論閩方言的文白異讀 《第三屆閩方言國際會論文集》 《中國語文研究》(香港)1995
《普通話基本功訓練教程》序 中國書籍出版社 1995 ,9
《南雄珠璣方言志》序 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5,10
姑嫂塔與回頭山--地名的文化蘊涵漫議 語叢(澳門) 28 1995,12
評《台語與國語字音對應規律的研究》 《國際中國語言學評論》 第一期(香港)1996,1
說"八" 中國語文 1996,3
泉州方言的體 《動詞的體》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1996,4
言傳與意會 《語言與傳意》 海峰出版社(香港) 1996,6
永存的懷念和鞭策 《曾世英紀念論文集》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6,7
閩粵瓊閩語詞彙比較研究(第一作者) 《第四屆國際閩語研討會論文集》 汕頭大學出版社 1996,8
《海南村話》序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6,11
在新的適應中改善-97後香港語文生活展望
《1997與香港中國語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 1996,12
語文教學與方言調查研究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7,12
論音義相生 暨南學報 1997,3
略論東南亞華人語言的研究 學術研究 1997,9月號
廣州話常用詞里的幾種字音變讀《第五屆國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暨大出版社1997.7
前言,泉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 (兩篇) 《動詞謂語句》 暨南大學出版社1997,10
《華夷通語》研究 方言 1998,2
客家方言與客家的歷史文化 嘉應大學學報 1998,2
也談現代漢語課程的改革 語文建設 1998,5
《福州方言俗語歌謠》序 《福州方言俗語歌謠》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3
閩西客家方音的異同 《客家方言研究》 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8,8
琉球方言中的閩方言借詞 --中琉文化交流的見證 《方言學應用研究文集》
為語文規範化奮鬥 《方言學應用研究文集》
語文建設。推廣普通話。語文教學--在香港語文學會的演講 《方言學應用研究文集》
語音演變規律和語音教學 《方言學應用研究文集》
口語教學三題 《方言學應用研究文集》 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9
論漢語方音異讀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9年第1期
前言,閩南方言的代詞 (兩篇) 《代詞》 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9,3
閩粵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徵 暨南學報 1999,6
晉南關中的全濁送氣與唐宋西北方音(第一作者,與辛世彪合作) 中國語文 1999,3
香港沙頭角新村的福佬話記略(第一作者,與張雙慶合作)〈第五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9,4
論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 語言研究 1999,1
論漢語方音的區域特徵 中國語言學報 總第9期 (1999,7)
《梅州市梅縣區方言語法論稿》 序 語文研究 1999,1
《閩南方言與古語同源詞典》序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9,4
方言學必須加強應用研究 《世紀之交的中國應用語言學研究》 華文教學出版社 1999,12
馬來西亞華人的語言生活及其歷史背景 〈東南亞華人語言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南洋客家人的語言和文化 (同上,2000,1)
印尼蘇門達臘北部客家話記略 (同上,2000,1)
淺談教師語言的再教育 (與關湘合作) 《教師在職進修與終身教育國際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2月
福州話聲母類化的制約條件 廈門大學學報 2000第1期
論漢語方言比較研究 語文研究 2000年2-3(連載)
談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兼評《漢語方言大詞典》 辭書研究 2000,4
應用語言學的性質和任務 《世紀之交的應用語言學》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12
《樂昌土話研究》序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0,9
我與漢語方言 中國文學報(日本京都大學) 2000。
二十世紀漢語方言學的經驗值得總結 語言研究 2001,1(總42)
李如龍 | |
---|---|
語言學家李如龍校友到訪 |
漢語和漢字的關係論綱 語文世界 2001,第一期
華文教學中的基本字集中教學法芻議 海外華文教育 2001年第二期
論漢語方言特徵詞 中國語言學報(第10期) 商務印書館 2001,4
閩南方言的結構助詞 語言研究 2001,第2期
《閩南方言、漳州話研究》分序 , 《渡江書十五音》導言
《閩南方言漳州話研究》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1,5
官話方言後起的特徵詞 語文研究(與吳雲霞合作) 2001,4
普通話訓練與測試(導言,詞彙)《福建普通話訓練與測試》 語文出版社2001,9
談談詞彙的比較研究 《詞彙學理論與實踐》 商務印書館 2001,12
論閩台兩省方言和文化的共同特點 (與錢奠香合作) 語言文字應用2002,2
漢語詞彙衍生的方式及其流變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2,5
論漢語方言的語流音變 廈門大學學報2002,5
官話方言特徵詞研究--以《現代漢語詞典》所收方言詞為例 (與劉曉梅合作) 語文研究2003。1
吳語閩語的"女、許、駛、母"及其他--讀潘悟雲新作《三等讀入二等的語音 》有感
《吳語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1月
詞彙規範問題漫議 漢語學報 第四期 2003年3月
關於語言教育的改革 雲南師大學報。對外漢語教學版 2003年3月 後收入《潮聲》
--廈門大學人文演講錄,黃山書社 2003年12月
方言與地域文化 《潮聲--廈門大學人文講演錄》 黃山書社2003年12月
閩南方言的否定詞和否定式 中國語文研究 2003年第二期 2003年月出版
《渡江書十五音》導言 《渡江書十五音》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3年9月
中西學術的融合與創新--論20世紀的漢語音韻學與漢語方言學 (與劉鎮發合作) 語言科學 2003年9月
漢語方言學在語言學上的意義(與劉鎮發合作) 深圳大學 學報 2003年第四期
透視中國東南 廈門日報 2003年報12月6日 C7版
文言 白話 普通話 方言 語言文字應用 2003年第四期
從閩語的"汝"和"你"說開去 《方言 》2004年第一期 ,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04年第5期
晉語讀書札記 語文研究 2004年 第一期
漢語詞彙衍生的方式及其流變 《詞彙學理論與應用》 商務印書館 2004,2。
《宋元期間方言分布》、《清初方言分布》(地圖及說明) 《福建省歷史地圖集》,福建省地圖出版社,2004年4月
華人地區語言生活和語言政策研究 廈門大學學報 2004年第3期
漢語義位"吃"普方古比較研究(與解海江合作) 語言科學 3卷3期 2004,5.
又 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 2004.7.
海南閩語聲調的演變 (與符其武合作) 中國語文 2004年第4期
試析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詞本位"(與何穎合作) 海外華文教育 2004年第2期
閩方言的價值及其研究方向(代序) <閩方言研究專題文獻輯目索引>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10.
對外漢語教學應以詞彙教學為中心(與楊吉春合作)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4年第4期
東南方言語法對普通話的影響四種(與劉曉梅合作,第二作者) 語言研究 總第57期 2004年12月
東南方言與東南文化論綱 東南學術 2004增刊 2004。12。20。出版(總第180期)
關於語言教育的改革 《慶祝中國語文創刊50周年學術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
百年中國語言學的兩度轉型 學術研究 2005年第1期 新華文摘 2005年第9期 轉載
關於方言與地域文化的研究 泉州師院學報 2005年第1期
略論對外漢語詞彙教學的兩個原則(與吳茗合作)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5年第2期
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05年第5期轉載
關於建立言語學的初步構想 《言語與言語學研究》 崇文書局2005年8月
關於東南方言的"底層"研究 民族語文 2005年第5期 1-----15頁
客家的歷史、文化和語言 《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 黃山書社 2005年12月
文化自覺與語言教育 <文化自覺與社會發展>---21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論文集 商務印書館 2005年3
閩語的"囝"及其語法化 南開語言學刊 2005年第1期(12月)
永安方音的內部差異(與鄧享璋合作) 集美大學學報 2006年第二期
中古全濁聲母字閩方言今讀的歷史層次(與鄧享璋合作) 暨南學報 2006年第3 期
詞彙系統在競爭中發展 《詞彙學理論與應用》(三) 商務印書館 2006年3月
《祖堂集》的動態助詞研究 (林新年著)序 ,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4月
《醒世姻緣傳》及明清句法結構歷時演變的定量研究(李焱著)序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廈門方言詞彙一百多年來的變化--對三本教會廈門話語料的考察(與徐睿淵合作)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1期
關注漢語口語詞彙與書面語詞彙的研究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2期
虛化的終極:合音--以煙臺方言若干虛成分合音為例(與張占山合作)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2期
教材語言三議(與徐睿淵合作) 漢語學習 2007年第3期
對雙語教學的幾點理解 山西大學學報 2007年第3期
繞開漢字走,還是緣着漢字上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07年第5期
閩南話的幾個虛字眼兒 《漢語方言語法研究》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7月
再說廣州話"聽日"和"琴日"及詞彙音變 中國語文 2007年第5期
漢語反義複詞研究(楊吉春著)序 中華書局,2007年1月
中國語言學的轉型和當代任務 《大一課堂》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7年9月
漢語親屬稱謂研究(胡士雲著)序 商務印書館,2007年7月
《閩北方言研究》(潘渭水)序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年9月
論漢語方言的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大系(下)》 ,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7年11月
漢語詞彙衍生的方式及其流變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大系(下)》, 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7年11月
漢語方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1期
漢語方言的接觸與融合 漢藏語學報 2008年第2期
客家方言的"不對應詞" 《客語縱橫》--第七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2008年11月
漢語方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2008年第2期
再論東南亞華人語言的研究 閩台文化研究 2008年第3期
《瓊北閩語詞彙研究》序 符其武:《瓊北閩語詞彙研究》 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11
《普通話九大簋》序 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2008,9
漢語的口語詞彙與書面語詞彙 《詞彙學理論與應用(四)》 商務印書館,2008,9
福建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歷史,現狀與思考) (第九章,方言)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委員會編,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9
再論東南亞華人語言的研究 閩台文化交流 2008.3 (漳州師院)
李如龍先生訪談錄 《湧泉集---李如龍教授從教五十年紀念文集》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8,11
論大語文教育 (與吳茗合作) 漢語學報 2008年第四期(11月)
香港福佬系的方言 (與張雙慶合作) 中國語文研究 2009年第一期(3月)
漢語和漢字的互動與和諧發展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9年第2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09年第七期轉載
漢語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大有可為--喜讀《漢語方言地圖集》方言 2009年第2期
論漢語的單音詞 語文研究 2009年第2期
論漢語和漢字的關係及其相關的研究 《經典與理論--上海大學中文系學術演講錄(II)》 2009年5月
關於客家方言研究的若干問題 《客家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論漢語和漢字的關係及相關的研究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年第4期(7月10日) 9-17頁
語彙學三論 《漢語語彙學研究》溫端政、吳建生主編,商務印書館 2009年7月
論漢語方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中國語言資源論叢(1)》商務印書館,2009年9月
音韻與方言結合的光輝典範 --自《漢語音韻講義》緬懷丁聲樹先生 《學問人生 大家風範--丁聲樹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商務印書館,2009年10月
再論東南亞華人語言的研究 《首屆海外漢語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暨南大學出社,2009年11月
漢語方言學這片熱土-《漢語方言研究文集》(代序)《漢語方言學研究文集》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
論"不對應詞"及其比較研究 《漢語方言學研究文集》 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
聲韻調的演變是互制互動的 《漢語方言學研究文集》 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
瀕危方言漫議 《南方語言學》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9年12月
贛語聲母的歷史層次研究 序 《贛語聲母的歷史層次研究》(萬波) 商務印書館 2009年12月
羅傑瑞先生對漢語方言分區的貢獻 《羅傑瑞先生七秩晉三壽慶論文集》余靄芹、柯蔚南主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出版,2010年6月
論對外漢語基礎教材建設 海外華文教育 2010年第2期(6月15日)8-15頁
量詞"張"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 (與孟繁傑合作) 中國語文 2010年第5期(469-476)
論漢語詞彙的多元系統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1期
詞價研究與漢語詞彙知識的深度習得(與蘇向麗合作)語言文字應用 2011年第2期
從方言和地域文化看海峽兩岸的文緣(與林天送合作)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2期
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學導入 國際漢語學報 2011年3月
華語的研究和華語的教學 海外華文教育 2011年第1期
從英漢詞彙對比看對外漢語詞彙教學(與于海闊合作)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談規範意識--兼評兩部規範性辭書 辭書研究 2011年第3期
量詞"片"的語法化(與孟繁傑合作) 語言研究 2011年第3期
論混合型方言--兼談湘粵桂土語群的性質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年05期
論漢語國際教育的國別化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2年第5期
繁簡字並非兩岸語文鴻溝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2-09-10
關於方言基本詞彙的比較和方言語法的比較 漢語學報 2012年第3期
論對外漢語的閱讀教學 國際漢語學報 2012年第1期
閩語的"卜"和"挃"泉州師範學院學報 2012年第3期
黃典誠先生對音韻學的重要貢獻 古漢語研究 2012年第4期
關於漢語國際教育國別化教材幾個問題的探析(與于海闊合作) 民族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
海外漢語方言研究的新視野--讀《全球華語詞典》辭書研究 2013年第1期
辭和辭的研究 李如龍 國際漢語學報 2013年第1期
論語言接觸的類型、方式和過程 青海民族研究 2013年第4期
關於賓語前置 漢語學報 2013第4期
社會語言給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發 國際漢語學報 2013年第1期
漢語特徵研究論綱 語言科學 2013年第5期
略論官話方言的詞彙特徵---官話方言詞彙論著讀書札記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4年第2期
衡山方言的輕重音及與其有關的變調 (與劉娟合作)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
漢語的特點與對外漢語教學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4年第3期
論方言特徵詞的特徵--以閩方言為例 方言 2014年第2期
漢字的歷史發展和現實觀照 光明 日報 2014-12-08
略論漢語的字辭構造特徵 李如龍 國際漢語學報 2014年第2期
新界客家話百年接觸演變的啟發 李如龍 龍巖學院學報 2014年第6期
從語音特徵出發設計語音教學 李如龍; 陳瑤 學術研究 2015年第3期
漢字的發展脈絡和現實走向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6期 (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1期全文轉載 )
演化與接觸,系統與特徵--再論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 國際漢語學報 2015年第六卷第1輯
從《龍巖方言詞典》看龍巖話的特點和研究價值 龍巖學院學報 2015年第4期
華人地區的語言教學與教學語言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6年02期
獲獎記錄
《方言與音韻論集》收錄了他在方言學與音韻學方面的重要論文 32 篇,先後獲"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 1998 )[4]、"教育部普通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199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