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昊 一蓑煙雨任平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定向至: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中國當代作家李子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蓑煙雨任平生
晚飯過後,坐在公寓院落里乘涼,一道道夕陽划過空氣散發出讓人思緒萬千的味道,彌散在口鼻裡面,蕩漾在耳孔裡面,似乎這個時候得該有些什麼事情了。自三月間為止,我來到這地方已有四月之久,以前不是工作,就是工作的路上,或許是其他的事情,今天難得有這樣的空閒,乘着夕陽踏足而行,離開庭院去走走了。
如此青山,如此綠水。從宿舍出來,繞着一條小道,輕裝而行,而後手裡摘一株草葉,讓它在空中盡情的舞動着那柔美的身軀,我則踏着小步,沿着小道尋找自己需要的那份靜謐。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工業園區這裡環境還算可以,四周環山而蘊綠蔭之毓秀,縱橫大洋而深藏獨秀之挺拔,久而久之,或許會漸漸喜歡上這個地方。我們在認識思維裡面有種意識叫緣分,人生短短几載,我們所經歷的、所遇見的、所感知的,或許是幾個人、或許是幾處地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許是悲傷的、喜悅的、有引導性的。途中,只管走着,晚風蕩漾在耳邊,送着一絲絲涼爽;小蟲吱吱叫着,仿佛一曲曲五線譜,月姑娘也揮舞着纖纖玉手,將那一絲絲夕陽化成了夜幕下一道道白色星光,閃耀着純白聖潔的光輝。
走一步,再走一步,還能再走一步嗎?下一步是去了哪裡?這樣走下去,還能找到來時的路嗎?在我猶豫的時候,我想到了一句話:「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出第一步之後,為了理想,越過山河峰巒,走過叢柳萬花,終而能「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人間值得的,這樣一來,回去的路那也必定是燈火通明,充滿着人間正道的,儘管去而坎坷滄桑!以夢為馬,翻過青山,踏過綠水,當辛勤與汗水交織的時候,必定會是千帆過盡,萬里江山楚天闊!
月光仙子將那沁人心脾的銀輝散在了世間,萬物眾生似乎換了新裝,這裡又出現了一種別樣的美。說起月亮,它也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上下五千年,多少文人墨客、海外遊子將其賦予了各種情感。從詩仙李太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知己佳人;到陸游「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的自由自在;再到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悲歡離合,以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人生無常!此時此刻,那輪圓月將我身居五千里之遙的心與家鄉祖國緊緊聯繫了起來,我喜歡這個地方,喜歡這裡的風土人情,但也愛我的家鄉和祖國。
風裡夾雜着一絲絲涼意,親在了我的額頭上,仿佛帶着愛的深沉,告知我,夜已經深了,我應該回去了,此刻,這又是善意的。其實,在我看來,每個地方有着充滿善意和愛的味道,這些元素是被賦予善良的人,應該被溫柔以待的。 如此綠水青山,踏歌而行。在這個最美好的年紀,我們想着自由,然後去做一些自己認為是能滿足自己精神上的事情,但是這個現狀對於大部分人都是不允許的,因為來自生活各個方面的壓力,不得已迫使我們必須放棄一些事情來努力奮鬥,來改變當前這個現狀。現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話「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直到後連劍都當了」。
來時走的輕快安靜,乘月放歌行,當驀然回首,回去的時候,工業園區燈火通明,如同樹立起的一座明塔,照亮着來時的路,如此甚好。
不管一個人的經歷是怎麼樣的,直到最後,不管在怎麼的環境裡,說一句此去清風白日,儘管是荊棘中奮鬥,還是在苦難中奮鬥,因為人這一輩子是需要在一生中總會有覺悟的時候,當然也有人哪怕是一輩子不會覺悟,但是這個覺悟會對這個人的人生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1]
作者簡介
李子昊,甘肅甘谷生人,筆名南山、南城、月下獨酌。